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心如捧巨無霸粽過端午,易烊千璽紙鶴粽別樣詩意

林心如捧巨無霸粽過端午,易烊千璽紙鶴粽別樣詩意

今天是端午節,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被稱為“龍日節、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習俗主要有扒龍船與食粽子。包粽子,吃粽子是這個節日全國各地都會有的一個習俗,其他各個地方還有各自的很多不一樣的風俗,最普遍的有掛香包,採艾葉,划龍舟,等等。關於端午節的起源一直以來都很多種說法,眾說紛紜,幾年前,韓國也曾一度參與到端午節的議論中。雖傳說版本很多,最多的是關於屈原的。但由於歷史記載的真憑實據太少,所有關於端午節到底起源與何時,又到底是為了紀念誰,至今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林心如捧巨無霸粽過端午,易烊千璽紙鶴粽別樣詩意

端午節,明星的想法更特別。易烊千璽讓我們又看到了他的一項才藝,手工。好精緻的紙鶴粽。很有心,很特別。加上一身古裝的造型,一把清風扇。很有詩意,清風兩字應該也是易烊千璽親筆所寫。易烊千璽的樣貌,氣質,才華。活脫脫一個現代的屈原。

林心如捧巨無霸粽過端午,易烊千璽紙鶴粽別樣詩意

屈原(約公元前339年—約公元前278年),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相傳,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自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隨後父老鄉親爭相划船尋找。但始終未果。為了寄託哀思,當地百姓逐漸將其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於是又有了後來的吃粽子習俗。

林心如捧巨無霸粽過端午,易烊千璽紙鶴粽別樣詩意

林心如的這個就很有趣了,一個巨無霸粽子抱枕。好可愛。這麼大,怪不得網友說到明年也吃不完。林心如每天靠著這樣的抱枕,不知道會是一個怎樣的心情。會不會哪天餓的實在忍不住了,直接上去就是一口。咬上去不僅軟軟的,還有一個濃濃的棉花糖的味道。

林心如捧巨無霸粽過端午,易烊千璽紙鶴粽別樣詩意

劉濤的更可愛,直接來兩個糖畫,一條魚,一朵花,雖然不是粽子,與今天無關,但也是我國的一項傳統。近年來特別火爆,流行。尤其是非常受小朋友的喜愛。但這個在南方很少見,如果劉濤把他們帶回家,她的孩子們也一定會特別開心。

林心如捧巨無霸粽過端午,易烊千璽紙鶴粽別樣詩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