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普魯士和德國是什麼關係?

TseHowy

普魯士,通常指的是1525-1701年之間的普魯士公國。普魯士在短短兩百年內崛起,並統一了周邊很多小國建立起了近代德國。併成為了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現在你拿一張歐洲地圖去找普魯士這個地方那麼很明顯是找不到了。因為普魯士在二戰結束之後就遭到了同盟國的徹底清算,連毛都不剩一根了。

普魯士最初的建立很有傳奇色彩。公元1187年,聖城耶路撒冷被薩拉丁攻克,顏面無存的教皇不得不組織第三次十字軍東征,去收復聖地。英,法,神聖羅馬帝國三國組成的聯軍浩浩蕩蕩奔著耶路撒冷去了。

紅鬍子腓特烈,也就是巴巴羅薩也在其統治的今天的德國境內招募了一批貴族騎士參戰。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還沒和阿拉伯人打起來,巴巴羅薩就在一次游泳的時候給淹死了。主帥出師未捷身先死,還沒見死的如此窩囊之人。這批德國騎士也不好意思回國,就在中東地區飄著,待了幾十年。於是他們成立了條頓騎士團,成員被要求既有修士的虔誠和犧牲精神,又要繼承騎士職業的砍人技術和軍事修養。

在大多數軍事力量還是有組織無紀律的中世紀,這樣一支力量自然不容小覷,沒多久就有人請他們當僱傭軍。公元13世紀中葉,條頓騎士團受僱於波蘭的康拉德公爵,去征服普魯士地區,然後條頓騎士團乾淨利索的完成了任務,流浪許久的騎士們深感此處水草豐美離德國老家又近,就在普魯士地區定居了。原本屬於東歐的普魯士地區就在條頓騎士團的影響下德意志化了。

也就是說普魯士實際上是先有軍,後有國,是一支國家的軍隊。這也就為後來希特勒鼓吹:“德國的劍為德國的犁取得土地”找到了歷史依據。

在第二任普魯士國王弗雷德里希二世在位時期,普魯士軍隊人數20萬人,佔總人口的9.4%。


貞觀防務

普魯士和德國的關係要分階段看,

從1226年到1466年之間,普魯士的騎士團國家是一個由直屬教皇和皇帝的騎士團統治的波蘭特殊領地。

從1446年到1525年騎士團國家是波蘭王國的領土,騎士團是波蘭國王的封臣。

1525年到1660年之間普魯士是一個由霍亨索倫家族統治的波蘭公國。

1660年到1701年普魯士是一個由霍亨索倫家族統治的獨立的大公國。

1701年到1918年之間普魯士是一個由霍亨索倫王朝統治的獨立的王國。

1918年到1932年7月20日普魯士是魏瑪共和國之內的一個擁有獨立政府的共和國。

1932年到1933年之間普魯士是一個由魏瑪共和國任命的特派員統治的共和國。

1933年到1945年之間普魯士納粹德國統治的領土。

1945年到1947年盟軍正式廢除普魯士國家、政府和機構之間是普魯士前途未卜的一年多。

(1701年加冕宣告的是一個新國家的誕生而不是德意志國家的誕生,普魯士王國是一個全新的國家,它只是通過國王兼任勃蘭登堡選侯的方式和德意志帝國聯繫起來一起,如此而已)

縱觀普魯士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普魯士和波蘭有關的歷史是從1226年騎士團來到普魯士到1660年波蘭國王解除普魯士對王室的封臣義務之間434年的歷史。而從1660年普魯士成為歐洲獨立國家到1867年普魯士王國加入北德意志聯邦之間的207年間,普魯士都是歐洲的一個主權國家,普魯士公爵也好普魯士國王也好它和德意志帝國之間的關係都是因為公爵或者國王兼任勃蘭登堡選帝侯帶來的。這和漢諾威選帝侯兼任英國國王實際上沒有兩樣。神聖羅馬帝國之內的國王自古以來只有一位那就是波希米亞國王,其他的國王都是以兼任帝國諸侯的形式成為帝國成員的。從1867年到1947盟軍廢除普魯士政府和國家之間的80年,普魯士和德意志在一定程度上結合在了一起。但是其中1867年到1918年之間,普魯士都保持著自己強大的獨立性,普魯士的制度並沒有因為德意志帝國的建立和《德意志帝國憲法》的頒佈而作出任何修改,帝國宰相如果不兼任普魯士總理也不能對普魯士內政進行干預。普魯士之加入德意志國家實際上是分階段的。1867到1918年之間,普魯士王國和德意志帝國

(對腓特烈大帝來說德意志只是一片有利可圖的領土,但他更喜歡波蘭,因為風險小收益高)

之間是平行的關係。1918-1932年之間普魯士共和國和魏瑪的德意志國家之間的交集就多多了,而且普魯士共和國承認了魏瑪德意志國家的中央政府身份,在德意志帝國時期是不承認的。普魯士共和國承認了魏瑪德意志國家有權對普魯士的領土、制度進行調整的權利。也正因為如此才給了1932年7月20日巴本發動取消普魯士政府的政變的機會。而普魯士政府既沒有用手中的八萬名警察進行抵抗,也沒有組織反對德意志國家的抗議活動,僅僅滿足於向聯邦法院提出控告。此後是普魯士消亡的歷史,前部分它因為納粹的統一運動而消亡於德意志國家,比如赫赫有名的蓋世太保本來是普魯士國家秘密警察,但是隨著納粹的統一運動,蓋世太保被“帝國內政部”接管。普魯士和德意志各邦一樣被納粹併入德意志國家。最後階段是1945年到1947年之間盟軍徹底廢除了普魯士國家的政府和機構,普魯士歸於消亡。

(1932年7月20日的總統特別法已經取消了獨立的普魯士政府)

綜上所述,在普魯士從1226年到1947年之間721年的歷史上,它作為波蘭的組成部分的歷史長達434年,作為獨立國家的歷史長達207年,不同程度的加入德意志國家的歷史只從1867年到1947年之間的81年,之所以是81年不是因為我不會算數,而是因為1848年到1849年之間普魯士王國整體加入了德意志邦聯。很多人並不清楚這一點,1815年的德意志邦聯並沒有具體宣佈成員國的哪一部分屬於德意志邦聯而哪一部分不算,但是之後頒佈的《邦聯戰爭法》把奧地利帝國的非德意志部分,普魯士王國的波蘭部分都劃在了德意志邦聯之外,所以普魯士王國的普魯士領土都沒有加入德意志邦聯。1848年革命期間腓特烈-威廉四世國王宣佈成立新的德意志聯邦,這時候普魯士是以整體加入聯邦的。但是對此奧地利的施瓦岑貝格首相宣佈在法蘭克福重新召開舊邦聯會議,而普魯士無力抗拒只能重新參加。所以普魯士加入德意志邦聯的歷史只有短短的一年。

(今天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是建立在1848年的黑紅金三色旗所象徵的民主和多元文化基礎上的和野蠻的普魯士毫不相干,喜歡普魯士可以去俄羅斯找嘛,俄羅斯繼承了柯尼斯堡和普魯士的專制主義傳統)

所以普魯士在他的絕大部分歷史上是作為波蘭國家的一部分存在的,只在短短的81年裡是德國的一部分,雖然它和德意志帝國保持著緊密的聯繫,但事實上從法理上說普魯士並不是德國的一部分。現代德國也不是從普魯士王國發展而來的,這一點從國旗上就可以看的很清楚,德意志帝國是黑白紅三色旗,就是普魯士的黑白色國旗與漢薩同盟的紅色相結合。但1918年的魏瑪共和國和二戰後建立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都沒有選擇黑白紅三色旗,而是選擇了1848年德意志國民會議的黑紅金三色旗。今天民主多元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是建立在1848年德意志國民會議的自由主義基礎上的文明國家。跟野蠻愚昧的普魯士國家毫不相干,說什麼普魯士是德國的前身完全是一廂情願自欺欺人。


克羅採和春天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雖然現在的普魯士並不屬於德國,基本在波蘭境內。

原先普魯士這塊土地並不是德國人的地盤,13世紀條頓騎士團佔領了普魯士,普魯士從此被條頓騎士團統治,經過數百年的時間,德意志民族逐漸同化了原先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古普魯士人。



但是即便是這樣,當時在條頓騎士團統治下的普魯士依然還不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雖然他名義上受教皇節制。

普魯士經過數百年的風波,先是被波蘭和立陶宛揍得割地賠款,成為波蘭附庸。後來發奮圖強,先是切斷了與羅馬梵蒂岡的聯繫,後來改組條頓騎士團,建立普魯士公國。1660年波蘭和瑞典的戰爭失敗,波蘭從曾經的無賴強國變成任人宰割的國家,普魯士公爵腓特烈威廉,乘機把普魯士從波蘭脫離出來。正式成為一個主權國家。

1701年勃蘭登堡大選帝侯腓特烈威廉三世在柯尼斯堡加冕,成為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

普魯士建國後,曾經崛起了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普魯士轉型為軍事國家,擊敗奧地利,通過戰爭和購買的方法不斷拓展領土和強大自己。成為歐洲數一數二的強國。

但是好景不長,拿破崙的出現讓幾乎所有歐洲國家體驗了一把法國人的恐怖,幾仗下來,普魯士割地16萬平方公里,賠款1.3億法郎。

後來拿破崙由盛轉衰,普魯士乘機發展壯大,在和奧地利的爭奪中,取得了大部分德意志邦國的支持,後來威廉一世登基,俾斯麥擔任首長,這兩位聯合,普魯士不斷壯大,普奧戰爭中普魯士擊敗奧地利,使其退出德意志,後來在普法戰爭中擊敗法國,德皇威廉一世在凡爾賽登基,建立德意志第二帝國。


守仁看劇

在一八七一年德國統一前,是由普魯士、奧地利、巴伐利亞、漢諾威、薩克森等眾多國家組成的邦聯。在德意志諸邦中,普魯士實力最為雄厚,因而充當了自上而下統一的承擔者。一八六二年九月奧托·俾斯麥擔任了首相,他說":時代重大問題不是演說,也不是多數票能解決的,而是要用鐵和血來解決"。他通過對丹麥戰爭、對奧戰爭,普魯士於一八六七年成立了北徳意志聯邦,普魯士國王為聯邦元首,一 八七〇年一一八七一年普法戰爭後,普魯士最後成立了德意志帝國。普魯士專制主義長期在德國佔統治地位,這可能是兩次世界大戰德國都扮演主角的原因之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