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话说“死人不犯七”,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在农村,根据先人的总结,流传着许多反映当地风土人情、特产、文化及日常生活的谚语。其实在农村有很多这样的谚语,来反映当地的人文风情。而我们今天探讨的谚语“死人不犯七”指的是什么意思。

农村俗话说“死人不犯七”,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死人不范七,活人过不得

在农村有老人去世,一般都要烧“七”,分为“头七,五七,七七“,对于“范七”的说法,村里老人是这么说的,老人过世烧的“七”如果与阴历“七”或“七”的倍数重叠,意为“范七”这是不吉利的。

百日不剃头

在农村当家里有老人故去,作为孝子,百日内不能理发,因为人们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理发是对先人的大不敬,因此过去老人发丧后,孝子一般都闭门谢客,不问世事。

孝年不贴春联

在农村,家中老人故去,一般在服孝期内,三年是不贴春联的,并且过年时也不会去串门拜年,意为守孝!

农村俗话说“死人不犯七”,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丧葬做七礼仪撞七怎么办?

俗谓“死人快过日”,因此一旬十日缩短为七日,“头七”后又以6日为1旬,做“七七”49日实为43日。但上寿者往往到49日才做“尾七”。有些地方在“头七”后,男人以6日为1旬,而女人仍以7日为1旬。做七时,禁止理发、赴宴、饮酒作乐、华装盛服等。宁化等地有“撞七”禁忌,即做“四七”那天,若逢初七、十七、廿七这3日为不吉,孝眷须寄居他人家中,名“走七”。通常做法是提前一天或者退后一天!灵柩一般都在"终七"以后入葬。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每隔七天祭拜亡魂一次。民间以七日为单位形成丧期的一个阶段,共四十九日,由亡者过世之日起算,第七日为头七,第十四日为二七,此后依序为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七七通常称为满七或圆七,以七日为阶段的丧期至此结束。逢奇数之七为大七、偶数为小七,在大七日由亲人代亡亲举行祭拜阎王仪式,或请僧、道诵经礼忏,尤其是在头七与满七,仪式较为隆重。大七的做七仪式中,头七由儿子举办;三七则由出嫁女儿办,称为“女儿七”;五七由出嫁的孙女办,称为“孙女儿七”;满七仍由儿子办,以示功德圆满。

农村俗话说“死人不犯七”,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如果撞7就抓紧时间,到寺院做普佛,最好合家在四十九天内天天念佛经地藏经,什么撞七都自然化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