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普洱茶除了苦味,其實還有甜味!

  直接從第十六道尾水開始空腹飲用,直至第二十五道。此階段茶水之茶味甚淡,但茶湯喝起來很甜。品飲前後分別測量血糖,結果血糖值從喝之前的4.9降到4.5。若茶湯的甜度來自於糖類,血糖指數不應該有如此表現。

什麼?普洱茶除了苦味,其實還有甜味!

 另外一位茶友曾經用糖度計測量過重手泡茶湯的糖度,結果只有0.5!相當於100克水中溶解了0.5g蔗糖,如此低的糖度已經低於人體感知甜味的閾值。綜上可知茶湯的甜味並非源自我們熟悉的糖類。

  學習化學時老師曾說過含有多個羥基的醛酮(糖類)具有甜味,但實際上糖精、阿斯巴甜、安賽蜜等人工甜味劑不具備此類結構,但仍具有相當高的甜度。由此可推測,茶湯中的甜味應是源自茶葉中含有的非糖類物質。

什麼?普洱茶除了苦味,其實還有甜味!

  坊間曾有一種說法:樹齡越高的茶樹木質纖維化程度越高,所含糖分也越多。並由此推導出古樹茶甘甜的由來。這顯然是對於化學常識與茶學不瞭解導致的錯誤見解。有過製茶經驗的人都知道,古樹茶相較於小樹茶、臺地茶的區別之一,就是鮮葉的持嫩性。

  同樣大小的鮮葉,古樹茶鮮葉的木質纖維化程度更低,以至於古樹茶鮮葉尚可製茶,而同樣大小的小樹茶鮮葉已經硬脆到一折就斷。同時茶湯甜味的呈味物質並非糖分,而且木質纖維化程度也不能推導出糖分含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