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经典史话(38):司马昭灭蜀建城测人心

焦作经典史话(38):司马昭灭蜀建城测人心

司马昭灭蜀建城测人心

画外音:常言“国不可一日无君”,曹髦死后,司马昭召集群臣商议,拥立远在邺城燕王曹宇儿子曹奂为帝。

话说景元四年夏天,即公元263年,司马昭经过数年筹划,通过与众臣商量,调集各路兵马18万人,指令征西将军邓艾率军从沓tà中(今甘肃舟曲)进攻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xù率军从祁山出发进驻武街(今甘肃临潭),断绝姜维退路;镇西将军钟会率领前将军李辅、征蜀护军胡烈等,从骆谷(今陕西周至)进攻汉中。

各路征蜀大军士气高涨,一路浩浩荡荡,直奔蜀国而去。

接着,各路大军捷报频传:九月,钟会手下前将军李辅率军经过斜谷,将蜀将王含包围于乐城;蜀将姜维闻讯后撤,与张翼、廖化共守剑阁。钟会攻打剑阁等。

十月,朝廷为鼓舞前方将士士气,曹奂帝以春秋晋国故地十郡、方园700里册封司马昭为晋公。晋位为相国。

十一月,邓艾率军从阴平(今甘肃文县)穿山进入江油,在绵竹大破蜀军,诸葛瞻首级传往京师。然后又攻打雒县,蜀主刘禅投降,蜀国灭亡。

消息传来,举国振奋。曹奂以司马昭指挥灭蜀有功,诏令司马昭以相国身份统摄朝政。

此时,钟会为了谋划反叛,秘密派出使者,诬陷邓艾策划谋反。朝廷不明真相,下诏派出监军卫瓘前往蜀地逮捕邓艾父子。

司马昭不明真相,深感事情严重,亲自出面西征,驻军长安。

钟会见陷害邓艾成功,邓艾父子被抓,于是亲统大军赶到成都,趁机将胡烈等众多将领及官员,软禁在蜀国朝堂,策划卫瓘一同起反。

卫瓘设法逃出城池,向诸路大军说明情况,然后率领着诸路大军进行攻城。

双方经过激烈激战,钟会、姜维等人被杀。钟会谋反被平息。

消息传到长安,司马昭获悉钟会等人谋反被杀,蜀国已灭,喜不自禁,连忙班师回到洛阳。见天下一统指日可待,开始着手谋划灭掉吴国。同时,想测试一下自己在民众心目中地位,以便适时代魏称帝。

传说有一天,司马昭离开洛阳回到怀川温县祭祖,夜宿故里祖屋。

寒夜长长,似梦非梦,梦见司马懿对其说:吾儿,天下一统,代魏称帝,只可巧取,不可强夺。否则,会遭到后人耻笑。眼下,吾儿既为晋王,不妨在家乡高调建造一座王城,给外界造成一种建都称帝错觉,引导舆论,试探民意,威慑皇室,待平定了东吴,可考虑迫使魏帝禅位皇权,以了却我们父子三人多年夙愿。

司马昭梦醒,反复思量,信以为真,连夜焚香祭拜司马懿神牌。

司马昭回到洛阳,以建造晋王城为名,在家乡大兴土木,高调修筑城池宫殿。

王宫长宽各1.5公里,占地2.25平方公里,有内城、外城之分。内城为宫殿区,建有宫殿亭榭。外城为官衙及百姓寓所。城池气势恢宏,规模庞大,处处透着一种帝都皇城之气。

消息传到洛阳,朝野内外一片哗然。

有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名为建造王城,实为建都称帝;有说:皇室早已衰败无能,当让出皇权;有说:司马氏父子功高德厚,民心所向,当取代魏室称帝。

曹奂皇帝获悉,整天惶惶不可终日,唯恐处理朝政不周被杀。

司马昭静观其变,发现朝野内外,多数赞成自己取代魏室,心里自是暗暗窃喜,表面却装出一副无心称帝的样子。

晋王城落成,司马昭本想一举灭掉东吴,待班师回到洛阳,再议代魏称帝,以了却父子三人多年心底夙愿。怎奈身体突然患了中风,自感天生没有称帝的皇命,无奈死去,享年54岁。

晋朝建立后,追尊司马昭为文帝,庙号太祖。

《晋书》评价:世宗(司马师)以睿略创基,太祖(司马昭)以雄才成务。三分天下,功业在焉。

司马昭突然中风而亡,天下一片哗然,欲知魏国命运如何发展?

请看下集:司马炎代魏称晋

焦作经典史话(38):司马昭灭蜀建城测人心

焦作经典史话(38):司马昭灭蜀建城测人心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焦作——城市文化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