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87版《紅樓夢》相比,為何《新版紅樓夢》飽受詬病?

周億軒

87版的紅樓夢可以說是一部百看不厭的經典之作了,無論是劇中人物、造型、臺詞、景緻都是經過了細緻的考究,所呈現出來的效果自然不一般,所有演員的亮相及表演都給人一種人從書中的來的感覺。相較於此,新版紅樓夢則顯得用力過猛,先從人物的選角上來說,老闆紅樓夢中林妹妹的扮演者陳曉旭,打從第一眼看到就有一種弱柳扶風的感覺,說話輕柔,走路輕輕,像極了畫中仙。

而新版紅樓夢中林黛玉的飾演者蔣夢婕,則給人一種身體健壯,面色紅潤的感覺,完全沒了林妹妹羸弱的氣質。



少年賈寶玉由於小彤飾演,可是過於孩子氣的長相,你還能看出他是林黛玉的哥哥嗎?

書中對寶釵的形容是這樣的“真是眼如水杏,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 張莉所扮演的寶釵像極了這樣的描述,而李沁則缺少了這樣的韻味。


再者就是新版紅樓夢中人物的整體造型,頭部裝飾整個是選用了京劇中的銅錢造型,第一眼看上去真的有一種唱大戲的感覺,這種戲劇式的造型,在眾多古裝劇中算是一種突破,但就觀眾的接受度來看,還是偏低。

配樂對於一部電視劇來說也是相當重要,記得老闆紅樓夢中的主題曲《枉凝眉》“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曲調一出自入仙境。而新版紅樓夢則缺少這樣意境的旋律,難免讓人遺忘。

綜上,人們在判斷一部翻拍電視劇成功與否的第一認知便是人物的匹配程度,其次才是劇情、畫面、音樂等等要素,現在的翻拍電視劇,難以複製人們的情懷再加上種種現實客觀因素,成功的幾率便大大減弱了。


曉娛

作為一個痴迷紅樓夢十二年的人,我覺得我想說的有很多。

紅樓夢小說我讀了至少六遍吧,87版我完整的看了,新版紅樓夢我看了大量片段。我主觀的說說個人想法

1、造型

新紅樓開拍的時候,大約是我剛剛對紅樓夢入迷的時候,有天有人跟我說,你有沒有看那個定妝照,銅錢頭,很醜。

我當時第一反應是,銅錢頭是戲曲扮相,其實也是很有韻味的,怎麼可以說醜呢?我還和人家辯駁,結果看了定妝照之後,我承認自己打臉了,電視劇畢竟是電視劇,他不是戲曲。戲曲裡說三五步走遍天下,二三人百萬雄兵。他是用一種比較抽象的東西,去演繹一種情景,在濃墨重彩之下,有其深刻的寓意。但是電視劇需要模擬很真實的生活環境,雖然曹公筆下沒有寫出朝代背景,但紅樓夢畢竟是一部描寫生活的小說,縱觀國朝二千年,沒有任何一個朝代有這樣的髮飾!崑曲扮相雖然從藝術角度來說是具備韻味的,但電視劇不是戲曲,古代生活雖然離現代社會遙遠,但他日常生活絕不會粉墨登場,脫離現實。崑曲扮相不為廣大人民所接受,導演和造型師可以說我們人民群眾理解不了她的美,可絕大部分人不能接受,就說明當初製作方的審美已經脫離了群眾,即便你標榜藝術性,脫離群眾的藝術性有什麼意義?

再者,造型脫離了小說中的社會背景。儘管紅樓夢是架空小說,沒有明顯的社會年代,但封建社會的意識形態是不可能因為朝代模糊而可以被忽略的。戲子,在封建社會是下九流的存在,紅樓夢所描述的四大家族,是上流社會,他們對戲子的態度很顯然,林黛玉因為史湘雲開玩笑說她像戲子齡官,於是生氣了。很多人說林黛玉小心眼,那是沒有把那句話放到當時的社會背景中去,用名門淑女和戲子做對比,這是莫大的侮辱了。那麼在新版紅樓夢中,在這個上流階層的故事中,每個人頂著銅錢頭,是不是一種莫大的諷刺?林妹妹自己就是一副戲曲扮相,還嫌惡史湘雲說她像戲子?

背離了原著的精神狀態,忽略了封建社會的意識形態。你叫大家怎麼接受這個銅錢頭?

2、大量旁白

我很驚訝為什麼很多地方都有旁白,我還是想再說一次,這是電視劇,需要用鏡頭和畫面來講述故事,而不是單純的靠背景音。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不是你講講我是在尊重原著就能抹殺掉的。

電視劇是生活化的,不是一種抽象的表現形式。他需要把小說中的情景再現給觀眾,方便很多沒有看書,或者不足以去了解原著思想、原著精髓的人去領略這個故事。如果像是紀錄片一樣,有的地方一筆帶過,搞成一個局外人在講故事,我們為什麼不去聽有聲小說?我們為什麼不去看原著?我們看電視劇就是因為他有聲音有畫面,人物有表情的在演繹故事,鏡頭折射出不能用語言形容的部分,在重要的地方會配以音樂,增加劇情所需要的東西。

這一點我覺得新拍的水滸傳就做的很好,很多地方,他將原文同時附著在畫面上。原著黨對照著原文,看著畫面,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那是因為原著寫的非常好,一字千金,改不了的。改一個字,情景,人物的情緒狀態就不一樣了。

那麼新版紅樓夢呢?大量的畫外音居然是在交代故事背景?為什麼不用畫面拍出來呢?就為了省那麼一兩個鏡頭?

好,你可以說,這是一個以夢的方式,夢的手法拍攝的故事,故事本身就站在第三角度來講述的。你是在給我們講故事。那麼,我能問問,你作為一個講故事的人,能把故事講得生動點嗎?平白的敘述,照念原文,省時省力,是不是?如果這是一部電影,120分鐘,你這樣講述,末了還來一段總結性質的,揭露性質的喟嘆,那藝術手法很棒。可這是電視劇,連續劇和電影能一樣嗎?

我們是在看電視,不是在聽電視。我寧願去聽廣播劇,有聲小說現在也可以做出情景效果了。旁白的魅力在哪裡?

你說紅樓夢背景太複雜,人物太多,87版沒有旁白照樣把故事講清楚了,你說為什麼?

3、角色

這個我已經不想再說了,已經被大家抨擊了一遍又一遍。

胖黛玉瘦寶釵小寶玉,主角三人沒有一個給我從原著中走出來的感覺,嘴甜心苦兩面三刀的王熙鳳居然如此沒有氣場,賈母尖嘴猴腮一副刻薄相,王夫人老的比得上賈母了,更不要說風流倜儻的秦鍾堪稱路人,龍駒鳳雛的北靜王彷彿來自卜世仁家,黛玉之父林如海,那是世代列侯,書香門第,高中探花,巡鹽御史,女兒是世外仙姝,父親長得慘不忍睹····我已經無心再說下去了。。。

這是秦鍾和寶玉。。。

這是北靜王。。。

這是林如海。。。。

有人說87版使得很多角色定型了,所以新版不能深入人心,那麼我想問問大家看沒看過小戲骨?那幾個小女孩子什麼模樣?氣質太好了,年齡和書中也差不多,真的一種從書裡走出來的感覺。特別是演王熙鳳的那個小姑娘,我覺得比鄧婕都要出色,眼珠子太靈動了。新版紅樓夢在選角上有小戲骨那麼穩妥嗎?背後是不是有黑幕?海選出來這樣的寶黛釵?

4、演技

這個真的是硬傷,有很多對比的視頻大家可以自己去看,背書一樣的對白,人物情感呢?每個演員把自己的角色都沒有吃透就上臺表演,這不是一部馬桶臺的肥皂劇,這是四大名著之一,這是難得的經典之作,不瞭解故事背景,不走近人物內心世界,就開始表演。

說得最狠的是蔣黛玉,走路,鍁簾子,喝茶,擦眼淚,歪在塌上,她這些細節不敢和陳黛玉比,甚至不敢和小戲骨小黛玉比。這是演員的問題,更是導演的問題,黛玉是大家閨秀,名門淑女,她的儀態,她的氣質,就是這樣?你叫人怎麼看?

姚笛的王熙鳳,她每次的乾笑,叫人毛骨悚然。說到這裡忽然想起一個問題,有的時候,莫名其妙丫鬟僕婦們跟著一起笑,我都不知道在笑什麼。笑的人不舒服,莫名其妙的在笑,感覺不到一點可笑的地方。榮國府是鐘鳴鼎食之家啊,雖然老祖宗愛熱鬧,但大部分時候都是斂聲閉氣,大家族有大家族的規矩,豪門大族拍出小門小戶的感覺,我也是不想說什麼了。

5、配樂

新版紅樓夢的配樂大家喜歡嗎?詠歎調似的音樂,夾雜著西洋風格,這是我們中國的古典小說,我不明白為什麼要使用外國的風格。還有崑曲咿咿呀呀的唱腔,交織在一起,很努力的織造一個悠遠的夢境效果。說好聽點叫做中西合璧,說難聽點叫土洋結合。

那些竭力誇讚這種音樂不錯的筒子們,摸著你的良心告訴我,你經常聽原聲大碟嗎?每一首都願意單曲循環嗎?這部電視劇有沒有一首音樂家喻戶曉,萬人傳唱呢?

87版為什麼有?為什麼每一首曲子我都單曲循環無數次,我甚至能哼唱。我覺得一部電視劇的成功,就在於他有沒有一首令人傳唱的曲子。四大名著不必說,就說說別的,上海灘,千年等一回,你對我說永遠永遠永遠,笑你我枉花光心計,今年的涼涼月色為你思念成河。新版有嗎?或者哪首插曲被人反覆使用了?哪首插曲的點擊量下載量飆升榜單?有嗎?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不會唱也會哼哼吧?王立平老師寫完曲子一直沉浸在曲子的哀傷之中不能自拔,還有誰用自己的情感去創作?

6、漂移鏡頭

我真的不懂這個漂移鏡頭,刷的一下快進,刷的一下左轉。加上奇怪的配樂,讓我感覺在看恐怖片。

我理解的是,導演一直把這故事當一個夢去拍了,所以想方設法在表現夢的離奇,扭曲,陰沉和壓抑。可叫紅樓夢,他不是一個人某一天晚上做的七零八落的夢啊,他是人生如夢,是黃粱一夢,夢中如同現實一樣經歷一番悲歡,恍然大悟的那種感慨。

這個鏡頭叫我很不舒服,而且有這種感覺的不是我一個。

7、貼近通行版

很多人喜歡和我犟,跟我講,87版篡改原著,新版是按著原著拍的,87版連一僧一道那些都沒拍,新版都拍了,完完整整,一字不落。

我想說,既然是電視劇,在拍攝的時候,絕不是說就按著書去拍了,他肯定是有改動的,該補充的補充,該刪掉的刪掉,按著原著一字不落的拍,要編劇做什麼?

再說原著,曹公原著完結了嗎?我只認前八十回,你跟我講按原著拍?後四十回是續書,反正不是曹公寫的,那能叫原著?通行版雖然說確實續的不錯,大致符合曹公大綱。可蘭桂齊芳什麼意思?不是說好的一片白茫茫的大地真乾淨麼?還好意思抓著原著這一點來給新版洗白了?

黛玉的確是質本潔來還潔去的,但非要一個胳膊垂下效法名畫馬拉之死嗎?欺負有些筒子不喜歡看外國畫作是不是?

8、大浪淘沙

不得說新版也有不錯的地方,很多景選的不錯,光和影的運用也很叫人耳目一新。但我想說一句:大浪淘沙,留到最後的才是經典。

李少紅導演信誓旦旦的說新版是拍給90後看的,我這個90後怎麼就是喜歡上個世紀的東西?

還有很多人說一些人不能理解新紅樓,是因為整部劇理念非常超前,像很多作品,剛剛出來被人罵的一無是處,後來也成為了經典。

那麼我忍不住又要問了,新版紅樓夢是2010年拍的吧,現在已經是2017年了,整整七年,他仍然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可,每次一搬出來,除了各種批判,還是批判,我無數次想徹頭徹尾的看,但總是沒辦法看下去,人物,音樂,演技,旁白,甚至於服裝道具···總讓人無言以對。

我認為,一部好的作品,特別是電視劇,一定是廣大的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大家喜歡看,大家愛看,看了一遍還想看第二遍,甚至第三遍第四遍,這部電視劇就成功了。所以去看看那些重播率很高的電視劇,都是製作很好,很成功很耐看的。央視版四大名著都是如此,還有一些經典的歷史劇武俠劇。我想問,新版的重播率在哪裡?你看過還想再看嗎?

還有人罵87版妝容太厚,道具廉價,畫質太渣。這是時代的侷限性,如果新版在這方面也比87版差的話,請問二十多年我們天天說經濟發展,發展到狗肚子上去了?

還有那些說演技的,別扯87版了,小戲骨都能打臉。

87版固然存在問題,但絕不是和新版紅樓夢對比就能比出來的。

我認為新版紅樓夢作為普通電視劇是不合格的,更因為他翻拍的是名著,是文學經典,所以更需要苛刻的眼光和要求。觀眾對他的批判讓我感到非常欣慰,我覺得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我們的審美還在,我們對文學藝術的追求沒有隨著社會浮躁而變得功利,我們眼中看到的美就是美,不美就是不美,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我們迫切的呼喚真正有價值的作品出現,我們對文學作品仍然保存在一顆赤子之心。

期待有更好的團隊重新演繹紅樓夢,去除掉功利性,去除掉那些譁眾取寵,脫離群眾的現象,從而使作品真正的走進每一個人的心裡。

以上是我的主觀看法,謝謝大家批評!

------------丸-----------

文:祁門小謝


祁門小謝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甚至整個中國文學史上的巔峰之作,自從問世以來就倍受追捧,1924年,京劇大師梅蘭芳首先將《紅樓夢》的故事搬上銀幕,至今已有數十部《紅樓夢》影視作品出現,其中最為廣大觀眾熟知的便是八七版《紅樓夢》和二○一○版《紅樓夢》了,只不過一個已登神壇,另一個從播出甚至從當初一○版《紅樓夢》的全國海選到開機直至最終呈現在觀眾面前,爭議聲就沒斷過!可謂盛況空前、罵聲不止!那麼為什麼相比八七版《紅樓夢》,一○版《紅樓夢》如此飽受詬病呢?記得當年八七版《紅樓夢》為了更好的表現原著風貌,放棄了選擇當時一線明星的想法,而在全國範圍內搞了一個選秀,選了一批年輕的或專業或業餘及來自各行各業的俊男靚女,進行了為期六個月的兩期陪訓,並請當時著名紅學家去講座。事實證明這一選擇的正確。那麼一○版《紅樓夢》乾脆搞了一個全球海選新版《紅夢夢中人》的選秀,其中種種內情,這裡我就不一一細述,盡在不言中吧。一○版《紅樓夢》從開拍就爭議不斷,筆者總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造型

這是新版《紅樓夢》定妝照。記得當年這定妝照一出,立即引起廣大觀眾的強烈不滿。有人解釋說,這是因為曹雪芹生活的時代,崑曲即是當時的流行音樂,所以演員要用額妝“片子頭”。可這妝頭不妝臉就註定是"丟臉"的,但是新版《紅樓夢》導演李少紅固執己見,堅持額妝“片子頭”。說只有這樣才能表現出《紅樓》的美侖美奐的意境來。不過我們可以對比一下真正的崑曲造型

這是崑曲《紅樓夢》劇照。差距挺大吧,這才是真正的美侖美奐呢!再看新版《紅樓夢》的演員就像沒化完妝就倉促上臺一樣,那麼彆扭、難看!或許是簡裝版崑曲《紅樓夢》也未可知,哈哈哈。崑曲的額妝很誇張,只有搭配舞臺上的濃妝面容才合適,才能體現李少紅所要表現的“美侖美奐”的舞臺劇效果。再說新版《紅樓夢》的化妝,眉毛太淡,不仔細看還以為沒眉毛呢!比如下圖
中國人面部起伏不像白種人黑種人那麼明顯,眉毛再那麼淡,愈顯面部平坦了。再看看八七版的畫妝風格

其實八七版《紅樓夢》的化妝如按現在觀眾審美習慣,或覺似乎妝容有些濃了,但畢竟時代在進步嘛,當時我母親還是用12英吋黑白電視機觀看《紅樓夢》呢!而如今我是用最普通的智能手機對比各版紅樓之間的差異。科技在發展呀!

音樂


電視劇是視聽藝術,不能沒有音樂,新版《紅樓夢》另一個讓觀眾不滿的方面就是音樂了,太過陰森、詭異,西洋、電子、西洋歌劇風、日本古典樂,濃濃的國際現代混搭風,中國音樂風格倒未怎麼表現。背景音樂中夾雜著淒厲女聲浪笑和呻吟中隱約聽到的斷斷續續崑曲唸白和戲曲鼓點也就算是中國民族風了!我有個敬重的前輩是戲迷,表示非常喜歡《新紅》音樂之崑曲風格,我就笑她得如何從《新紅》音樂中抽絲剝繭,剔除雜質,想象她欣賞新紅音樂時的狼狽像,我都忍不住笑,哈哈哈(ಡωಡ)hiahiahia那麼八七版《紅樓夢》的音樂是由著名的音樂家王立平創作,整個紅樓音樂中沒有西洋樂器,一水的民族樂器。歌曲演唱者是民族唱法女高音歌唱家陳力。《紅樓夢》播出後,其音樂套曲深受觀眾喜愛,差不多每年一場專場音樂會。被公認為音樂經典!

演員


一部電視劇最重要的是演員,新版《紅樓夢》寶黛釵劇照
面如中秋之月,色若春曉之花的寶哥哥變成一個尖嘴猴腮、獐頭鼠目的小毛孩。並且還再管一成年女子叫妹妹,弄得人尷尬症都犯了。再看這“林妹妹”,薄面微腮的林黛玉變成了一臉橫肉的胖阿姨。據瞭解,這黛玉扮演者竟比寶哥哥大了足足五歲,比寶姐姐還大一歲,說什麼新版演員年齡更接近原著,演員年紀要大一起大,要小一起小才是呀!再說這“寶姐姐”,原著說的面如銀盆、眼似水杏,一張圓胖臉變成了寡淡少肉的方臉。再看八七版《紅樓夢》的寶黛釵



差距不要太大喲!什麼叫像從書中走出的人物,這才叫形神兼備!再看賈府“三春”新舊對比
上面八七版“三春”就如原著描寫的那樣:迎春溫厚木訥、探春凌厲、惜春尚小。再看新版“三春”,迎春活潑靈氣、探春面囧、本該年紀尚小的惜春竟比倆姐姐發育的都成熟。

演技


再說《新紅》演員演技其實很差,一個個跟小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似的,還沒什麼感情色彩,頂多小學三年級水平!比如“寶釵借扇語帶雙敲”一回,原著明明是寶釵大怒,並譏諷二玉,被新版的寶釵全程無變化語調把臺詞唸完,表情、眼神平淡如水,這“課文”還背得不溜哇!《新紅》中有許多所謂“老戲骨”,據說指望他們撐著這戲塌不了,可是你整一臺灣腔的王夫人,年齡看上去比演她婆婆賈母的演員都老,與寶玉扮演者站在一起倒不像是母子倆而更像是祖孫倆。


旁白


要說新紅最氣人的就是旁白了,從始至終的旁白,表現人物心理活動靠旁白,人物本可用臺詞表現的內容也靠旁白,演技不夠,旁白來湊!甚至比如“抄檢大觀園”一回中旁白說:只見那周瑞家的走過去,打開司棋的箱子,從中發現了男人的東西一一你說這樣簡單的翻箱子的動作也要"旁白哥"去敘述嗎?乾脆叫《舌尖上的紅樓夢》得了!

劇情


新版《紅樓夢》最為人詬病的劇情便是賈璉拔火罐“出火”和蔣黛玉“馬拉裸死”這兩個千年老梗了,先說這“出火”,哎呀媽呀MGD太招笑兒了!原著中說,這賈璉離了鳳姐便要生事,身邊沒女人便撿那清俊的小廝“出火”,這裡“出火”指什麼?不用筆者解釋大家也能明白,就是啊一一同性間這個,你們都懂得的。可《新紅》卻整一個小廝給賈鏈撥火罐的場景


哈哈哈,演員的表演真賣力,二爺的火是去了,可觀眾這火卻被撮起來了!我一想起這段就是笑不可支哈哈哈(ಡωಡ)hiahiahia,太好玩了,漲知識了。“出火”之新解!得再查查〈新華大詞典〉一一估計就算查〈康熙字典〉也查不出來!


再說說新版《紅樓》之萬年老梗“黛玉裸死”。很多觀眾看到《新紅》黛玉之死這段場景不禁怒了,黛玉怎麼可以裸死?不論古今中外文化習俗中,汙辱屍體都被認為是極不文明極其下流的形為,而且是少女的屍體、是中國古典名著中被人們奉為美的化身的林黛玉!更何況《新紅》黛玉之死其姿勢像極了世界名畫〈馬拉之死》。有對比圖


這是豁出臉去以生命致敬傳世名畫〈馬拉之死〉嗎?那也別拿我們玉潔冰清的黛玉開涮啊!曹公的棺材板子蓋不住啦!!!

李大導演開始解釋說,你們這些網絡暴民,什麼都不懂,你們不覺得這很現代、很震撼嗎?讓人無語呀!後來李導辯解稱,也沒全裸,只露一隻手臂而已嗎!我想說,那林黛玉是人不是仙女,她沉痾難起,病入膏肓,又是咳嗽吐痰,又要出恭大小便,這些你都不拍,只撿她死前換裝裹拍,這是為迎合某些觀眾的低級趣味呢,還是創作團隊本身的品味太低呢?為什麼板磚遍地?什麼是網民素質,是你們汙辱觀眾智商在前吧!

有觀眾總結這新版《紅樓夢》音樂像《聊齋》、旁白像《動物世界》快進鏡頭像《西遊記》、總之什麼都像就不像《紅樓夢》!有一首形容新版《紅樓夢》的歌曲,歌詞相當給力!“紅樓不是你的菜,想賣就能賣,扛著藝術的大招牌,‘利’字中間擺”。真是唱出了廣大觀眾的心聲,對於這樣的所謂"藝術",觀眾就要果斷的請它圓潤的離開!


瀟湘窩心腳

不可否認的是87版《紅樓夢》早已是經典中的經典,經典本來就是典範,模範,不可超越的意思,我認為即使後來再翻拍也不過如此,即使現在的攝影技術,化妝技術,各種條件都比那時好處不知多少倍,但依然是於事無補。


87版《紅樓夢》,早已成了中國人對紅樓夢的最初記憶,人們一想到林黛玉就會認為她就是電視中那個多愁多病的絳珠仙子。一想到賈寶玉就會想到就是歐陽奮強。所以人們早已把書中人和現實中人結合起來。這種電視劇也只有同期的《西遊記》等優秀電視劇能相比,豈是所謂新版《紅樓夢》能比的,它的口碑還不如小戲骨版的《紅樓夢》。

出現了這種情況,那麼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因為我本人十分喜愛《紅樓夢》,並且在初中時就讀過,電視劇也看了很多遍了,因此,就我個人的一點了解做出一點分析。我們從幾個方面來。

第一,前期籌備。

第二,演技。

大家看87版《紅樓夢》,能夠感覺到劇中人彷彿就是從曹公的書中走出來的,一切都是那麼自然,和諧,即使賈寶玉自始至終沒有換人也並不顯得不和諧,因為演員準確把握了書中人物的性格,神態。再看看新版的紅樓夢,演員的表演就是在對臺詞,眼神空洞,毫無神態可言,我看了楊冪演晴雯的那一段,可以說簡直無法和安雯相比。陳曉旭硬是演出了林黛玉的弱柳扶風,嬌花照水;賈寶玉硬是刻畫出了一個痴孽頑童;薛寶釵活現了一個知書達理的寶姐姐形象,還有賈政把封建社會儒生的迂腐古板表現得淋漓盡致…………


第三,服飾。

說到服飾,87版《紅樓夢》的服裝設計師給主創人員一共設計了幾十套服裝,並且每套服裝都符合了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神情,所以我們看上去才那樣貼切,那樣完美。再看新版的,服裝整體是素淡的,沒有一點青春女孩兒的生氣。再來看頭飾,87版的頭形設計也是頗費了一番功夫的,沒有華麗的裝飾,只淡淡的符合人物的裝飾,便體現了大觀園青春女子的青春姿態。反觀新版的,我不知道頭形的設計是哪裡來的創意!


第四,音樂。

可以說,音樂是電視劇或者電影的靈魂。87版的音樂是著名作曲家王立平花費三年時間創作了全新的紅樓夢曲調,將曹公的原詞插入地天衣無縫。縱觀所有曲調,或悲慼,或明朗,都和故事情節,人物命運相連,還記得嘆晴雯,分骨肉,讓人心生感慨,悲從中來,這也是王立平藝術生涯的巔峰。看看新版的音樂,咋一聽以為是聊齋的配樂!

新版紅樓採用了快鏡頭,造成詭秘的氛圍,我想在晚上是不敢看的。新版紅樓夢採用了大量旁白,反而不利於人們細細品味,不利於帶動大家閱讀原著,據說,87版《紅樓夢》播出後,新華書店裡的《紅樓夢》一度告罄,我想這也是87版成功的原因之一,傳播國學,弘揚民族文化,87版做到了!

本人才疏學淺,不敢妄談紅樓,只是發表些粗淺不成熟的論調供大家噴飯娛樂而已!

最後,還想說一句新版紅樓不和87版比的掛,它姑且算是一部不成功的電視劇,如果要是非要比較的話,那它就什麼都不是!



鐵匠的頭髮

別的不說,就八七版的每一幀都可以單獨拿出來當劇照,當畫兒看,新版的連美都談不上,說什麼藝術?

李少紅版的最大失誤並是沒有反映曹公書寫紅樓夢時的意境和當時的社會背景。雖說是按原著的章節,但看完後有一種生搬硬套的感覺,服飾文化,語言動作,餐飲文化等都像是硬邦邦的,沒有一種中國文化的柔美之情。


而當你再回頭看老版時,你就會有種像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感覺。 陳曉旭後再無林黛玉,因為在她之前的各版林黛玉還是符合形象的。87版贏就贏在態度上——畢竟技術越來越先進,但是先進的技術只能騙取視覺感受,無法贏得激起心靈的共鳴!


最讓人接受不了的是新版的一眾假笑,笑得真的很莫名其妙,有點那種:我都笑成這樣了,你還不趕快打賞的味道!


笑搞

服飾、場景、旁白都有人分析了,那我來說下演員吧

先看新版黛玉。


首先蔣夢婕的儀態太差了。“年貌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這是作者曹雪芹對林黛玉的評價。其實想想也知道,林家可是書香門第啊。林如海是前科探花,母親賈敏也是連王夫人都稱讚的才女,這樣的大家閨秀別的不說,舉止肯定是優雅端莊的。林黛玉確實“嬌襲一身治病” ,但“病”的前提是“嬌”啊,然而到蔣夢婕這直接給演成了膽子小,做什麼都怯怯的。走起路來更是沒有風流,只有病態。

不過新黛玉也有優點,就是年齡更接近原著。《紅樓夢》中寶黛初見,都不過是不到十歲的小孩子,晚上一起睡覺不用避嫌的年齡。但陳曉旭一看就是成年人。所以同樣是翻白眼,毒舌,老版黛玉會給人尖酸刻薄之感。然而新黛玉做起來,就會讓人覺得是小姑娘的嬌嗔,可愛的緊。

還有我一定要吐槽,新版湘雲實在太胖了!

就拿紅樓夢名場面《憨湘雲醉臥芍藥茵》來說,原文是這樣的:

“湘雲臥于山石僻處一個石凳子上,業經香夢沉酣,四面芍藥花飛了一身,滿頭臉衣襟上皆是紅香散亂,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鬧穰穰的圍著她,又用鮫帕包了一包芍藥花瓣枕著。眾人看了,又是愛,又是笑,忙上來推喚挽扶。湘雲口內猶作睡語說酒令,唧唧嘟嘟說:泉香而酒冽,玉盞盛來琥珀光,直飲到梅梢月上,醉扶歸,卻為宜會親友。”

想象一下,落花、蝴蝶、美人這是多美的畫面啊。

然而我看新版史湘雲睡在那,我就只想告訴自己“晚飯別吃了。”

以及秦可卿。

書中賈母對秦可卿的評價是:”秦氏是極妥當的人,生得嫋娜纖巧,行事又溫柔和平,乃重孫媳中第一個得意之人。”溫柔平和啊朋友們,雖然她私下風流,但就連賈母那種人精都能騙過,秦氏起碼外表一定是端莊的。然而新版紅樓夢的秦可卿簡直是在臉上寫著”我很好撩,快來撩我。”

至於寶玉,我跟大家可能有點不太一樣,我的審美更傾向於新版的小寶玉。

于小彤飾演的寶玉是真的小男孩。而寶黛之美,就在於他們的感情是孩子式的。我最感動的就是寶玉對黛玉的感情,稚嫩卻執著。他不知道什麼是愛情,也沒有成年人那些彎彎繞。他會直接對黛玉說”我其實也有病,非得姑娘的病好了我的病才能好”;在紫鵑騙他說黛玉準備回林家再不回來時,他不但天真的相信了,還像發了癔症一樣把屋子裡的模型船緊抱著,他怕林妹妹乘上這個船離開。家僕林如海求見王夫人,他聽到林字又說,“這府裡除了林妹妹,再不許有一個姓林的!”這真的是隻有小孩子才能說出的話啊,不知情為何物卻任性的想一輩子和那個人在一起。

最後說一句,其實新版還是有可取之處的。他拍出了《紅樓夢》應有的奇幻之感。無論結局怎樣,這樣的故事以及大觀園裡的這群妙人,非世俗可有。


彈球小姐Lydia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我自己讀過《紅樓夢》有5遍,看了劉心武續的《紅樓夢》2遍,但是,只是紅樓愛好者,並沒有多深的研究。87版紅樓夢我看了2遍,《新版紅樓夢》我看了不多一點,但是就是不喜歡。原因如下:

一,《新版》的漂移鏡頭

一個好端端的電視劇,快進的部分讓人有一種看鬼片的錯覺,就算是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可是你該幹什麼就該有個幹什麼的樣子。本是一個古代大戶人家日常生活的劇情,愣是給排出了凌波微步加《聊齋志異》的感覺,看兩三集就飽了,沒有再看下去的衝動。

二,造型

什麼越劇黃梅戲之類的,反正咱也不是很講究,分的很清楚,至少我的腦海裡是沒啥概念的。但是,就林黛玉的扮演者,我們上兩張圖對比一下。

首先,87版的

再看新版的

兩位林黛玉的髮型,多多少少都有一點戲曲的味道。但是,哪一位更符合當時小說所描寫的那個年代富家女子的髮型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紅樓夢是根據清代的政治、社會生活環境再加上作者的生活經歷編寫的。也有人推測,賈寶玉其實就是幼時的曹公。那麼,那個年代,富家千金的裝扮應該是溫婉的,端莊的,大氣的。林曉旭那一版給人整體的感覺就是很舒服,是個正經人家的姑娘。頭上的裝飾物也不是很多,但確實剛剛好,很雅緻的感覺。

再看新版,一小圈一小圈的頭髮緊貼著額頭和兩鬢,初看就是濃濃的戲子風格,再看就是好久沒有洗頭髮的油膩風格,再瞅有種青樓女子的錯覺,怎麼也看不出大家閨秀的味道。

仔細想一下,林黛玉進賈府是5歲到6歲之間,去世時大概在17到18之間,和眾姐妹們在大觀園最開心快樂的日子應該是15,16歲的時候,那個年紀的姑娘應該是清純,天真,爛漫,脫俗,清水出芙蓉的味道,而不是一副油膩的戲子味道。新版扮演者整體的髮型妝容效果,給人的感覺是,這不是十幾歲的純真少女,而是二十幾歲的少婦人。完全不是一種感覺。

三,髮飾

新版紅樓夢每個人頭上都差不多帶了很多頭飾,金的,銀的,玉的,鮮花,但整體感覺就是義烏小商品五金的感覺,看不出一點兒質感,完全就是俗不可耐,沒有一點兒大戶人家的感覺,看圖

這是湘雲來的時候,大家一起熱鬧,說要起詩社,看大太太的頭上,這都是什麼破爛,粉色的琉璃,粉色的大花朵,灰褐色短流蘇加大紅色的常流蘇,我的媽呀,簡直是俗不可耐,辣眼睛啊,我們再看看87版的。

這三張圖分別是當時賈府上下去道觀裡上香時的頭飾,也都給了特寫。第一張是王夫人的頭飾,很簡單,第二張是鳳姐兒的頭飾,亮cengceng的黃金加大珍珠,第三站是老太太的金髮簪。雖都單一,但很有質感,不俗,符合她們的身份和品味,也符合當時那個大環境下大戶人家的裝飾。好與壞,真與假,舒服不舒服,觀眾眼不瞎,一看就知道。

四,用心

87版紅樓夢,當初選完角色後,所有的演員都在一起學習,研讀紅樓夢,儘量做到真實演繹小說本意,裡邊的人物,環境,建築,服飾,人物的言行舉止,內心活動,可以說是非常的貼合原著,這讓一些看了原著的人不會有太大的心理落差,自然覺得好。

新版的,不免多了幾分現代的浮躁,膚淺,商業化,快餐式的感覺,儘管書還是那本書,但味道早不是那個味道了,用心與否,作品會告訴你,觀眾會告訴你,收視率會告訴你。

類似於國內這幾年的電影,真正的是太浮躁,太過於商業化,很少有一些好片。再這方面,不得不誇一下一直被我們詬病的鄰國印度。但是他們的電影確實越來越好,越來越觸動人心,打動內心最深處的感受。從三傻,到摔跤吧爸爸,到神秘巨星,到起跑線,每一部都是口碑和票房雙收的良心作品。

反觀國內,前任攻略3,真正的是浮誇,浮躁,粗略到極致,實在不忍心再看。

最後,希望我們國產影視作品還是沉下心來,用心去打造一部劇,不要過分的追求商業化,反而會有更好的效果。附兩張老版的圖,結束我的回答







經典,永垂不朽。


ghosts337

87版和10版的《紅樓夢》,我都一集不落地給看完了,下面來說說我膚淺的感受。

因為喜歡《紅樓夢》,所以當知道新版開拍的時候非常激動,萬分期待,好不容易等到出爐了,沒想到是這樣的。新版的片花出來後,我高興地和同學們分享,可是他們看了第一眼,就呼出“聊齋”二字,當時我還不解,怎麼就“聊齋”了,這是《紅樓夢》好不。後來,當我開始看正片的時候,我體會到了,同學說得一點都沒錯。沒事,我膽子大,恐怖片看過不少,那個都嚇不到我。懷著對《紅樓夢》的喜愛,我把50集都看完了,這裡有87版未交待清楚的各個人物的結局,想想我當時是哪裡來的勇氣啊,哈哈。

要問哪版最好看,當然是87版啦,這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從視覺效果上來說,新版缺乏美感。



似戲曲又不是戲曲的髮型加上色調深沉、亮麗色彩偏少的服飾,混搭風無法接受。不是不能混搭,是搭得一點兒也不漂亮,戲曲的裝扮也是很美的好不。而且當這些小姐丫頭們正在看戲時,由於裝扮的相似,讓人傻傻分不清楚。最可笑的是,妙玉是帶髮修行,可也算入了佛門,為什麼她的頭上會有花來裝飾呢,頭飾還那麼複雜,一點都沒有清新脫俗的感覺。

87版採用的實景拍攝,為了拍好這部名著,專門在正定建了一座榮國府,在北京建了一座大觀園,真實的場景就是自然、美麗。而新版運用起了先進的技術,觀眾看到的景緻都是拜特效所賜,太假了,不舒服。

元妃省親的那個場景,怎麼想都是場面宏大、燈火輝煌之景,可是新版這場面看著也太冷清了些,色彩也清淡了些。整部電視劇從頭到尾色彩幽深昏暗,基調悲涼。色彩暗也就暗了,可是當姐妹們高興的時候,你這色彩總得變化一下吧。彷彿那裡不是人間,不知道的還以為看的黑白電視呢。

其次再從聽覺效果上來說,新版讓人瘮得慌。



87版處處講究,給人物配音的演員也是經過精挑細選的,達到形與聲的高度統一,高度還原。新版那時不時冒出來的詭異笑聲讓我想起了《聊齋》裡那些妖怪的壞笑,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時,那西洋鐘的聲音也很詭異。

十二金釵的人物歌有四分之一都是馬曉燦唱的,說實話,真沒聽出好聽來,而且作曲也不怎麼樣。主題曲的曲調倒是很貼合作品風格,悲涼得很,片頭曲還融入了戲曲的唱腔,但改得並不好,比起李玉剛差得遠了。

然後再來說說選角。



新版也是全國海選,發起了尋找“紅樓夢中人”的活動,來看看最後敲定了的。黛瘦釵豐,但作品中完全反了過來嘛,難道僅是因為寶玉的扮演者楊洋與黛玉的扮演者蔣夢婕都是舞蹈出身,二人專業一致,興趣相投,所以在劇中,楊洋才不可與崑曲出身的李沁組CP嗎?

儘管蔣夢婕也付出了努力,因為嬰兒肥而不吃飯,可她的樣子就是與書中的黛玉不符啊!寶玉看著倒是有靈氣些,但因於小彤的年紀太小,劇中的女演員明明都比他大,成熟感一看便知,他還姐姐妹妹的叫著,太有違和感了。選角真的好失敗!

最後來談談演員的氣質。



87版的演員大多也是新人,演技不成熟,好在大家都比較用心,仔細琢磨自己所飾演的角色,拜訪前輩,寫表演心得,與演對手戲的人交流。在拍攝前期,大家統一到圓明園接受古代禮儀的培訓,學習傳統文化,進行形體鍛鍊,一顰一笑,一舉一動,才會那麼古典氣息十足。

新版的人物舉手投足之間沒有那種韻味,少了些貴族氣質,大家對《紅樓夢》可能也不夠理解,將人物詮釋得並不到位。不過,楊洋在最後一集裡,趕考當天出門時的那種一去不回、不戀紅塵、平和淡然、歸彼大荒的感覺演得很不錯!

優秀的影視作品對觀眾來說是一場視聽盛宴,可是新版在哪方面都沒有滿足觀眾的要求,這也難怪觀眾會吐槽它了。


一抒己見

無論是劇本、演員、音樂,還是服飾、道具、佈景等,87版《紅樓夢》都可圈可點,堪稱精品。

單從以下幾點就可以看出,87版《紅樓夢》絕對當得起“工匠精神”四個字


  • 早在1983年2月,籌備組就已成立

  • 劇本反覆打磨,前後歷經兩年零二個月才最終定稿

  • 從1984年9月正式開機,到1987年上半年殺青,拍攝週期近三年

  • 開拍之前的1984年春夏期間,劇組還在北京圓明園舉辦了兩期演員學習班

  • 根據拍攝需要,劇組分別在北京宣武區與河北正定縣建造了大觀園、寧榮二府及寧榮街等景址(後都成為當地著名景點)


雖說從前慢、慢工出細活,可慢成這樣,如此精雕細琢,不計時間與成本,也真是沒誰了。


這一切,若放到三個月一部戲(甚至更快)的當下,簡直就是天方夜譚。試問哪個劇組能做得到?即便導演願意(比如墨鏡王),出資人與製片人也不幹啊。這不燒錢嗎,能賺得回來麼?


好在,幾年的時間沒有白花,白花花的銀子沒有白花,劇組幾年的努力與付出沒有白費。導演王扶林帶領團隊一幫人,數年磨一劍,共同成就了中國電視史上的絕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經典,三十年來被不斷重播。時至今日,已然成為一個現象級的文化存在

寶黛釵的故事,悽婉動人。


一句話:不能再經典。


四個字:空前絕後。


別的不說,光寶黛二人,無論長相、氣質,還是與角色的貼合度,再也找不出如歐陽奮強與陳曉旭這般合適的演員了。他們眼中的那種純淨與澄澈,哪怕是再高明的化妝術和表演技巧,也無法矯飾。


尤其陳曉旭,她簡直就是為林黛玉而生。看過87版《紅樓夢》的人,都不會否認:


她就是林黛玉,林黛玉就是她。


是的,對很多國人而言,黛玉,他們只認曉旭。曉旭之後,再無黛玉。二者早已融為一體,深深地刻在人們心中。

曉旭之後,再無黛玉。


不惟主角如此,連配角都一個個形神兼備,光彩奪目

,令人過目難忘。她們一個個純天然無汙染的美貌,秒殺如今一切網紅整容臉;未經雕琢的淳樸演技,更是深得人心。任時光荏苒,依舊記憶猶新。曹公若地下有知,只怕也會擊節稱讚。


比如晴雯:

俏晴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又比如襲人:


善解人意的襲人,溫柔和順。


再比如湘雲:

嬌憨爽直的湘雲,醉臥花間。


這樣閃亮高光的配角,劇中還有很多,不一一。


除演員之外,劇集在其它很多方面,也幾乎做到了極致(限於篇幅,不一一展開)。尤其音樂部分,更是渾然天成絕妙無比,譽之為天籟亦毫不為過。全劇13首歌曲,由王立平先生作曲,前後歷時四年,耗盡心力。主唱陳力獨特的嗓音與飽含感情的演繹,為歌曲錦上添花。


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很多時候,經典只能拿來致敬與膜拜。


事實已經無數次地證明:重拍經典,從來就是一件風險極大、費力不討好的事,其結局往往只有一個。那就是:


毀經典。


所以,儘管李少紅很自信,也很努力,可她導演的2010版的《紅樓夢》,還是被斥為一場惡夢,差評如潮。當年的她,差點被全國人民的口水給淹死。感覺特委屈的李導,不服氣更不服軟,線上線下各種怒懟觀眾,結果給自己招來更多更猛烈的罵聲。

廣遭詬病的2010版《紅樓夢》妝容。


儘管87版《紅樓夢》在諸多方面有其令人難以企及的過人之處,卻也自有其不足與缺憾之處。而這,絲毫不妨礙它成為中國電視劇的經典之作。


因為經典不等於完美。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什麼完美。完美,從來就只存在於我們一廂情願的美好願望當中。


假裝在上海

哎,要我說銅錢頭是真實發生在中國歷史上的流行妝面,估計很多人都不信。不信自己可以去查。要我說為什麼新紅樓被詬病,其實很簡單,就是一群沒道德的文痞煽動沒文化又不承認的群眾搞得一出針對新事物的集體謀殺。

一本人看過紅樓原著,程乙本和脂批本,甚至劉心武的續寫都看過。平心而言,一直看的雲裡霧裡。總想找到那關鍵線索,來個管中窺豹結果是呵呵了。總結了下除了文化修為不夠還有就是時代的鴻溝,雖說人間大喜悲大致相同但古人尤其是文化修養很極致智商又很高的古人的喜悲早已天人合一,今人幾乎不可能找到切合點的。

二回到兩部電視劇上來講,87版的紅樓在很多事情上做的很極致,服裝,場景等等都是,要不怎麼可能拍了3年?它完整呈現出了周汝昌這位紅學大師心中的紅樓。這版紅樓認同度高我覺得跟周派紅樓一直是中國紅學的支柱有很大關係。

三因為自身的製片嚴謹和大師的加持,87版紅樓可以撐得起經典,當之無愧。反觀新紅樓拋去資金和攝影技術及後期剪輯技術先進性,無論是籌拍時間還是文化加持上都沒辦法和老版比,文痞們可以肆無忌憚抨擊新紅樓,沒人罩著的小孩子誰都可以上去搡一把。與其說是為了狗屁藝術不如說是新紅樓這把照妖鏡找出了中國文壇一群文化流氓的本來嘴臉。

四能拍出大明宮詞這麼優美劇作的李少紅,本身就有顆文藝的心。本來新紅樓的籌拍在當時來講可以說是爛尾工程了,有興趣的看客可以自己搜搜當時的新聞。有人接手嗎?如果沒有,那就是中國官方傳媒鬧的最大的笑話了!!好吧,有人願意攬下來並且在短時間內以完整的形式呈現出來就足夠贏得掌聲了。

五新版紅樓有硬傷,只所以有長時間的唸白很多種鏡頭交替,一方面為了對演員揚長避短另一方面更是為了淡化人物突出故事宏觀發展的一種嘗試。新紅樓最大的特點就是對場景比如省親,開詩社,幾次做壽的場景描寫都比87版處理的更加貼合原著。但是全被忽略了,人們只愛關注演員只重視外在,沒有多重似曾相識但又物是人非的場景如何體現悲劇性?尤其是中秋夜宴,林黛玉和史湘雲聯詩那一段,顯然新版紅樓拍出了那種大家族大勢已去無可挽回的無奈和悲哀。

六文痞們對新紅樓的批判都是病態的,她/他們都把紅樓夢據為己有,容不得旁人觸碰。時至今日任然不肯對新紅樓放手,悲哀的是這種病態的批判還成主流了。我的神啊,隨聲附和之人中又有幾人是看過原著看過87版紅樓和新紅樓的?

最後,真心希望終有一天人們能自己獨立思考不再被旁人利用的工具,對新事物多一些包容和客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