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能向小孩學到什麼?

我有一位父親,也同時是一位父親,最近過於忙於工作,過完父親節後才想到與父親一通電話,思緒上來,雖然父親節已過,還是想分享一篇關於父親的文章。

經常聽到長輩會對晚輩說:我吃的鹽比你走得路還長!這是在試圖保護,還是在試圖控制?

大人能向小孩學到什麼?

從孩子蹣跚學步,咿呀學語開始,所做的一切,老爸都是最好的觀察者。通常孩子最先學會叫的詞是“爸爸”,從7個月一直到1歲半,我一直享受這樣的獨有待遇。

我也一直在思考,孩子是如何學說話的?大腦是如何思考學習的?大點後性格會有怎樣的轉變?我一直以為我對他了如指掌,也自認為自己是一位較開明的父親,我為他做了個計劃表,期冀著他能按部就班去完成,那麼結果自然是,他好,我也好了。

顯然,事情不會這樣發展下去,最近,孩子開始對我有了明顯的牴觸,他厭煩我要求他完成的一系列計劃,開始頻頻躲閃我的目光,我們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可是,即使是這樣,我也還沒察覺到事情的嚴重性,直到接到老師的告狀電話。

我意識到孩子闖禍了,趕去輔導班,結果發現,孩子好好地站在旁邊,手裡還拿著兩本花花綠綠的書,只是一雙眼睛還是清亮的倔強的瞪著我,宣洩著他對我的不滿。

現實狠狠的抽了我想當然的育兒方式一巴掌,我一直以為,身為父親,我有責任去為孩子操更多心,而孩子也應當有義務在父親的庇護下成長,卻不曾想我們好像在越走越遠。在那之後,我與孩子一度陷入冷戰,孩子拒絕與我溝通,是倔脾氣,話更少了。

我意識到事情不能這樣發展下去,我開始到處找教育方面的專家尋求幫助,而朋友恰逢其時的給我推薦了一段演講,這段演講很好解答了現階段我的矛盾與迷茫,這也是接下來,我要為所有父母分享的。

大人能向小孩學到什麼?

TED演講“大人能向小孩學到什麼”

這個演講者是位1997年出生在美國的華裔女孩,Adora Svitak(中文名:鄒奇奇)。被稱為“世界上最聰明的女孩”、“美國文壇小巨人”;2歲半能讀寫簡單詞語,3歲半開始閱讀有章節的書籍;7歲時出版了長達33萬字的英文著作《飛揚的手指》,其中包含的300多篇故事大多以中世紀為背景,從古埃及寫到了文藝復興,文中透露的政治、宗教和教育見解,思想深刻,文思嚴謹;不到12歲,便在TED演講中侃侃而談,她在TED的演講值得所有與孩子打交道的成年人一看,她的成長經歷,父母親從小的家教方式,更值得深思。

儘管鄒奇奇的外表和其他同齡孩子沒啥兩樣,但她的知識和成就卻遠非同齡孩子可比。她用一個問題開場:“你上次被人說幼稚是什麼時候?

大人能向小孩學到什麼?

Adora Svitak(鄒奇奇)在TED演講

小孩經常會被人說成是幼稚,在他們每一次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做出不負責任的行為時。鄒奇奇不同意這個說法,幼稚這個現象,也很常在成年人身上看到,如這些事件: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世界大戰,總統。捫心自問,這些該歸咎於誰?是大人。

而現在,小孩做了些什麼? 安妮·弗蘭克(Anne Frank)對大屠殺強有力的敘述打動了數百萬人的心;魯比·布里奇斯(Ruby Bridges)為美國種族隔離的終結作出了貢獻;查理·辛普森(Charlie Simpson)騎自行車為海地募得 12萬英鎊。所以我們不應該再用這個歧視年齡的字眼,來批評那些不負責任和非理性思考的行為。

大人能向小孩學到什麼?

安妮·弗蘭克 (Anne Frank),生於德國法蘭克福的猶太女孩,二戰猶太人大屠殺中最著名的受害者之一,用13歲生日禮物日記本記錄下親歷二戰的《安妮日記》,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滅絕猶太人的著名見證。1999年入選《時代雜誌》“20世紀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100個人”,一顆編號為5535的小行星以她命名為“5535 Annefrank”。

話說回來,“誰說非理性思考一定不會為世界所需?”也許你以前有過宏大的計劃,但卻半途而廢,心想:這個不可能,或代價太高或算了吧,別人都不會這樣。其實,世界需要“童稚”的思維方式,因為它擁有著大膽、狂野以及樂天的特性,它意味著世界突破和繼續發展的動力。而這正是孩子們不怕的,也是孩子們擅長的。

“另一方面,我們小孩還對完美抱有希望。這是件好事,因為要將任何事情變為現實,你首先得心懷夢想。”鄒奇奇說道。

就以華盛頓州塔科馬玻璃博物館的“孩童玻璃設計”這門課為例子。在這堂課上,小孩子沒有被“玻璃”兩字給侷限住,也不會去想吹玻璃塑形有多難,他們只會去想些好創意。最後做出來的作品也是想象力十足。

大人能向小孩學到什麼?

塔科馬玻璃博物館

“孩子的先天的智慧堪比內行人的知識,其實小孩已經從大人身上學到很多了,我們也有很多想法要跟大人分享!”

大人和小孩之間應該彼此學習。然而現實卻並非如此,雙方彼此缺乏信任。不信任人,就會在他身上增加諸多限制。所以我們這些做父母的,似乎普遍地對小孩持限制性的態度,

從學校手冊裡的 “不能做這個”、“不能做那個” 到學校互聯網使用的各種限制性規定。 歷史告訴我們,當政體害怕統治失控時,它就會變得暴虐。雖然父母可能不會像獨裁政權一樣心狠手辣,但小孩在制定規則方面是幾乎沒有話語權的。大人應該要學著把小孩的願望也納入考量,否則,便將迎來孩子們各種無聲的抵制。

大人能向小孩學到什麼?

Adora Svitak(鄒奇奇)在UN演講

其實,比管制更可怕的,大人常常低估小孩的能力。

我們喜歡挑戰,但假如大人對我們期望很低的話,我們就會不思進取。 我自己的父母對我抱很高的期望。 當然,他們沒有讓我們立志成為醫生或律師諸如此類的,但我爸經常讀關於亞里斯多德和先鋒細菌鬥士的故事給我們聽,而其他小孩大多聽的是 《公車的輪子轉呀轉》。 其實我們也有聽這個,但《先鋒細菌鬥士》實在是比那個強多了。”

四歲的時候鄒奇奇就喜歡上寫作,六歲的時候,她的父母就給她買了臺裝有微軟Word軟件的個人手提電腦。正是用那個小手提電腦,鄒奇奇寫了300多篇短篇故事,並且都是想發表的作品。一個小孩想發表作品,這簡直是天方夜譚,但她的父母沒有嘲笑她,也沒有說等你長大點兒再說,而是給予足夠的支持。

大人能向小孩學到什麼?

但是很多出版社的回應讓人失望。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一個很大的兒童出版社說, 他們不跟兒童打交道。 兒童出版社不跟兒童打交道?這便是前面所說,孩子正遭受著大人們嚴重的低估,僅是因為年齡,這裡似乎涉及到了文化傳承,也就是說,此刻大人們對小孩子的態度,繼承了大人們還是孩子時,那時大人們對待他們的態度。

“小孩雖然好像比大人優秀,但小孩還是會長大,然後成為像你們一樣的大人,或是更超過你們。”世界之所以會進步,就是因為新的時代不斷成長髮展,並超越之前的年代,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不再處於黑暗時代。鄒奇奇最後呼喊:“一定要幫孩子們創造機會,父母們需要傾聽並向小孩學習,信任我們和對我們懷有更高的期望,好讓我們長大後能打敗你們。

大人能向小孩學到什麼?

這是我在TED以來第一次聽小孩演講,非常有趣。大人與小孩或許是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大人以為小孩子什麼也不懂,但是在小孩的眼裡他們實際是怎樣的?鄒奇奇娓娓道來,說明小孩並不像我們想的那麼幼稚,他們也有很多想法,也做出了一些大的有意義的事情。她呼籲大人要多聆聽小孩的想法,提高對他們的期望。不只小孩需要學習,大人也要從他們身上進行學習。她的闡述起碼在現場是得到很多認同的,從掌聲的熱烈程度可以感覺的出。

確實,小孩有自己的一套思想體系,有自己的思考靈活性。而我一直忽視了這一點,一直憑藉著父親的身份,以高姿態去教育孩子,告訴小孩很多規則:什麼好,什麼不好;什麼正確,什麼不正確;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而當他反對時,我卻很難認真起來,要麼則是:那是因為你幼稚,你不懂。

一直以來,我都沒有好好正是他的想法,更別談什麼支持了,殊不知這些正逐漸的消磨他的創造力。我想,大人應該要開始跟小孩學習了。返本還原,學習小孩的靈性思維,學習小孩的自然自在。

他們也是獨立平等的存在,應得到大人的尊重與平等交流對待,而這樣的相處方式,才最有利於孩子成長成才。

傾聽小孩、並對孩子們所期望的抱有熱情和支持以及足夠的自由度,他們才能不斷髮現自身價值,激發無限想象力。因為這個時代,孩子將帶領世界前進。

大人能向小孩學到什麼?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