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解析:電動車“蟬企”離關門只剩三年!

獨家解析:電動車“蟬企”離關門只剩三年!本號在之前的“電動車小企業:你是一隻有七天壽命的‘蟬企’麼?”一文裡有定義過什麼是“蟬企”,這裡再贅述一遍:他們像地下蟄伏的蟬卵,在無人知曉的黑暗中艱難生存,都在期待鑽出洞穴的那一天,但經常在半路因各種原因夭折或成了畸形,最終要麼徹底死在黑暗中要麼倒在羽化的路上。

那為什麼說這些“蟬企”離關門只剩三年?

我們先看最近發生的幾大事件:

1、去年開始,年底尤甚的原材料漲價,中間參雜著環保治理、關閉汙染工廠的事件,二者互推,降鉛價推向歷史最高,引外部投資者瘋狂買入,再次推升價格。

3、4月伊始,國家突然宣佈雄安三縣參照深圳模式設立新區,引起投資界12級地震,雖然炒房龍頭已被按住,但基建等大規模投資已經展開,雄縣藍圖正在勾畫中,全國人民奔赴雄縣建設新特區的決心沸反盈天。

4、習近平訪美了,中美關係緩和,有望帶動兩國經濟進一步復甦。

以上四個事件都在指向一個焦點:

促進消費、擴大投資、讓GDP復甦!

造成這些事件的主要原因是:

最近兩年全國消費疲軟,投資乏力,低端製造太多,不但汙染環境還偷稅漏稅,一句話國家收不到錢啦!

再介紹一個經濟名詞“供給側改革”,這個名詞很關鍵,它是去年一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總書記提出來的改革措施。

主要說的是什麼呢?

說中國的供需關係正面臨失衡,也就是“一方面,過剩產能已成為制約中國經濟轉型的一大包袱;另一方面,中國的供給體系與需求側嚴重不配套,總體上是中低端產品過剩,高端產品供給不足。”

那麼最終的結論就是——

1、國家放任原材料上漲是第一步,通過基礎物價提升通貨膨脹率帶來低端製造業的優勝劣汰;

2、央媒宣傳電動車漲價,發出電動車行業供給側改革信號:再玩低價套路,中央格殺勿論!

3、以環保的名義讓優勢資源聚集到3-5家龍頭企業,一是國家好管理,二是收稅有保障,具體可以參考電池行業經歷過的幾番腥風血雨。

4、所以,電動車新國標充滿期待,但千萬別樂觀,小企業們未雨綢繆早做準備吧!

電動車行業需要低價,但要知名。不知名的小企業做低價只能成為被砍的對象,不是被改革的亂棒打死,就是被品牌們的套路玩死,或者被競爭者的頭套捂死,誰讓你是個藏在地底下的瞎子呢!

小企業如何改變才能逃出生天?

1、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和優勢所在,做大做強做專;

2、學會資源整合,利用身邊一切資源將品牌做大做強做專;

3、學會供給側改革,重新對供應商進行評估,放棄未來存在政策風險和經營風險的供應商;

4、渠道策略調整,具體參考“小品牌的終端逆襲:如何“傍”住大經銷商?”

5、找專業的品牌策劃公司和行業媒體進行品牌包裝策劃,內外齊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