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經典金句原譯文、出處、講義,對人生幫助很大(第四講)

古代經典金句原譯文、出處、講義,對人生幫助很大(第四講)

溺愛

16、善人者,人亦善之。

譯文:善待別人的人,別人也會善待他。

出處:《管子》

講義:句子雖短,但哲理很深。有些人經常抱怨別人對自己不好,但從來沒有反思過自己對別人怎樣。如果經常善待別人,別人自會感知,也會善待於他,這是最起碼的人之常情。在中國,有很多這樣俗語,如“好人有好報”、“與人方便,自己方便”等等,都是這個道理。所以,與其抱怨別人對自己不好,倒不如反思一下對待別人是否很好。如果不是,那麼,從善待別人開始,自會扭轉這種局面。

17、入其國者從其俗,入其家者避其諱。

譯文:進入哪個國家就要按照哪個國家的風俗辦事,進到別人的家裡就要回避這家人的忌諱。

出處:《淮南子》

講義:這句話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入鄉隨俗”,但“入鄉隨俗”並不是簡單的事情,需要提前做“功課”。“功課”的內容主要是習俗和禁忌。對此,很多人不以為然,使自己在不知不覺中處於被動。如王某去某漁村談海鮮採購生意,合作談妥,時至中午,合作者熱情招待王某。席間吃魚時,王某見魚吃光一半,隨口說:“翻過來,翻過來”。誰知,話音剛落,合作者就憤然離席,之後,陪同之人也相繼離去。王某大惑不解。事後得知,漁村裡家家出海,最忌諱的就是一個“翻”字。按當地俗語,此情應說“划過來”才可。這就是不懂“入鄉隨俗”導致合作失敗的真實案例。

18、子孫若賢,不待多富;若其不賢, 則多以徵怨。

譯文:子孫如果是賢德的, 不需要留給很多財產;子孫如果不賢德,財產多了反而會招災惹禍。

出處:《潛夫論》

講義:當今,有些父母只重視為兒女聚財納物,卻不重視教育兒女,其實是為兒女日後埋下了禍根。對兒女來講,品德與才能比財富更加重要。

19、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譯文:父母在子女面前有威嚴而又能關懷、愛撫他們,子女就會對父母敬畏、謹慎而孝順。

出處:《顏氏家訓》

講義:如今,多數父母過於溺愛孩子,使孩子迷失了真偽和好壞的辨別能力,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長大後必然會在社會上處處碰壁。溺愛,是家長餵給孩子的一副長期毒藥。“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正是當今社會教育孩子的一顆啟明星。也就是說,當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時,家長一定要學會拒絕,並將拒絕原因如實告知孩子,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合理的,什麼是不合理的;當孩子做錯事情時,一定要懲罰(但不是打罵),讓孩子明白被懲罰的道理,知道什麼是對與錯;當孩子有所成績時,一定要表揚並予以鼓勵(不是給錢送物),讓孩子知道該沿什麼方向發展;當孩子遇到難以解決的困難時,一定要貼心關懷予以解決,讓孩子體會到家長的力量;當孩子遇到傷害時,一定要愛撫並做好疏通工作,讓孩子感受家的溫暖。如是,才能使孩子正常獨立於社會,成為懂得敬畏、謹慎、孝順和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

20、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故君子不與也。

譯文:利用權勢和地位交的朋友,一旦權勢和地位沒有了,友情也就沒有了。利用金錢交的朋友,一旦金錢沒有了,友情也就散了。所以君子不交這種朋友。

出處:《鹽鐵論》

講義:利用權勢、地位和金錢交的朋友,俗稱為“狗肉朋友”。“狗肉朋友”自然不是出於真心交友,僅為利用而已。人生難得一知己,如果遇到不為名不求利的朋友,一定要仔細對待,否則,將失去人生一大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