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版畫變成了刀法、製作的比賽,缺乏真正的內涵——李煥民

現在版畫變成了刀法、製作的比賽,缺乏真正的內涵——李煥民

李煥民

現在版畫變成了刀法、製作的比賽,缺乏真正的內涵——李煥民

《風》

李煥民先生著一身黑白對比強烈的服裝,像極了他的版畫藝術,鮮明而有力。他的個人展正在關山月美術館展出,30幅作品包括作者1957年到2006年半個世紀以來創作的代表作,而且部分版畫作品還附帶展出了草圖和素描作品。

現在版畫變成了刀法、製作的比賽,缺乏真正的內涵——李煥民

《送別》

現在版畫變成了刀法、製作的比賽,缺乏真正的內涵——李煥民

《攻讀》

現在版畫變成了刀法、製作的比賽,缺乏真正的內涵——李煥民

《馴馬手》

《初踏黃金路》、《藏族女孩》、《馴馬手》等,30多年前,這些頻頻出現在報章雜誌上的版畫作品,是每一個老百姓都非常熟悉的作品。如果說新中國成立後和改革開放以來的版畫反映了中國的一個藝術時代,李煥民則當之無愧地是那個時代的一個標誌。從李煥民畫展中,我們可以看到他50多年來創作的變化歷程。每一幅畫旁邊都有他的寫生作品和草圖,這些在經過醞釀積累後成為作品,有的甚至經過了幾十年的創作時間。

李煥民說,有些事情發生在二三十年前,它們一直留在腦海中。他認為,一件能打動人的作品,不是靠道聽途說和旅遊式的記錄。畫家必須要建立起自己完整的思想庫,需要融入藝術家的思想和對生活的感悟。敦煌壁畫中的“反彈琵琶”形象,是要經過多少年才能創造出來的形象呀!“畫家的任務就是給你的思想找到形式,這個過程是很難的,需要反覆實踐和實驗。”

現在版畫變成了刀法、製作的比賽,缺乏真正的內涵——李煥民

《紅軍過草地》

李煥民因此形成了一個創作習慣,他總是把寫生的作品存著,這些都構成了他的形象庫,然後他在腦子裡不斷構思如何去創作,等待搜索到最合適的形式時,他才把作品完成。所以,他總是珍藏著幾百張草圖。

現在版畫變成了刀法、製作的比賽,缺乏真正的內涵——李煥民

《換了人間》

作品《換了人間》正是畫家歷時14年創作的一件作品。畫中形象最初的雛形是《被挖掉眼睛的農奴》,創作於1965年。“這件作品的構思是我在藏族地區時所見的,帳篷裡的老人認真傾聽孩子們讀書的感人表情。那時我正給這位老人畫像,外面忽然傳來孩子們讀書的聲音。老人側過頭來,動情地說:‘孩子們讀書的聲音是最好聽的聲音’。這激發了我的創作靈感。1979年,我才最終將這幅作品完成了。”作品通過對被挖去雙眼的農奴傾聽孩子讀書場景的刻畫,表現了翻身後藏族群眾的生活狀態和精神風貌。

現在版畫變成了刀法、製作的比賽,缺乏真正的內涵——李煥民

《高原之母》

《高原之母》被人們認為是一件很富有藝術表達的作品。看過的觀眾都會說,它其實是件很概念化的作品,像極了埃及的獅身人面像。這是改革開放之後創作的,表現藏族老人在搖經。這幅作品從寫生到成為作品也經歷了20年的時間。“在西藏,我常看到漫無邊際的草原上,有老人會在湖邊唸經,一念就是一整天。我那時不太理解他們的行為。後來讀到了不少西藏和佛教的書,逐漸瞭解了西藏,也理解了他們唸經是在和大自然對話,他們有著豐富的精神世界。”

“當時如果畫風景,說你畫地圖;如果畫人,說你畫走了靈魂。”李煥民說。他幾乎每天都寫創作日記,剛進藏的那幾年,因為沒法融入到藏族群眾的生活中去,有時會在日記上發些牢騷。晚上騎著馬,他到了一個寨子裡想找地方住。原先整個寨子還都通亮著酥油燈。可當他一敲門,整個村寨的燈立刻就滅了。於是,他只能到村外生活了。當天,李煥民在他的日記裡無奈地寫著:“我揹負著幸福的種子,走到你的門前…”。

面對版畫的現狀,李煥民說:“其實,中國版畫在創作上有很好的傳統,就是要走到人民中去,現在的版畫變成了小圈子的藝術,越來越讓人看不懂,變成了刀法的比賽、製作的比賽,缺乏真正的內涵。中國版畫能夠繼承傳統,走出象牙塔,比如關注農民工的生存狀況、孩子們的上學問題,這些現實題材都應該去刻畫和表現。”

現在版畫變成了刀法、製作的比賽,缺乏真正的內涵——李煥民

現在版畫變成了刀法、製作的比賽,缺乏真正的內涵——李煥民

現在版畫變成了刀法、製作的比賽,缺乏真正的內涵——李煥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