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核心观点集(2018年6月11日-6月17日)

夏斌:金融改革能不能真正向纵深发展,取决于微观企业的改革,取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能不能处理好,取决于当前市场上多年积累的市场扭曲和资产泡沫,能不能得到平稳的释放、纠正。真正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中国要尽早享受人民币国际化的好处,要重点关注的不是金融,而是国内其它方面的重要改革。金融抑制和金融过快发展,都会给中国经济带来严重的祸害。

李迅雷:几乎所有成熟市场的发展历程,都是一部绞杀散户史,而当前散户交易量占大头的市场,都无一例外地被称作新兴市场。因此,从新兴市场向成熟市场转型的过程必然是痛苦的。如年初不少人预言2018年股市将出现“风格切换”,但时至今日,预期中的风切换并未出现。未来独角兽类型的企业会不断增加,赢家通吃的格局会越来越明显,大企业的发展空间比中小企业各大;此外,中国大企业目前市场份额不大,仍有提升空间。因此,在投资上应该“抓大放小”。

洪灏:市场很多专家认为,大盘股具有确定性、流动性溢价。然而,正是因为低风险和高流动性,大盘股才会成为小盘股获得超额回报的来源,高流动性诱使大盘股持有者投机于由增长预期波动而带来的短期机会。因此,高流动性为下一个投机者临时接盘提供了便利。小盘股持有者则没有这样的奢侈,这部分持有者必须像公司所有者一样思考长期的远景,而不是猜测交易对手的情绪波动。因此,投资大盘股反而更类似于短期投机,而投资小盘股其实是一种长期投资。至今,价值投资的彼岸仍然遥不可及。

廖群:特朗普政府发动对华贸易战有三种动机,一是经济性动机,即为美国经济降低对华贸易赤字,促进制造回归,二是策略性动机,即为美国中期选举及今后的一系列选举创造有利于特朗普及共和党的条件,三是政治性动机,即为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长远战略服务。这三种动机兼而有之,哪种为主导将决定是局部贸易战还是全方位贸易战。预计策略性动机主导,因而局部贸易战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林采宜:5月社融较去年同期减少3023亿元,而非标中的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两者合计较去年同期减少4009亿元,通过当前非标收缩对信用风险的研究显示,未来两年半内是信用地雷引爆的高发期。中美贸易方面,美国的能源供需结构变化,能源出口是美国在贸易措施中的重要诉求之一,且自美进口原油、天然气“质优价不贵”,预计未来中国自美原油、天然气进口将贡献年均230亿美元贸易额。扩大进口不但将有利于中美贸易平衡,同时也将使以天然气、煤炭为代表的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减小。

鲁政委:

我国绿色发展“三期叠加”,污染防治、绿色经济,以及绿色金融的发展战略和战术都面临深刻转型。污染防治正从“末端治理”转向“结构转型”,通过产业、能源、交通等领域的结构优化,落实源头防治。在绿色经济方面,则正在从“压减过剩产能”向“发展绿色产业、推动产业链升级转型”转型。而绿色金融的发展路径,也正在从“注重规模增长”向“注重体制机制完善、加强风险防控”转型。

连锦泉:当前金融业的开放,保险业再次成为开放排头兵,在已经放开外资保险公司业务范围多年之后,开放程度再次扩大,从放开人身险公司持股比例,到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给外资主体更多想象空间。不过和十七年前入世时相比,我国保险业已经成熟得多,做好了全面开放的准备,并且对海外市场跃跃欲试。

潘向东:为何当前经济会出现这种“去杠杆也不是,不去杠杆也不是”的困境?主要是中国目前面临的经济问题是结构性问题。任何总量政策的波动,放松也好,收紧也罢,其结果并不能解决当前经济发展的困境,相反还会加剧经济结构的扭曲。因此,要改变目前的经发展困境,首先我们需要在宏观政策上保持定力,尽量避免政策“大起大落”,然后加大力度推进改革,释放市场活力,改变目前面临的结构性问题,经济才有望迎来新的一轮增长周期。

邵宇:人民币也仍将历经美元的国际化之路——贸易人民币、“一带一路”人民币、金砖人民币、石油(资源)人民币、欧洲(离岸)人民币和地缘安全人民币,各方向一同发力,并驾齐驱。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将如同驶向深蓝海域的航母战斗群一样为之保驾护航。目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虽明显加速,但资本账户兑换尚未开放,将美国、新加坡与东京这三个由政府主导形成的亚洲离岸金融中心作为中国完成渐进式的管制放开的借鉴经验的话,初步建立一个内外分离型的离岸金融市场更加符合中国当前环境。

沈建光:中美贸易战或许到了以战促和的阶段,“战”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对待特朗普的漫天要价,步步紧逼,采取更加灵活地应对策略同样是必要的,中国可加入全球反特朗普贸易政策的阵营,表明态度,给特朗普和共和党施加更大的压力,以战促和迫使其收手,保全中国核心利益。

陶冬:上周美国联储预料出手加息,看点在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的解读。联储对于经济形势的表述趋向鹰派,同时担心政府的财政政策带来经济的进一步过热。基于乐观的形势判断,联储对今明年的利率前瞻性指导略见强硬,且基本上无视了目前出现的收益曲线平缓化趋势,也不认为利率曲线倒挂是一个经济威胁。此外,欧洲央行选择六月宣布而非等到七月,凸显ECB表现强硬的算计,目前所见的政策调整不过是应因增长环境的一次换挡而已,预计德拉吉明年10月离任之前都不会动利率。

杨宇霆:当前中美贸易战,并非纯粹的贸易纷争,更多的是反映以美元为本位的国际货币制度的矛盾,即美国可以无限量发钞,长期以信贷度日,支付连年的贸易逆差。中美两国目前的角力仍然专注在贸易层面上,这只能缓解两国在进出口层面上的一些磨擦。唯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个美元化的世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才可以解决全球经济失衡的状态。

张岸元:当前美国劳动力市场上,主力年龄层劳动参与率基本修复完成,劳动力市场的紧缺将逐步显现,薪资开始真正有上涨压力;家庭消费的合理上升空间变窄,需要薪资增速跟上以支撑消费增长,家庭负债的偿还负担水平处于低位。此外,减税政策刺激大型企业投资,从企业的负债角度看今年投资亦可持续扩张,股市有上涨支撑;商业杠杆率平稳中略有下降。金融市场方面,债市利率今年仍有上行空间,本轮经济周期结束前可达3.5%~4%。随着通胀预期升温和实体经济增速的持续改善,十年期国债利率中枢上移符合预期。

张明:2018年年初至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走势,基本上受到美元指数走势的影响。然而人民币有效汇率为何强劲升值?这主要是由于今年上半年美元兑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的升值幅度较大,而由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依然维持了相对稳定,导致人民币兑这些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的升值幅度较大所导致的。下半年,人民币汇率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美元指数的走势(95中枢水平震荡),二是美元兑除中国之外的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的走势,具体而言,预计兑美元汇率跌至6.6-6.7左右。

张智威:比较美国通过出口和子公司向中国销售的货物和服务,以及中国通过这两种方式向美国出售的货物和服务,将这一差额定义为“总销售差额”。数据显示,贸易差额和考虑所有权的“总销售差额”之间的差异是惊人的。在考虑到企业所有权,2015年中国企业对美国的销售仅比美国企业对中国的销售高出304亿美元,相当于美国企业对华销售的8%。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美国企业向中国提供的服务激增,这有助于缩小美国对中国的总销售逆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