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1種很輕的刑罰,但女子卻寧死不受此刑,因1種折磨比死還難受

問題:如何才能每天讀到這樣的故事?

我國古代是人治社會,統治階級為了鞏固統治,鎮壓威懾民眾,創造了種類繁雜的刑罰體系。商朝時期,相傳商紂王寵妃妲己就發明了炮烙之刑,慘絕人寰。夏商周時代,流傳下來的主要有五種酷刑:墨、劓、剕、 宮、大辟。一個比一個殘忍。

古代1種很輕的刑罰,但女子卻寧死不受此刑,因1種折磨比死還難受

今天要說的就是歷史久遠的墨刑,又稱為黥刑、黥面說白了就是在犯人的臉上刻上字。在臉上刻字,也就傷及皮膚,並沒有動到肢體,在受刑程度來說應該算是輕的。但是古人卻不這麼認為,尤其是古代女子,寧可被殺自盡也不願意受此刑。

我們知道古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損”的孝道觀念很強,墨刑雖然身體痛感不強,但是卻用臉上刻字的方式,毀損了父母授予的身體髮膚,給受刑者帶來無盡的心裡折磨和人身侮辱。可以說是最早最有名的侮辱刑了。

古代1種很輕的刑罰,但女子卻寧死不受此刑,因1種折磨比死還難受

秦漢時期,墨刑進一步發展,在受刑者面部用小刀先刻上字,再染上黑色,這樣讓受刑的印記更加明顯。這樣的話這個黑色的受刑之印字,將伴隨犯人一生,永遠不能去掉。

到了明清時代,墨刑施行工具發生了變化,不再用小刀刻之,而採用了針刺,痛感更小一些。而且對墨刑使用範圍進行規範。以往朝代使用墨刑比較普遍,幾乎適用於男女各種犯人。明清時期的墨刑,專門用於懲罰私自逃跑的奴婢,私逃奴婢被捉住後,經常是先施以鞭刑,再配合墨刑,此時主要作為逃跑奴婢的標記用了。

古代1種很輕的刑罰,但女子卻寧死不受此刑,因1種折磨比死還難受

墨刑施刑過程雖無太多痛感,但是在封建社會女性貞潔觀形成之後,這種侮辱刑無疑讓受刑女子無法見人、更無法逃脫自己內心的折磨,一些性情剛烈女子受刑後大多會選擇自殺,在她們看來死了也比一輩子帶著恥辱生活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