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男生髮“羊癲瘋”七年,發病讓人淚目!

19岁男生发“羊癫疯”七年,发病让人泪目!

小夥子白白淨淨,打扮入時,是獨自去求醫的。

他自述已有7年癲癇病史:“醫生,我的病很嚴重,我要求做手術!”

然而,通過詳細瞭解病史及住院觀察,郭醫生卻覺得小夥子的病情有些蹊蹺。

只要一抽搐 爸爸就回老家照顧

小夥子姓張(化名),安徽人。

很小的時候,他父母就離家到杭州來打工了,爸爸跑運輸,一年也就回老家一兩次,小張是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

可是,後來小張的“癲癇”越發越頻繁,換各種藥吃也不管用,讀書也沒法好好讀。

小張一發作,他爸爸就會放下工作趕回老家照顧兒子。

這個時候小張家的條件已經很不錯了,爸爸跑運輸一年能掙不少錢。

後來,小張要求爸爸把他帶來杭州治病。

發病時間似乎可以自己控制

醫生一到面前,他就能發作

小張入院後,郭誼醫生髮現,他的症狀和別的癲癇患者不大一樣——

典型的癲癇大發作的時候,病人是完全喪失意識的,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也不能回憶發作的過程。其它還會有眼睛上翻、牙關緊閉、全身抽搐、大小便失禁、舌頭被咬傷等症狀,一般發作起來也就一兩分鐘。

小張的“癲癇”發作時,意識是清醒的,他能知道周圍發生的事,只是自己無法去回應。而且小張“癲癇”發作時間達幾分鐘到幾十分鐘。

更令郭誼感到奇怪的是,癲癇病人通常無法控制自己什麼時候發病,可小張的“癲癇”發病時間似乎可以由他自己控制:“他平時跟正常人一樣在病房裡逛來逛去,到了我上班、下班的時候,或者一群專家給他會診的時候,他就發作得特別厲害,好像表演給我們看似的

。”

郭醫生反覆觀察症狀,確定小張得的並非是癲癇,倒很有可能是癔症。

困擾小周7年的“癲癇”,竟然被治好了。

他為什麼會發癔症?

那麼,為什麼小張會發癔症呢?

醫生認為,除了小張本身性格因素外,這和小張童年長期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見不到父母有很大關係。心理發展有可能不健全。

“隔代代養,老人能照顧好小孩的吃穿就已經很不錯了,在孩子的性格培養上是可能會有欠缺的,也沒有精力再注意到這一塊。從我們大量臨床來看,留守兒童本身心理發展有可能不健全,和一般正常家庭的孩子比,他們中部分人心理可能不夠成熟,哪怕成人了,也會用很幼稚的方式來獲取幫助。”

比如小張,他的癔症發作,很可能就是心理上渴望得到父親的關注,得到他人的關注,然後不自覺的以抽搐、暈倒等方式表現出來。而他發病時,周圍人確實會對他更加關注,導致了他的癔症更為頻繁的發作。

“對於小張來說,從小缺少父愛母愛,也沒有人引導他該如何正確與人相處,現在他已經成年了,心理發育基本已經定型,現在再進行修正個性就會顯得難度很大。這是他父母現在用再多的金錢也無法彌補的。”

醫生說,癔症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內心衝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於易病個體引起的精神障礙。該病患者會把心理衝突轉換為身體上的不適,比如說身體會感到各種疼痛、會抽搐等等。

被忽略的孩子 大腦往往會萎縮

浙江大學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系教授包愛民,也關注過父母不在身邊的兒童的大腦發育問題。

她在一次演講中給大家演示過一張圖(詳見下圖)。

19岁男生发“羊癫疯”七年,发病让人泪目!

圖的左邊是一個正常的3歲孩子的大腦成像,右邊是一個受到了極度忽略的同齡孩子的。從對比中可以看出,被忽略的孩子的大腦要小很多,而且腦室(大腦中的空隙)有明顯擴大,這都是因為被忽略孩子的腦實質萎縮得厲害,所以會有空間空出來。

大腦萎縮會導致腦部疾病,包括一些異常的人格發生,而且像這樣的創傷是伴隨著餘生的。

包愛民教授說,人在出生後需要一個對孩子的大腦富於刺激的、溫暖的環境,不能忽視孩子的大腦發育。對孩子忽略或者虐待,都會對其大腦造成終身性的影響,即使將來對孩子進行補償也是徒勞的。

我們經常呼籲,父母到異地去工作的,孩子最好能帶在身邊,不要讓他們做留守兒童。因為只要是孩子跟著父母,父母出於對孩子的愛多多少少不會忽略他;但如果父母把孩子放在身後的家鄉,除非是有人很好地照看他,對他進行關愛和教育,否則這樣的孩子的大腦很可能無法進行正常的發育。當他們成長起來以後,會發生各類大腦疾病,父母也會因此而後悔吧。”

19岁男生发“羊癫疯”七年,发病让人泪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