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家說:藍v綠O,班裡的倒數,也開始秀實力了

毒家說:藍v綠O,班裡的倒數,也開始秀實力了

或許是跟風,這些年,一堆人說著,蘋果已然沒有了當初的創新。2017年9月份,蘋果丟出了iPhone X,高像素雙攝,超高屏佔比。加上自研GPU,A11怪物般的性能,至今,沒有其他手機SoC可以超越。

毒家說:藍v綠O,班裡的倒數,也開始秀實力了

但劉海的加入,也讓部分人嫌棄。誰知,其他友商也跟著蘋果做雙攝劉海屏,消費者一邊罵著劉海屏,一邊對比哪個更值得入手,真香!

毒家說:藍v綠O,班裡的倒數,也開始秀實力了

跟著蘋果腳步走的友商,也包括OPPO和vivo這一家(嗯?),而且還跟得特別緊。

對手機產品稍微有了解的同學,基本上會知道,OV(OPPO和vivo,之後簡稱OV)的手機都很像iPhone。說好聽點是借鑑,不好聽就是抄襲。不過,就是因為手機造型的原因,OV的手機頗受消費者喜歡。

OV就是這兩位經常抄作業、且考試墊底的學生。

毒家說:藍v綠O,班裡的倒數,也開始秀實力了

2018手機產商期中考試中,三星跟去年一樣的發揮,蘋果照樣沒有參加考試;而華為在遊戲題答案中寫出了一堆公式和代碼,不明覺厲,小米瘋狂套用蘋果答題模板,引人唏噓。重點的是錘子,居然妄想用TNT答題,考試剛開始直接被轟出考場....

.而OV兩位墊底的學生,這次居然自己主動答題,給出了另外的解題思路,直接拿下了第一。

毒家說:藍v綠O,班裡的倒數,也開始秀實力了

是的,OV的NEX和Find X可以說是驚豔到了很多人,完全擺脫了劉海屏,屏佔比又來到了新的高度。

屏下指紋,3D臉部解鎖,屏幕發聲,隱藏式攝像頭,雙軌潛望結構,OV在新產品中展現的誠意和創新,無疑是值得肯定的。

居然讓"千機一面"的現狀總算髮生了一些改變,這還是我們認識的OV?這還是我們認識的藍綠廠嗎?

是的,還是那個OV,不過只是調整戰略方向而已。只是沒那麼低調罷了。

保守低調不能長久

毒家說:藍v綠O,班裡的倒數,也開始秀實力了

負責vivo手機技術的執行副總裁胡柏山,接受採訪時曾說過,保守的策略已經走不下去了。蘋果好的元素可以儘量借鑑,但已然不能繼續在蘋果老路上走。

NEX和Find X的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雖然NEX外觀還是能看到iPhone X的一些身影,但到了Find X就完全看不出了。

毒家說:藍v綠O,班裡的倒數,也開始秀實力了

拋開營銷,技術方面OV也是有可以說的地方。近幾年較知名的就是屏下指紋,vivo與Synaptics合照,使用了一代 Synaptics Clear ID FS9500系列指紋識別模組。這也是全球最先使用了屏下指紋的手機產商。

毒家說:藍v綠O,班裡的倒數,也開始秀實力了

4.75mm機身厚度vivo X5Max

vivo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也算是拿下了多個第一次。第一次將HiFi芯片帶入了智能手機、第一個使用虹膜識別技術、第一個將智能手機厚度壓縮至 4.75mm且保有耳機孔、第一個使用OIS光學防抖技術和大光圈技術等等。

說到技術實力,貌似一些廠商也會拿專利數量來衡量自己,雖然不是絕對,但也具有一定的參考性,比如說專利流氓IBM。

毒家說:藍v綠O,班裡的倒數,也開始秀實力了

OV的科技實力是在手機產商不是頂尖的,畢竟還有華為2012實驗室這座大山在前面,GPU Turbo就是這座金礦中的一項產品。

但OV的科技實力還是有的,在大量的專利數量下,多少還是有黃金在裡面。

OV的技術實力是有的,但是為什麼現在卻開始高調秀技術了呢?

單獨的營銷不符合現狀

多年來,OV的主要依靠營銷驅動銷量,主攻線下。要說打廣告,手機界幾乎沒有其他友商可以跟前者比較。除了地鐵、公交站、大廈廣告位,在繁榮一點的區域,幾乎一段路就是一個OPPO店或者vivo店。

毒家說:藍v綠O,班裡的倒數,也開始秀實力了

OV的明星代言人也是特別多,友商都沒有這樣的規模,OV的粉很多是明星粉。

毒家說:藍v綠O,班裡的倒數,也開始秀實力了

另外,OV冠名播出的節目,根據不完全的統計,有很多節目都是當時時下很火的綜藝類節目,大多面向年輕人。節目中的明星也是會主動宣傳OV的手機,這樣的營銷方式,已經用了很多年了。

OV被深深印在觀眾的心中,這樣的營銷矩陣,還有哪家做到?

這種營銷方式,有好有壞。

好就好在,線下對手少,除了華為和這幾年開始發展線下店的小米。幾乎沒有強大的對手了。

而壞的地方,OV這種潛移默化的病毒式營銷,投入資金非常龐大,節目的冠名費、明星的代言費,導致獲取的利潤也少了,通過高價低配的手機就可以看出一些問題。

同時,OV也給部分消費者留下了負面印象。

毒家說:藍v綠O,班裡的倒數,也開始秀實力了

截止今年3月國內各品牌智能終端市場份額

不過,依靠這樣的方式,OV的手機銷量也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大數據服務商QuestMobile公佈了2018年一季度中國移動互聯網數據報告,其中涉及手機產品的部分信息。

國內手機份額佔比中,OV分別排名第二和第四,已經超過了華為和小米。OV的高份額,離不開線下的強力支持。

但是,仔細觀察,光前5名就佔據了8成以上國內手機份額。如今的中國,除了特別的地區,一般有消費能力的,手中都會有一臺手機。

毒家說:藍v綠O,班裡的倒數,也開始秀實力了

商家要繼續保有和拓展市場份額,就變得費力許多。既然消費人群暫時不能大幅度的增長,那麼同一批人群多次購買就行了。所以,手機更新換代的速度也變得飛快,一人多機也並不是多奇怪的事情。

然而,個人的消費終究還是有限的。一個優秀的韭菜收割員,不能只盯著一處地方,而應該展望星辰大海。

進軍歐洲市場

毒家說:藍v綠O,班裡的倒數,也開始秀實力了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排名,前三名的品牌分別是三星、蘋果、華為。

即便在國內超過華為,OV在全球範圍的影響還是很小。強如三星,這幾年被國內消費者抵制,依然是全球市場份額第一。

趨向飽和的國內市場,以及等待開發的全球市場,成為了OV轉變策略的重要原因之一。這幾年國內手機產商是有在擴展國外市場的,印度就是其中一個。

要知道,作為一個人均消費中下的區域,印度並不能很好的幫助OV樹立高端品牌形象。

毒家說:藍v綠O,班裡的倒數,也開始秀實力了

人均收入高,消費高的歐洲才是OV的主要市場。所以,我們看到了OPPO在法國盧浮宮發佈Find X。不過Find X的定位是真的高了,有點懷疑OPPO是不是飄了6月29日國內的發佈會公佈國行價格,相比相比海外售價(999歐元,1699歐元),可能會低一些,這裡預估一下,可能在7000左右浮動,或許有128G的版本也說不定。

OPPO副總裁吳強受訪時說過,OPPO的主要目標就是要在3000價位檔夯實基礎,品牌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不是一下提上去的。消費者的認知到位,到一定程度品牌要升級、要提升再說。

從市場的變化,營銷策略的改變,再到產品的定位,OV都在做品牌升級的事情。公司還是那個公司,只是採取的方式不同了,要向消費者展現的東西換了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