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战略地位 便利市民出行

我市加快构建“立体交通”“民生交通”

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交通强国”战略的历史机遇,按照有利于产业发展、有利于民生改善、有利于便捷出行的原则,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立体交通”、“民生交通”,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提升了东营战略地位,更为东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我市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34.6亿元。截至目前,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9207.2公里,人均公路密度49.5公里/万人,列全省第一;建设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836公里,列全省第三;全年东营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418.25万吨,连续6年年均增长超过25%,增速列全省港口第一;东营胜利机场成为继西安阎良之后国内第二个满足C919国产大飞机试飞的专用机场;创新危化品运输安全监管模式,工作走在了全省、全国前列。我市把改善农村交通出行条件作为打造“民生交通”的重要内容,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320.1公里,所有乡镇(街道)和建制村全部通上柏油路,具备条件的1776个建制村全部通客车、公交车或预约车,到今年年底,五个县区将全部建成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我市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更新公交车336台,新建公交候车亭349个;建成公共自行车站点215个、投放公共自行车4560辆,中心城投放共享单车2万辆、共享电单车3000辆。

今年,我市将积极面对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和全市人民的热切期盼,着力解决对外交通不顺畅、内部路网不完善、运输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推动铁路建设实现大突破、公路建设大提速、港口建设大跨越、民航事业大腾飞、管道运输大贯通。

在铁路建设方面,我市将加快推动济南——— 滨州——— 东营高铁,天津——— 东营———潍坊高铁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实现东营人的“高铁梦”;黄大铁路年底完成铺轨;东营港疏港铁路年内完成路基、桥梁、轨道等工程,明年底投入使用,沿途建设部分铁路物流园区,通过德龙烟铁路、黄大铁路和全国铁路网相连,实现海铁联运,为东营港和高端石化基地建设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尽快建设现代化客运中心及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东营南站枢纽站。

公路建设方面,我市将争取长深高速广饶至高青段2019年建成通车,长深高速西延至济南高速公路早日开工建设,打通我市到济南的最便捷高速通道;启动东青高速东营至青州段改扩建工程,实现东城50分钟达到青州高铁站。骨干道路庐山路南延今年部分路段通车,力争明年全线通车;河广大道今年全面开工;南二路西延、疏港高速连接线明年开工;S507董集至利津黄河大桥段改建明年9月底完工;G228丹东线东营段争取尽快完成手续办理。这些项目建成后,市域内将形成“六纵七横一环”的路网体系。农村公路将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自今年起至2020年,投资45亿元,新建改造农村公路810公里,养护大中修农村公路1510公里,改造危桥33座,建设客运站点272个。力争到2020年,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万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