糖友掌握吃粽子的技巧,血糖才不會飆升!

每逢傳統佳節,最令人期盼的莫過於過節的特色美食了。在粽香四溢的端午節,吃上美味的粽子,想必是很享受的。不過這個時候,糖友的血糖總是會升上幾個點,這是不是因為吃了粽子的原因呢?應該怎樣吃才能避免血糖波動過大呢?

糖友掌握吃粽子的技巧,血糖才不會飆升!

1巧妙選材是關鍵

可以把原有的高熱量食材替換成低升糖的食物,比如,以瘦豬肉或魔芋代替五花肉,以板栗代替蛋黃,加入胡蘿蔔丁、筍丁、鮮玉米粒等蔬菜,或者在糯米中混合五穀。這樣既能豐富粽子的營養,血糖也不會太高。總而言之,自己做的節日食品一定要符合“三少一多”:少油、少鹽、少糖、多纖維。

2主食換換換,選小不選大

100克白粽子的熱量大約是180大卡,而100克米飯熱量才116千卡,接近米飯的1.6倍,這還只是純糯米的粽子,如果是加了餡料的,比如豬肉、蛋黃、豆沙,熱量就要到米飯的2~3倍了。

糖友掌握吃粽子的技巧,血糖才不會飆升!

粽子的升糖指數較高,其特點是:糯米升糖快、餡料高糖,還可能高油、高鹽。所以當吃一個100g糯米的粽子,就要減少主食相對應的量。

還有一個吃不多的竅門,就是把粽子包成mini的,小小的粽子,仔細吃起來,既有味道,又不會吃多。

3吃的不簡單,血糖不高攀

把粽子當主食吃的同時一定要搭配蔬菜,蔬菜葉菜(白菜、油麥菜)、瓜類(黃瓜、苦瓜)、菌類等,在吃粽子時,蔬菜量可較其他餐吃多些。

接下來還要搭配的就是“豆魚肉蛋”(豆:黃豆,黑豆,毛豆。魚:所有海鮮。肉:豬牛羊,雞鴨鵝等。蛋:雞鴨鵝蛋等)。

糖友掌握吃粽子的技巧,血糖才不會飆升!

4飯後運動

過節期間是不是吃吃喝喝聊聊天就忘了運動?運動的習慣養成不易,過節期間運動習慣要繼續保持!

5加測血糖

節日期間飲食變化大,所以建議您不管吃了什麼,都要多測幾次血糖,把不同情況對自己血糖的影響都記下來,憑感覺心裡有數不行,必須血糖儀上有數才行,因為感覺往往是不靠譜的。

糖友掌握吃粽子的技巧,血糖才不會飆升!

總之,糖友吃粽子要當主食來吃;同時要知道粽子+青菜+豆魚肉蛋才是合理搭配;當然,飯後的運動也是很重要的。

對於自己包粽子的糖友,可以在保留傳統的同時,再進行改良,讓它們更適合對健康和口味的需求,就能享受美味的粽子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