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仅有的两位摄政王:雄才大略者死无葬身地,庸碌无能者备受褒奖

所谓摄政王,即在封建社会时期的皇帝因为年幼、生病等不具备执政能力的时候,代替君主行使国家领导权的人,一般而言,摄政王都是皇族的亲戚。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比如西周的周公旦摄政、汉朝时王莽摄政等,在古代的日本、古琉球国、英国、西班牙等也都出现过皇族摄政。

在大清王朝时期,历史上出现了两位摄政王,其摄政缘由主要是君主年幼,然而这两位摄政王可谓天壤之别,不仅是在位时期的文治武功和历史贡献,也表现在去世后的各种遭遇和后世评价。

清朝仅有的两位摄政王:雄才大略者死无葬身地,庸碌无能者备受褒奖

多尔衮:一统华夏,死后却遭掘坟

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猝死盛京,他生前未立嗣子,死后清朝大统由谁继承就迫在眉睫。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与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就成了两位及其有力的竞争者,身后分别有来自两黄旗和两白旗的支持,双方相持不下。最后推出的方案是由皇太极的第九子、年仅6岁的福临登位,同时以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辅政,改年号顺治。

1644年顺治帝拜多尔衮为大将军,统领大军南下与李自成和南明王朝争夺天下。5月清军进入北京,李自成慌忙逃窜,同年8月清朝迁都北京,顺治帝封多尔衮为摄政王。

1645年2月李自成兵败,死于湖北九宫山,同年5月,清军占领南京,南明弘光政权灭亡。顺治帝晋封多尔衮为皇叔父摄政王。此时的多尔衮已经权倾朝野,大凡围猎、出师的重要事情,一班王公大臣都要排队等候多尔衮的懿旨,遇到过年过节,大臣们先去给顺治朝贺,之后就要去多尔衮处朝贺,对多尔衮是“跪列拜送”。

清朝仅有的两位摄政王:雄才大略者死无葬身地,庸碌无能者备受褒奖

1648年多尔衮封再升一步,变成了皇父摄政王,此时,不仅仅是权势,再礼仪排场上也和皇帝一模一样。此时的多尔衮俨然已经成了“代皇帝”,所有的事情,在没有得到顺治下旨的情况下,多尔衮一律以皇帝的诏书名义下旨。对于官员的提拔任免完全随着自己的性子,任人唯亲。

说道多尔衮,就不得不提的生母阿巴亥,此人生前红杏出墙,被努尔哈赤曾休掉,一年后出于种种原因又恢复了大妃的身份,努尔哈赤死后,身为大妃,育有诸子的阿巴亥被皇太极逼迫陪葬努尔哈赤,这也是历史上的一件奇事。所以多尔衮当权后,就追封他的生母为圣武皇后,祔享太庙。

1650年12月,外出打猎的多尔衮不慎摔落马下,不治身亡,年仅39岁,追封多尔衮为“清成宗”。

在多尔衮死后不久,生前的政敌们纷纷出来翻案,两白旗见形势不对,也纷纷倒戈。然后便宣布了多尔衮的十四条罪状,追夺一切封典,毁墓掘尸。可见当时的朝野对多尔衮的怨恨已深。不光是多尔衮自己,就连他生母的各种封号以一并夺掉了。直到乾隆年间,乾隆帝才恢复了多尔衮睿亲王封号,但对他的母亲只字未提。

清朝仅有的两位摄政王:雄才大略者死无葬身地,庸碌无能者备受褒奖

醇亲王载沣:被迫上位的摄政王

载沣,醇亲王奕譞之子,因为自己的儿子溥仪被慈溪太后看中做了清朝的大统的继承者,而一步登天,成为清朝末期最后三年实际的当权者。

1908年光绪帝突然暴毙,慈溪太后拥立年仅3岁的溥仪为帝,令载沣监国摄政,不想第二日慈禧太后也去世了,25岁的载沣,就成了这个摇摇欲坠的清王朝最后的舵手。

载沣摄政后,本来是想要除掉袁世凯的,因为大家都知道,“戊戌变法”的失败主要是因为袁世凯的告密,对于这样一个人,载沣是深恶痛绝的,想来袁世凯也是狡猾,眼看着自己处于险境,没等载沣动手,自己先请求回家养老了。载沣与奕劻、张之洞商议,最终没能下狠心杀掉袁世凯,只是剥夺了他的一切职位,为后来袁世凯的翻盘留下了余地。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廷岌岌可危,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认为“不用袁世凯指日可亡”,于是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袁世凯并不满足,以足疾为名拒绝,后又任命他为钦差大臣,节制湖北水路各军。

面对全国各地纷纷起义,清朝内部立宪组阁的呼声越来越高,1911年4月载沣任命庆亲王奕劻为第一届内阁总理大臣,组织责任内阁,然后由于阁僚人选被称为“皇族内阁”,宪政也被指为虚伪。载沣的这种做法还是老贵族的想法,主要为了巩固满清贵族的权利。

清朝仅有的两位摄政王:雄才大略者死无葬身地,庸碌无能者备受褒奖

同年载沣解散皇族内阁,被迫辞去摄政王职,闭门家居,次年他被迫同意儿子溥仪退位。

载沣退居后,对政治不再热心,他反对溥仪的复辟,在张勋复辟闹剧中没有参与,他更反对溥仪投靠日本人,做伪满洲的皇帝,所以他去东北满洲不到月余就返回了北平。

新中国成立后,各大部委急需房屋作为办公或者生产基地,很多单位都中意醇亲王府。载沣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也想为国家做些贡献,1950年载沣将王府出售给“国立高级工业学校”。

1951年初,载沣感染风寒,病故北京,终年68岁。

末代皇帝溥仪对载沣的评价是“载沣胆小怕事,难堪大任,无法给予儿子一点保护”。载沣的弟弟载涛评价说他的忠厚实际上就是无用。周恩来对载沣曾做了较为公正的正面评价,认为“不是因为载沣适合做摄政王,慈禧才选了他。而正是因为他不适合,慈禧才选他的”。

网友对载沣的正面肯定,主要是因为他选择和平退位以及避免国土分裂,对于载沣你怎么看?

清朝仅有的两位摄政王:雄才大略者死无葬身地,庸碌无能者备受褒奖

清朝仅有的两位摄政王:雄才大略者死无葬身地,庸碌无能者备受褒奖

——全文完,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作者互动。有意外惊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