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道——茶文化和茶品種區分

茶之道——茶文化和茶品種區分

適逢清明之後,春茶

方生,正是個採集新茶的好時分。

端著一盞剛沏好的香茶,品味著香釅,可謂是種享受。

然而說起來,歷史上的古人們,可不是像咱這麼喝茶的。

那麼,人家究竟是怎麼享受的呢?

莫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話說這上古時期,神農氏嘗百草時就順道嘗過了茶。

好奇的他發現,這種綠色的小葉片其實是一味良藥,有清熱解毒、提神、醒腦之功效。

於是,他把這記錄在《神農本草》中:“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這裡的荼,就是茶。

為何這麼說呢?《衡州圖經》有云:“荼陵者,所謂山谷生茶茗也。”

這裡的荼陵,就是今天湖南的茶陵,此地以產茶聞名。

在神農氏的帶領下,先秦時代的人民將茶葉直接放進嘴裡嚼,以此解除一天之疲乏。

這是飲茶的第一形態。

茶之道——茶文化和茶品種區分

到了春秋時期,人們從將枝條和芽葉從茶樹上摘下,並放在水中燒煮。

煮沸後,將茶湯一飲而盡。

這種飲茶的方法,稱為“粥茶法”。

楊華在《膳夫經手錄》中寫道:“晉宋以降,吳人採其葉煮,是為茗粥。”

所謂粥茶法,就是把茶葉和煮菜葉一樣煮成菜湯。

這種茶葉“菜湯”味道苦澀,由此被稱為“苦荼。”

這是飲茶的第二形態。

茶之道——茶文化和茶品種區分

到了西漢時期,人民生活有點好起來了。

苦茶那麼苦,人家喝不慣了,

於是,就琢磨著怎麼改良一下飲茶方式。

他們在煮茶時,添加了“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等同煮,

依靠這些佐料和刺激性調味品的氣味,來掩蓋茶葉自身的苦澀,

但是究其本質,依然不過是加了調味料的菜湯罷了。

茶之道——茶文化和茶品種區分

這種飲茶方式,和如今的“擂茶”頗為相似。

擂茶,主要流傳於益陽安化、桃江、常德等地。

起於漢、盛於明清。擂茶一般以大米、花生、芝麻、

綠豆、食鹽、茶葉、山蒼子、生薑等為原料,

用擂缽搗爛成糊狀,衝開水和勻,加上炒米,清香可口。

到了晉代時,人們不再煮完整的茶葉了,而是將其碾成粉末。

晉代的品茶大神杜育,就在《荈賦》中寫下了美輪美奐的句子:

“惟茲初成,沫成華浮,煥如積雪,曄若春敷。”

這篇賦是極好的,也是中國茶葉史上第一篇完整地記載,茶葉從種植到品飲的全過程的作品。

文中講從環境、種植、生長以及到採摘時節,

還有勞動場景到烹茶、選水及茶具的選擇和飲茶的效用等。

從這個時期起,飲茶之風逐漸進入了上流社會。

孫皓、桓溫、左思、劉琨等,都留下了和飲茶有關的軼事。

茶之道——茶文化和茶品種區分

到了唐代時,以茶葉粉末煮茶的風俗早已流傳開了。

這種飲茶之法,被稱為“末茶法”。

從此,飲茶告別了“粥茶法”的年代。

而“末茶法”又一路東渡扶桑,

到了日本後,被奉為至寶並一路發揚光大,稱為“抹茶”

沒錯,你吃的抹茶冰淇淋、抹茶奶茶、抹茶奶茶都是這麼來的。

茶之道——茶文化和茶品種區分

唐代的茶聖陸羽在《茶經》中有云:

“末之上者,其屑如細米。”

又說:“碧粉縹塵非末也”。

可見此時的茶末雖然已經很細,但還沒到細碎如粉的狀態。

他還在《茶經》提到一種流傳甚廣的“煎茶法”。

即先在風爐上的茶釜中煮水,

待水微沸之後,將碾好的茶末投入釜心之中,

隨即用特製的竹筴攪動,等到茶沫滿溢之後,將茶汁酌入茶碗中飲用。

煎茶的過程中,還需依照個人口感加鹽調味。

使用這種煎茶法,飲茶時以舀出的第一碗茶湯為最好,稱為“雋永”,

以後依次遞減,到第四五碗以後,如果不特別口渴,就不值得喝了。

茶之道——茶文化和茶品種區分

煎茶法所用的“風爐”,其狀如古鼎,有三足兩耳,多為銅或鐵鑄造。爐內為泥壁,爐腹有三具窗口,用以通風,是以稱為“風爐”。窗孔上分別鑄有“伊公”、“羹陸氏茶”字樣,只因“伊公”伊尹是公認的烹飪始祖,開發出用鼎做飯的方法

茶之道——茶文化和茶品種區分

唐朝時,人們還將茶葉製成茶餅。

茶餅的製作方法相當複雜:

分為 “採”、“蒸”、“搗”、“拍”、 “焙”、 “穿”、 “封”七道工序。

需要在春季的晴天清晨,趁太陽還沒升起,露水未乾之時,

“採”下茶葉,放進專用的甑釜中“蒸”煮,

隨後,將蒸後的茶葉用杵臼“搗”碎,

再把它“拍”製成團餅“焙”幹,最後將茶餅“穿”起,“封”存。

唐朝拍製茶餅,必須使用相應的模具,稱為“規承”

這其中,“規”為鐵製,形狀為圓型或方型 ,

“承”也稱“臺”,一般用石頭做成。

到了唐代後期,一種更加新穎的飲茶方法被髮明瞭出來.

此法將茶末置於茶盞之中,另在茶瓶之中煮水,

待水煮沸後,再持茶瓶注入茶盞中衝點,

由此,被稱為“點茶法”。

此法最早見載於晚唐蘇廙的茶書《十六湯品》。

所謂《十六湯品》,是將茶的煮法分解為十六種,

將煮水的沸滾程度分為三種,注水的緩急又分為三種,

茶器種類的不同再分為五種,連煮水用的薪炭燃料也可分為五種,

由是共計十六湯品,且都是點茶之法。

點茶法格外重視點湯的技法,強調注水時水流的通暢,水量的適度,落水點的精準。

在點茶的過程中,還要用特定的工具不停地擊拂,

以求生成濃郁而懸浮的泡沫,如細膩的積雪般覆蓋在茶麵上,經久不散,

頗有點卡布奇諾的調調哦~~

茶之道——茶文化和茶品種區分

要做到高顏值的茶湯,就需要更細的茶末。

在蘇東坡的筆下,細碎的茶末被稱為“飛雪輕”、“瑟瑟塵”。

細膩的茶末製成的茶餅,被稱為“茶團”,

其中最出名的,是福建建安鳳凰山所產的“北苑茶”。

由北苑茶製成的茶團,分為“龍團”和“鳳團”,供北宋皇家和高級官員享用。

宋徽宗時,著名茶師鄭可聞以茶葉“銀絲冰芽”製成的“龍團勝雪”,

只取新茶當中的一縷,再以清泉水洗滌,使其閃耀著光芒,根根如銀絲一般。

這種茶餅,每一團都要賣到四萬錢之多,摺合到現今約一萬兩千元。

嗯,一團“龍團勝雪”,就抵得上一個LV包包。

仁宗時,蔡襄所製作的“小龍團”,一斤就價值黃金二兩,摺合現今約六千元。

茶之道——茶文化和茶品種區分

關於點茶法的講究,那是一本書都寫不完的。

(誰讓宋代的文人社會,個個都愛附庸風雅呢。。。

這裡我就揀兩個說說:

我們知道的大藝術家宋徽宗趙佶,

就是那個,堪稱中國的路易十四,一手締造出“瘦金體”和“靖康之恥”的男人。。

人家也是個飲茶的宗師哦~~

他在《大觀茶論》中提出“香、甘、重、滑”四字,

以其個人喜好作為全國的飲茶標準。

(是誰問包子的標準的?亂棒打出去!!

宋徽宗認為,茶色務求“以純白為上真”,並認為“壓膏不盡,則色青暗”

也就是說,他要求茶葉要在茶碾中研磨一整天,

直到糊狀物均勻而細膩為止,

如此一來,茶本身的汁液被盡數壓榨出了,

茶葉中的苦味也幾乎蕩然無存。

此外,在製作茶團中,還要添加澱粉和香料,更高檔些的,甚至還要加入龍涎香。

這種甘甜香濃的乳狀茶湯,和如今我們喝的茶著實大相徑庭。

茶之道——茶文化和茶品種區分

點茶的過程,則更加瑣細而嚴苛:

備好茶末,燒好熱水之後,先要以小火預熱茶盞,

以避免注入的開水在冷茶盞中變涼。

再用一種叫“茶則”的長柄小勺,從茶罐中舀出一錢七分茶末,

再用“茶匙”從“茶則”中輕刮入茶盞。(就這麼一個步驟就得兩種工具)

然後再在茶盞加入一些水,調勻茶末,稱為“調膏”

怎麼說呢,大概就跟攪合黑芝麻糊差不多的感受……

然後再用茶瓶向內注水,水溫務必要適中,

因為偏涼的話,茶末會浮起,偏熱的話,茶末又會下沉。

注水的同時,還需用“茶筅”擊拂。

“茶筅”是一種竹製茶具,外形和打蛋器有異曲同工之妙。(沒準打蛋器就是抄襲咱們的。。)

擊拂的動作,也大有講究,要漸進式發力,以手腕的力道旋轉茶筅,來回打擊拂動。

在宋徽宗《大觀茶論》中是這麼說的:

“勢不砍猛,先須攪動茶膏,漸加周拂,手輕筅重,指繞腕旋,上下透徹,如酵櫱之起面。”

大家趕緊打個雞蛋感受一下。。。

北宋時,點茶法發展到了“鬥茶”。

“鬥茶”,又名鬥茗、茗戰。始於唐,盛於宋,是古代風雅人士的一種雅玩。

具體就是兩人互相點茶,比拼點茶之技的優劣。

鬥茶的比拼,也大有學問:

只有當茶末極細,調膏極勻,火候適中,水溫精確,

水與茶末的比例恰到好處,預熱時時機拿捏到位,

衝點時水流緊湊不斷,擊拂時動作嫻熟連貫時,

最終點出的茶,才能呈現完美的懸浮膠著狀態。

形成的湯花勻細,就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

這種最佳效果,名曰“咬盞”

反之,若是湯花泛起卻不能咬盞的話,就會很快散開,

湯與盞相接的地方,就會露出茶色的水線,稱為“水痕”

最終比拼的勝負手,就是看水痕出現得早晚。

水痕越晚出現者為勝方。

此中任何一步沒有做到位,就很有可能在“鬥茶”中敗下陣來。

到了明朝時,明太祖朱元璋提倡節儉,否定了奢靡的“點茶法”。

他親自下詔,令“罷造龍團,惟芽茶以進。”

所謂芽茶,就是指我們現在所用的散茶葉。

從此,飲茶進入到了“散茶法”時期,並延續至今。

直接在壺或盞中沏泡散茶,就成了飲茶的主流形態。

飲茶方式發生了重大變革,人們對茶的利用簡單而方便了。

飲茶方式簡約化了,人們只好轉而追求茶葉和茶具自身的高檔程度了。

把茶葉的分類也寫一寫吧,以後自己也可以留作資料。

綠茶:

茶之道——茶文化和茶品種區分

平時見得最多的,就是綠茶了。綠茶不僅用來喝,現在已經演化到引申含義之中,變成了一個負面的詞語。大概有同樣遭遇的詞兒,只有“白蓮花”了吧。。

真正的綠茶,原本也是帶有白毫的。但經過殺青、揉捻、乾燥等工序之後,大部分白毫脫落,再浸泡後為,便成了清新的綠茶。綠茶又分為四種不同的殺青工藝:炒青茶,蒸青茶,烘青茶,曬青茶。

這其中,炒青是國內最常見的製茶工藝,根據茶的不同形狀,又分成長炒青,扁炒青,圓炒青三種。在製作時,將新鮮的茶葉在120攝氏度左右的大鐵鍋中來回翻炒,以使得水分完全散失,茶身也變得綿軟,以便做出不同的形狀。

由於綠茶製作時不發酵,各種成分也得以保留得很好。其中茶多酚、咖啡鹼可以保留鮮葉的85%以上,葉綠素能保留一半左右,維生素的損失也較少。從而形成了綠茶"清湯綠葉,滋味收斂性強"的特點。最新科學研究結果表明,綠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質成分,對防衰老、防癌、抗癌、殺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比其他種類的茶都要更高。

著名的綠茶實在太多,但最有名的當屬以下三種:

西湖龍井:西龍是中國綠茶的代表,出產於杭州西湖周邊,是古代知名的貢茶。西龍的特徵是葉片呈扁平狀帶有翡翠色的茶色,散發出嫩草或豆子的清香與甘甜。上好的西龍,在清明節前後以一芯一葉的方式摘取,被視為綠茶中的至高臻品。

黃山毛峰:產於名勝黃山,是安徽綠茶的代表。毛峰是一種帶黃白色毛的烘青綠茶,茶色往往伴有透明的黃金色,散發出栗子的香味。各種毛峰中,以一芯二葉方式摘取的特級品被稱為“雀舌”。

碧螺春:和西湖龍井齊名的炒青綠茶,產於蘇州的東山及西山。但形狀和西龍有明顯區別,呈現出可愛的,如卷貝般的螺旋狀。碧螺春也是古代著名的貢茶。

黃茶:

茶之道——茶文化和茶品種區分

黃茶可能大多數人都沒聽說過,這是一種與綠茶非常相似,但在加工工藝中加入了一道燜堆渥黃工序的茶。通過燜堆的方法,促使茶葉中的多酚和葉綠素等物質部份氧化。

製作黃茶最主要的工藝,稱為悶黃。是將殺青和揉捻後的茶葉用紙包好,或堆積後以溼布遮蓋,等待數十分鐘至數個小時後,茶坯在水熱的作用下產生非酶性的自動氧化,形成明亮的黃色。根據黃茶種類的差異,進行悶黃的先後也不同,可分為溼胚悶黃和幹胚悶黃。

黃茶浸泡後,呈現出黃湯黃葉。上好的黃茶,每根黃葉都在杯中立著,“如刀山劍硭”。按其鮮葉的嫩度和芽葉大小,又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三類。

著名的黃茶,有湖南嶽陽的君山銀針、北港毛尖、鹿苑毛尖,四川的蒙頂黃芽,安徽的霍山黃芽等。它們的區別除了茶樹產地不同外,悶黃的方式也各具特點:如霍山黃芽是炒乾涸攤放像結合的悶黃,稱為幹胚悶黃,含水量少,變化時間長;蒙頂黃芽是在揉捻後悶黃,屬於溼胚悶黃,水分含量多,變化較快;君山銀針則是在炒幹過程中交替進行悶黃。

白茶:

白茶是一種採摘後,不經過殺青或揉捻的工序,只經過曬或文火乾燥後加工的茶。由於沒有殺青和揉捻,茶葉表面的白毫得以完整地保留下來,色澤銀白,如同覆蓋了一層薄雪,因此得名白茶。

白茶之名,最早見於唐朝陸羽的《茶經》七之事中:“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由此可見,唐代時的長溪縣(今福建福鼎)已經成功培育出“白茶”品種。

白茶是一種輕微發酵茶,發酵程度僅比綠茶稍多。曬青是一道主要的白茶工藝,由於不沾煙火,白茶得以保持原有的清香口感。在曬青的同時,薄薄攤開於竹匾上的茶葉漸漸萎凋,這也是形成白茶品質的關鍵工序。

白茶的製作是所有茶葉中最為自然的。比較出名的白茶,均出自福建東北部地區,有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等。而比較有名的“安吉白茶”雖名為白茶,但實則是一種綠茶。

青茶:

茶之道——茶文化和茶品種區分

雖然名字和綠茶很像,但青茶並不是綠茶。大家耳熟能詳的,是它的另一個名字——烏龍茶。是的沒錯,青茶就是烏龍茶,這是一種半發酵茶。

根據宋代《食貨志》所載,烏龍茶的前身,是北宋時著名的北苑茶。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貢茶,時任福建轉運吏,監督製造貢茶的著名書法家蔡襄,對北苑茶便情有獨鍾。他1051年時所著的《茶錄》中提到“茶味主於甘滑,惟北苑鳳凰山連續諸焙所產者味佳。”

在北宋晚期,北苑茶已經發展出半發酵的製作方法:採下的鮮茶葉,須經過白天半天的時間堆放於竹筐之中。待得茶葉在筐子裡搖盪積壓,直到晚上才能開始蒸制。當時的茶人發現,經過積壓之後,芽葉經酶促氧化的部分變成了紫色或褐色,泡製出的茶湯口感獨特,飲後齒頰留香,回味甘鮮。他們便保留了這一製法,於是誕生出了青茶。

說到最著名的青茶,自然當屬鐵觀音。鐵觀音原產於泉州市安溪縣西坪鎮,發現於1723至1735年間。“鐵觀音”既是茶名,也是茶樹品種名。因乾隆皇帝細觀茶葉形似觀音,臉重如鐵,便賜其名為“鐵觀音”。

除了鐵觀音外,產於武夷山的“大紅袍”也是一種非常名貴的青茶。它的母樹產於福建武夷山天心岩九龍窠的高巖峭壁之上。由於母樹的數量很少(現存僅剩下六棵)。每年又會根據雨水、產量等因素作限量採摘,所以即使在最好的年份,大紅袍的茶葉產量也不過幾百克。這也是為何大紅袍如此昂貴的原因。那麼一般市場上所售的“大紅袍”,大都只是掛個名罷了。

紅茶:

茶之道——茶文化和茶品種區分

紅茶是一種流行於全世界的著名茶類,也是一種全發酵茶。

紅茶的製作步驟,分為採摘、萎凋、揉捻、發酵、乾燥五步,比綠茶多了一個發酵的過程。在發酵過程中,茶葉在空氣中氧化,其中的茶多酚和單寧酸減少,並生成了茶黃素、茶紅素等新的成分,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醇類、醛類、酮類、酯類等芳香物質也隨之產生。

因此,紅茶的茶葉呈黑色,或黑色中參雜著嫩芽的橙黃色。茶湯呈深紅色,香氣濃郁撲鼻,比綠茶更加香濃。至於紅茶的口感,由於少了苦澀味,因此味道更加香甜、醇厚。也更容易被外國人接受。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不像綠茶會隨著時間而失去味道,紅茶的味道卻能夠保存相當長的時間,因此能適應長途運輸。這也是紅茶能夠廣泛傳播到西半球的重要原因。

依照製作工藝劃分,紅茶可以分為小種紅茶、功夫紅茶和紅碎茶。

其中小種又分成正山小種和外山小種,其區別在於是否產在武夷山桐木關。正山小種(也稱拉普山小種)是一種非 常古老的紅茶,相傳所有紅茶的都源自於它。現在很火的金駿眉,便是正山小種的一種。

祁門紅茶和滇紅則是功夫紅茶的代表。將紅茶切碎,就是所謂的紅碎茶。比如國內外超市隨處可見的“立頓”紅茶,就是紅碎茶的一種。

與其他茶葉的最佳產地都源自中國不同,最好的紅茶並不在國內,而是在印度的大吉嶺。大吉嶺紅茶產自印度西孟加拉邦北部,喜馬拉雅山麓的大吉嶺高原地區。此地氣候溼熱,終年被雲霧所籠罩,雨水充沛,環境非常適合茶樹生長。

大吉嶺紅茶的味道帶有濃郁之中透著果香,因此在英國享有盛名,獲得無數獎項,故有“紅茶之皇者”的美譽,又被稱為“紅茶中的香檳”。在此提醒大家,雖然大吉嶺紅茶如此有名,但其最初的品種,依然來自於中國安徽。

黑茶:

黑茶是一種後發酵茶。所謂後發酵茶,是指陳放茶葉數個月或數年,讓其中的麴菌發酵後製成。黑茶泡出的茶湯顏色,呈黑褐色且混濁,因此得名。其生產歷史非常悠久,已有四百年曆史。

根據《甘肅通志》所記載,黑茶最早見於明嘉靖三年御史陳講的奏疏:“以商茶低偽,徵悉黑茶。地產有限,仍第為上中二品,印烙篾上,書商名而考之。每十斤蒸曬一篾,運至茶司,官商對分,官茶易馬,商茶給賣。”

黑茶又被稱為“馬背上形成”的茶。當時在四川雅安地區,茶馬交易盛行。茶商從雅安出發,經由馬背馱著抵達西藏,至少需要三個月的路程。由於缺乏遮陽避雨的工具,下雨天時,茶葉常被淋溼,到得天晴時又被曬乾。這種幹、溼的循環變化過程,使茶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導致了發酵,產生了品質完全不同於起運時的茶品。人們發現這種茶氣味醇香,口味厚而不膩,不但能夠長期保持,而且越陳越香。於是黑茶便逐漸流傳下來。

茶之道——茶文化和茶品種區分

最有名的黑茶,應屬雲南的普洱茶。普洱茶以雲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使用後發酵方法制成,依照發酵不同,分為生茶和熟茶兩種。而成品又可分為散茶和緊壓茶兩類。其茶湯橙黃濃厚,香氣高銳持久且香型獨特。

與其他茶不同的是,普洱茶的飲用方式比較多樣,不但可以清飲,還可以混飲。普洱茶還有一大特點是經久耐泡,即便沖泡五、六次之後,餘香仍在。

花茶:

茶之道——茶文化和茶品種區分

除了上述六種依照發酵程度不同的茶外,還有花茶這種再加工茶。

花茶,又名香片,是將不同品種的香花,放在茶胚中窨(xun)制而成。利用茶善於吸收異味的特點,將有香味的鮮花和新茶拌在一起置於罐中,稱為窨制。待得茶將花香味吸收後,再把乾花篩除。如此製成的花茶,帶著各種草本植物的花香,芬芳撲鼻。

花茶的製作方法分為拌和、窨花、通花、出花、烘乾五個步驟。據史料記載,清咸豐年間時,福州已有大規模茶作坊進行商品茉莉花茶生產。當時福州的窨制茉莉花茶運銷華北,特別是津、京地區,深受當地人民的喜愛。

茶之道——茶文化和茶品種區分

其實呢喝茶除了這些理論科普的東西,還有就是人的修養了。

我覺得最高境界就是,有的人能夠在高端的私人茶室裡煎頂級的蒙頂石花作茶聯。

但在茶樓裡,也可以喝著醬油色的香片,笑著說:“哎呀,來多籠流沙包啦小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