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略過人的諸葛亮,卻犯了三個致命錯誤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更是竭力輔佐先主劉備和後主劉禪,成了蜀漢王朝的開拓者和守護者,用一生寫就了一座不可翻越的歷史豐碑。但是,諸葛亮也有三個悲哀,那就是錯怪魏延、戰略失誤和大權獨攬。

謀略過人的諸葛亮,卻犯了三個致命錯誤

一、錯怪魏延

魏延自從在長沙郡殺了長官韓玄,打開城門,迎了關羽後,本來是一大功臣,卻一直不被忠心不二的諸葛亮所容。若不是劉備憐惜人才、苦苦求情,魏延當時就被殺了。當時,由於蜀漢陣營人才濟濟,諸葛亮愈加邊緣化魏延。劉備死後,諸葛亮還是堅信自己的錯誤判斷,更加不信任魏延,處處提防魏延,更不採納魏延的任何建議,委實錯怪了忠心耿耿、武藝精湛的大將魏延。在南征和北伐的路上,諸葛亮苦於蜀漢無人,只把魏延當作一名將領隨軍,而不委以重任,對其的信任更不如後來叛魏降蜀漢的姜維,可見諸葛亮用人有失偏頗,沒有王者風範,遠遠不如用人不疑的梟雄曹操和孫權。這應該也是蜀漢後期出現“蜀漢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主要原因吧!

謀略過人的諸葛亮,卻犯了三個致命錯誤

二、戰略失誤

諸葛亮在劉備三顧茅廬之時,就制定了錯誤的戰略方針,取得西川后派一上將軍出荊襄。殊不知,蜀漢陣營勢單力薄,根本無暇同時在兩個方向開展戰略行動。更可怕的是,此一時彼一時,此時的中華大地還有曹操和孫權兩大梟雄率領的陣營虎視眈眈,完全可以碾壓當時鋒芒畢露的劉備陣營。果不其然,在大將關羽後來依計出荊襄、被東吳和曹魏夾擊之時,蜀漢陣營由於在漢中防範曹魏政權,無暇顧及關羽的安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關羽被殺。自此,蜀漢陣營的地位一落千丈,再也不復昔日的輝煌!所以,做任何事情,你要先制定好戰略,因為戰略的正確是很關鍵的,遠比戰術的正確。

謀略過人的諸葛亮,卻犯了三個致命錯誤

三、大權獨攬

由於深知蜀漢陣營創業艱難,所以諸葛亮大權獨攬、事必躬親,生怕手下的大臣出了什麼簍子。在蜀漢北伐的途中,司馬懿問了蜀漢使節諸葛亮的一些情況後,就說諸葛亮連軍營的小事都要過問,早晚會被累死。果然,諸葛亮英年早逝,病逝於五丈原的軍營中,空留下蜀漢偌大的一個爛攤子。所以,管理者尤其是創業者要把諸葛亮當好“榜樣”,在任何時候都要懂得適度放權,集中精力做大事,不要再走諸葛亮的老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