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证券想上市:外部股东狂砸百亿 利息净收入大涨2.5倍

这家有意由新三板转赴A股上市的券商,因大力引入外部股东将净资本扩充了5倍,但其最终,还得对丢失优先认购权的原股东进行利益补偿

对于那些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而言,纵身一跃完成A股IPO,实现一次鱼化龙似的华丽转身,无疑是这一庞大群体的普遍目标。

最新的故事,由华龙证券(835337.OC)在书写。

从2016年8月26日抛出令市场为之一惊的定增方案,到今年6月1日正式发布有关登陆A股的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23个月内,华龙证券设计精密,节奏紧凑,环环相扣。

罕见百亿定增计划

事实上,如果从华龙证券日前临时股东大会通过赴A股上市的决议反推,该公司之前那次定增,显得意味深长。

2016年8月26日,华龙证券公布了新三板企业中罕见的百亿定增计划,并仅用了4个月时间就“得胜回朝”。同年12月27日,其公告完成96.22亿元增发资金募集。对身处甘肃,2001年方才成立的一家小型券商来说,这一速度,堪称“奇迹”。

据了解,2011年,该公司曾经历过一次注册资本扩增,但也仅由原先的15.53亿元增至21.53亿元,账面增加6亿元净资本。而这一次,足足提升了16倍。

从华龙证券的《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可知,除20位原有在册股东优先认购了约10.89亿元共4.17亿股外,新引入的33名外部投资者共计认购32.69亿股,募集金额约85.33亿元。参与华龙证券此次增发的新进投资者,无论在数量还是投资金额上,都超过了原股东。

增发过程中,甘肃省国资委以持有的华龙证券股份作为出资组建金控集团。股权转让完成后,甘肃金控集团持有华龙证券38.77%股份,一度成为华龙证券控股股东。而在定向增发后,甘肃省国资委通过甘肃金控集团及其实际控制的甘肃公航旅、甘肃国投、甘肃电投、酒钢集团、读者传媒、新业资产、西北永新、陇神戎发合计持有华龙证券35.69%的股份,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其中,甘肃金控集团因持有公司10.24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16.18%,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除了甘肃省国资委主导的“腾挪”外,定向增发中,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浙江永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以外部独立股东身份认购股份最多的两家机构,认购规模分别为13亿元和10亿元。

另外,华龙证券原有股东中仅广西西瑞添富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晶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晶龙实业)、江阴澄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澄星实业)认购了1亿元以上的股份,其中,西瑞添富是一家私募基金,晶龙实业及澄星实业分别是以生产单晶硅制品、电工器材生产施工,及化工产品、建材销售为主的公司。

反对者的“诉求”

有意思的是,这个世界从来不会只有一个声音。在巨大的或然利益面前,不同相关方各有自己的打算。

不过,由于反对股数所占总表决权比例均未超过1%,13项议案最终获得股东大会的通过。

尽管只是虚惊一场,但华龙证券在发布股东大会决议公告的同时,还是发布了一则关于申请股票终止挂牌对异议股东保护措施的公告。据悉,相关保护措施包含了本次临时股东大会上投反对票的所有股东。

按照华龙证券董事会提出的方案,甘肃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协调的其他受让方同意并承诺收购在公司2018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对《关于申请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挂牌的议案》持有异议的股东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如果这一判断成立,华龙证券随即给出的 “保护措施”事实上相当于某种补偿,即可视为一种利益平衡方案。

利润倚靠利息收入

得到近百亿资本助力的华龙证券,理所当然要在申报A股IPO前拿出更漂亮的成绩单。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华龙证券利息净收入为5.61亿元,较上年增加4.01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50.88%。

很遗憾,净资本劲增5倍的华龙证券没有带来其他额外惊喜。

2017年,其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仍位居各项营业收入首位,为6.45亿元,甚至,这一数据比前一年的8.52亿元还同比下降24.34%。虽然当年沪深两市股基成交量245万亿元,同比下降11.2%,但仍可以看出华龙证券在“手里有钱”之后,弥补经营区域过于集中短板及业务转型的成效,未尽理想。

2017年,华龙证券甘肃地区营业收入占比高达78.72%,比2016年进一步增加。而其投行业务营收占比却从2016年的15.64%下降到8.08%。

本文源自投资时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