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的祖先說什麼話?阿拉伯語是極少部分,相當一部分人只會漢語

和回民族的來源一樣,“回回人”在進入中國後,所操語言也是相當複雜的,不是雙語而是多語,還有一部分是單語,只經歷了使用漢語言的里程。今天,我們一些專家將“回回人”在中國的語言經歷籠統地稱為“雙語”,這或多或少有些偏差,甚至是完全不正確的。

回族的祖先說什麼話?阿拉伯語是極少部分,相當一部分人只會漢語

眾所周知,回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學術界一般認為回族大致形成於明代,而元代是回族形成的準備時期,明代是回回民族最終形成的時期。十三世紀初葉,蒙古軍隊西征期間,一批信仰伊斯蘭教的中亞各族人以及波斯人、阿拉伯人,不斷地被簽發或自動遷徙到中國來。他們主要以駐軍屯牧的形式,以工匠、商人、學者、官吏、掌教等不同身份,散佈在我國各地。他們被稱作“回回人”,是當時“色目人”的主要部分,後來他們也就以“回回”自稱了。

在這些記述裡,我們必須要認清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回回人”或者“色目人”是今天回民族的主源,但主源並不代表全部,這中間還有一個前期和後期的問題。前期包括唐代來中國的阿拉伯人以及中國西域的一部分“胡人”,這裡所說的“胡人”也可能來自今天的中亞,如一部分粟特人;也可能是中國北方固有的民族,如一部分回鶻。

回族的祖先說什麼話?阿拉伯語是極少部分,相當一部分人只會漢語

學界公認的是當時的粟特人一部分人在後來轉成了我們今天所說的回族人,而“回回”可能是“回紇”、“回鶻”的音轉或俗寫。南宋時,“回回”,除包括唐代的“回紇”、“回鶻”外,還包括蔥嶺以西的一些民族。這雖然和現在所說的“回回民族”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當時除回鶻外,蔥嶺以西的一些民族也是今天回民族的一個來源,雖然不是主源,但確也是來源。

後期包括一些信仰了伊斯蘭教的蒙古人、漢人,甚至西藏人等。在歷史上將這些人叫蒙回、漢回、藏回等。

蒙回是我國較為獨特的一個民族群體(非東鄉族、保安族二族,名義上仍使用蒙古民族稱號),他們住蒙古包,穿蒙古袍,通用蒙古族語言文字,是地道的蒙古民族。但他們卻有別於大多數蒙古族對喇嘛教的信仰,而信仰伊斯蘭教 ,他們不念喇嘛經,而念《古蘭經》。舊社會當地旗衙門名冊中為區別於其他蒙古族明確記載其為“蒙回”。現在,他們分佈在內蒙古阿拉善左旗東北部的罕烏拉、敖倫布拉格、巴彥木仁、烏素圖、宗別立、巴音浩特等蘇木(即鄉級行政單位)和鎮,人口有一萬人左右。另外,巴彥淖爾市也有少量蒙古族穆斯林。

回族的祖先說什麼話?阿拉伯語是極少部分,相當一部分人只會漢語

據《阿拉善往事》記載,清朝兩百餘年的歷史中,從各地來到阿拉善的穆斯林,與蒙古族人相處既久,融合於其中,形成了今天的蒙古族穆斯林。但在更遙遠的歷史上,還有兩起標誌性的事件。

一是阿難答。元世祖忽必烈之孫,安西王忙哥剌之子。1280,他襲封為安西王,統轄唐兀之地(今寧夏、甘肅、陝西等地)。據拉希德丁《史集》記載:阿難答自幼受一穆斯林家庭撫養,“木速蠻(即穆斯林)的信仰在他心中已經鞏固起來,不可動搖”。“他在自己的營地上建立清真寺,經常唸誦《古蘭經》,沉湎於祈禱”。他手下的15萬軍隊也大多信仰了伊斯蘭教。同時,因為他的駐地在今天的寧夏,其轄地很多蒙古人、漢人、蔵人、党項人也都隨他集體皈依了伊斯蘭教,成為穆斯林。

回族的祖先說什麼話?阿拉伯語是極少部分,相當一部分人只會漢語

今天西北地區寧夏、甘肅、青海的回族祖先多數都是這個時代皈依的伊斯蘭教,這些人多跟中東和中亞沒有關係,都是皈依了伊斯蘭教的安西民眾,祖先都是蒙古人、漢人等中國原住民族。這件事回族歷史上是一件大事,奠定了回族主體部分在西北地區的形成。

二是禿黑魯·帖木兒汗。要比阿難答早一些。是蒙古東察合臺汗國君主(成吉思汗第七代孫),統治中國西部地區(今新疆一帶),也是最早信奉伊斯蘭教的蒙古貴族。他約於1354年正式宣佈信仰伊斯蘭教,並剪掉長髮,施行割禮。後來,他說服手下王公、大臣歸信伊斯蘭教,並下令臣民改宗,如有違抗,即處死刑。當時,約有16萬帳蒙古人集體宣誓改宗伊斯蘭教。這部分人的後代絕大多數融合於今天的維吾爾民族中,但和今天的回族人也是有一定淵源的。

回族的祖先說什麼話?阿拉伯語是極少部分,相當一部分人只會漢語

所謂藏回就是藏族回回。在我國,能夠稱為“藏回”的大概有以下三類人群:一是生活在西藏拉薩等地的藏族穆斯林;二是青海化隆卡力崗地區的藏族穆斯林;三是生活在青南、雲南、甘南等藏族地區的藏族穆斯林。這部分人的數量不是很大,如今民族成分上有的藏回已改為回族,姓氏上有一部分藏回改為馬姓,生產方式上以農牧為主。

這部分的改宗可能也是在清朝,青海化隆地區為例,當地有這樣一個流傳,即1756年,花寺門宦的創始人馬來遲從麥加朝朝覲歸來,在青海循化、化隆(卡力崗地區)等地傳教。有一天,馬來遲行至化隆縣境內黃河邊,準備渡河,恰逢該地區藏族群眾迎接活佛求雨,不讓馬來遲用船渡河。馬來遲無法,騎馬渡河而過,祈雨群眾和活佛見馬來遲面不改色、如履平地過河,非常驚異,要求馬來遲祈雨。

馬來遲唸經祈禱,果然下了一場大雨。於是該地藏族群眾對馬來遲十分欽佩,也非常尊敬,馬來遲因此向該地群眾宣教。經過幾年艱苦努力,終於使這裡一部分藏族群眾皈依了伊斯蘭教。

後來,青海同仁保安三莊的部分藏漢族群眾也在馬來遲的勸導下,皈依了伊斯蘭教。這些活動,引起了當地佛教勢力的恐惶和反對,不得已,馬來遲離開卡力崗地區返回循化。

雖然,這是歷史的演繹和傳說,但的確在馬來遲不懈的努力和勸導下,卡力崗藏回最終形成。

回族的祖先說什麼話?阿拉伯語是極少部分,相當一部分人只會漢語

漢回的數量和經歷非常地龐大和複雜,以至於沒有人能夠完全說清楚。在這裡,我們僅舉清代一例。如在晚清,參與與領導西寧回民動亂的馬桂源、馬本源兄弟二人在回民聚居的西寧東關築起土城,擴建東關清真大寺高逾城牆。同時倡議修繕孔廟,會同漢民商紳成立維持社會治安機構,並下令各地修整渠道。在其治下的漢民紛紛改信伊斯蘭教,“西寧八屬漢民,盡隨其教,馬智元(桂源)兄弟格外庇護,得以安業”。(楊凌霄《巡迴七叛紀略(乙未循回紀略)》,《近代史資料》1958年第3期,第35頁)

說到這裡,我們要說的一個問題已經非常清楚,即是後期因為改宗伊斯蘭教而加入回民這一群體的並不一定是因為民族置換而經歷所謂的“雙語時代”,尤其是加入回民的漢民,所操語言更是“單語”——漢語。那麼,前期的“回回人”或者“色目人”所操的是一種什麼樣的語言呢?

回族的祖先說什麼話?阿拉伯語是極少部分,相當一部分人只會漢語

按照史籍的記載,“色目人”共包括有31 種,主要分為黃種人來源與白種人來源。屬於白種的有葛邏祿、欽察、阿速(奧塞梯)、康裡、苦裡魯、阿兒渾、合魯歹、火裡剌、撒裡哥、密赤思、夯力、苦魯丁、貴赤、匣拉魯、禿魯花……屬於黃種的有唐兀(党項)、禿八(圖瓦)、土伯特(吐蕃)、禿魯八歹、雍古歹(汪古)、刺乞歹、赤乞歹,等等。還有黃白混合的,屬於白種人或是黃白混血種。在這些人群當中,阿拉伯人中極少數。

這麼多的人種,他們會操什麼語言呢?顯然不可能是“雙語”,它應該是五花八門的各種語言。如此,回族的祖先說什麼話就有了答案——阿拉伯語是極少部分,後來,相當一部分人只會漢語。操阿拉伯語是極少部分是因為,今天的回族人中與阿拉伯有血緣關係的也是極少的一部分。這是得到學界公認的史實、事實,也被寫進了中學的歷史教材。

如此一說,我們今天一些人認為所有回族人的“老家”都在阿拉伯就成了錯誤的——那裡僅僅與他們的宗教有關,聖地非故鄉。

(文/路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