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炒股15年的老股民總結的股市九大忌

既入市場,人們都希望贏利並有所作為,但為了更快地有所作為,人們又往往選擇了不停地行動、行動、再行動。

殊不知行動多並不一定就效果好,有時什麼也不做可能是一種最好的選擇。且不說“有所為有所不為”、“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的古訓,也不說常常發生的“一動不如一靜”的真實故事,就是華爾街早期的成功大炒家埃德溫 裡費弗也說過:“盲目而頻繁的交易是造成華爾街投資者虧損的主要原因,即使在專業投資者中也是這樣。

過多的行動就是盲動,盲動耗散我們的精神、迷幻我們的心智、磨損我們的金錢。因為盲動主要來自心理的盲區,減少盲動的辦法也就主要從調節心理盲區契入,歸納起來,大致有三:

一是調整對行動的看法,行動多並不一定就是勤奮、行動多並不一定就能夠使我們更快地達到目標,有時,什麼也不做是一種更好的生存狀態;

二是調整對待機會的態度,人們常常認為應該儘可能多地去把握機會,但在專業炒手的心中,想得更多的卻是“只去把握自己能夠把握的機會、只去捕捉對自己贏面大的機會”;

三是要學會享受孤獨,很多行動不過是人們害怕無聊而製造出來的。

真正的市場高手,一定不拘泥於使用什麼技巧,也不迷信什麼政策、理論、技術和消息,他們追求的是對市場群體心理的高超把握和自己個體心性的全然了悟。拋開束縛,方能瀟灑自如。

一個炒股15年的老股民總結的股市九大忌



日內交易買賣口訣

日內交易捕捉入市後能夠馬上脫離入市成本的交易機會,入市之後如果不能馬上獲利,就準備迅速離場。因為這種交易方式在市時間短,所以承受的市場波動的風險較低。

日內交易第一式:低點不破——買

條件1、K線處於上升趨勢中。2、開盤後完成振盪。

一個炒股15年的老股民總結的股市九大忌

日內交易第二式,急跌急買,緩跌緩買

條件1、3、5、15分鐘圖上,K線呈上升趨勢。2、3、5、或者15分鐘K線圖上經常出現斷裂式急跌。

一個炒股15年的老股民總結的股市九大忌

日內交易第三式,分時線呈鋸齒型團狀,觀望

條件1、分時線一改往日流暢形態,呈鋸齒型。2、分時線呈團狀振盪

一個炒股15年的老股民總結的股市九大忌

日內交易第四式,上弧線漲勿急,下弧線漲勿慢

條件1、上弧線漲,漲時成交量委縮要小心跌。2、下弧線漲,成交量委縮時要小心漲。

一個炒股15年的老股民總結的股市九大忌

條件1、3、5分鐘圖上,5、10均線所形成的通道完好。2、K線還沒有形成較為明顯的靠線。

一個炒股15年的老股民總結的股市九大忌

日內交易第六式,通道封閉靠邊線,三線歸一靠紅線——買

條件1、在3分鐘圖上,下降通道已封閉,5、10、20均線已走平粘合,正在靠近紅色的60均線。2、在5分鐘圖上,紅色60均線開始走平,或已經走平。

一個炒股15年的老股民總結的股市九大忌

日內交易第七式,高點盤不成底,低點盤不成頂。反手

條件1、K線反彈,辦道已弱,或K線大幅高開。2、K線回落,已近尾聲,或K線處於上行之勢,今日開盤後振盪回落。

一個炒股15年的老股民總結的股市九大忌

日內交易第八式,三重頂,第四次上來衝頂——買

條件1。分時線上形成三重頂,最好平行。

一個炒股15年的老股民總結的股市九大忌

日內交易第九式,均線封閉又打開——買

條件1、均線處於上升中,2、 5、10均線第一次封閉通道下行,K線在20均附近止跌。

一個炒股15年的老股民總結的股市九大忌

日內交易第十式,尖刀頂,多單猛跑;尖刀底,空單猛跑

條件1、頭天K線收陰,今天K線小陽上衝。2、頭天K線收陽,今天K線小陽下探。

一個炒股15年的老股民總結的股市九大忌

日內操作的一般性原則:

順勢+低點+不追高+此損

1。所謂的順勢,就是順著盤中的趨勢做。趨勢,就是大概的方向,而不是絕對的方向,即然是大概的,就可根據經驗、基本面、技術面作出大致的估計,並在過程中隨時修正。

2。所謂的低點,是對做多而言,低點進入是日內做多盈利的前提。

3。所謂的不追高,是指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一漲就追,虧損就在眼前。

4。所謂的止損,是對重倉而言,方向一反立即止損,不要問為什麼,也沒時間問為什麼。

一 漲就追,極有可能踏反拍節,就是買在高點,平在低點。一念一差,結果截然不同,這和技術、水平、能力沒多少關係。只開一手,那止損慢一點,快一點,大一 點,小一點,關係不大。而重倉,必須嚴格止損,在一個點上那怕下三次單,而沒有突破,都要止損掉,一次失誤,9次難補。當行情的波動規律與你的手法合拍 時,通俗地講,就是手順時,應當重倉,這是做日內讓利潤奔跑的秘決。


交易是人生的濃縮,世界的縮影,是全方位的金錢對抗遊戲,是沒有硝煙的戰場。它比股市更接近於人類戰爭的特點,交易市場上是人與人、心與心的直接博弈。帳戶中的資金就是你手裡握有的兵力。能否打勝仗不完全取決於手中掌握的兵力多少,關鍵在於戰略戰術安排是否得當,對資金的運用是否有過人之處。

善於學習的交易者不但能夠在市場上學到投資的致勝之術,而且人類關於自然與社會科學的知識無不可用無不可學。能知佛學之境者,得交易之體;善用武學之道者,得交易之用;通心理學者,可察交易時人我之誤;明邏輯學者,可辯期市之謬;知兵法者,可篤交易之術。五千年文明史人類投入最優秀的頭腦和最多智慧的領域就是戰爭,幾乎所有的先進技術和精華思想都緣於戰爭需要。而期貨的歷史只有區區二百年,而且人類中的頂尖精英並未致力於此道。假如智慧成就可以打分,人類在軍事戰略戰術領域可能已經達到85分,但在股票期貨市場領域可能只達到30分。而市場的博弈特徵與人類戰爭機理又是如此相似,誰該向誰學,不言自明。

如果有心留意一下兵法的思想體系,再對比一下世界頂級的交易大師的投資心得可以清楚得看到兩個不同領域的思想家在靈魂深處的思想碰撞,和這種碰撞所迸發出的耀眼的智慧光芒。2500年前的《孫子十三篇》可謂人類歷史上論述軍事思想的典範,歷代軍事著作無出其右,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其總結出的軍事原則和思想體系,對交易的重大指導意義。

一、慎戰思想:《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兵者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主不可以怒而舉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說,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主慎之,良將警之。軍事家告誡後人的最重要的就是不可輕言戰事,戰爭是關係到國家存亡、和人民生死的大事,符不符合國家的根本利益是能否開戰的基本標準,即開戰的"風險/收益"比。領導人絕不能因為"憤怒"而輕開戰端。交易同樣事關個人的事業發展、公司的興衰、以及國家經濟、金融的穩定,交易大師也一再告誡投資人,從事交易一定要慎重,不可動用自己的生計來做股票。資金的投入一定要在出現好的時機時才進入,交易的唯一理由是目前是一個好機會,而絕不能因為情緒而盲目交易。

二、勝於易勝:《兵法》雲:戰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交易同樣注重在行情明朗時動手交易。交易者立心以平淡為上,無險為高; 冒險為不得已,非存心為冒險而冒險。交易技巧是簡單的,當你試圖用複雜高深的手段解決技術問題時,你並不是想真正解決問題,而是在賣弄無用的學問。著名交易大師"斯坦利。克羅"曾經說過:"除非在你看來行情已經簡單得就像彎下腰撿起牆角的錢一樣簡單,否則什麼也別做"真正高明的交易者往往看不出他高明何處,因為在他進場交易的時候行情幾乎是人人都已經明白了。總是"後發而先至"。

三、知形任勢:在戰爭中高明的將帥特別注意利用外部有利的形勢,避其銳氣、擊其惰歸。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是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弓廣]弩,節如發機。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交易也特別注重"形"與"勢",所謂形即目前市場的狀態,勢即價格的趨勢。高明的交易者也和高明的將帥一樣,總是順勢價格的趨勢,去推波助瀾,而不會去螳臂擋車。"重勢不重價"是一個重要原則。"形態"、"趨勢"分析在交易中佔有極其的地位,能否辨清形勢是關係到交易業績和資金使用效果的核心因素。

一個炒股15年的老股民總結的股市九大忌


股市九大忌

炒股本應該忌諱的原則,有人卻視為經典,甚至股評師也是津津樂道。下面是我十五年的炒股經驗總結出的炒股之忌,可能與某些股評的言論相悖,歡迎探討。

一忌不看大盤:好多股民不研判大盤,股評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拋開大盤看個股”。大盤跌得一塌糊塗,個股能好到哪去呢。

二忌價值投資:很多股評師鼓吹價值投資,什麼叫價值投資?就是認準一支股票持有幾年或更長時間。今年的優質股票不代表明年一定也是優。這種投資方式與其叫價值投資不如叫賭博,賭一支股票業績十幾年一直在增長。

三忌盲目抄底:有人喜歡抄底,結果越底部越抄越低,底部究竟在哪裡,抄底的人一定說不清楚,如果能說清就不叫抄底而叫買底了。那些強烈建議大膽抄底的股評更是不知底在何處。

四忌攤成本:股票被套之後,有人習慣性地在下面再加倉,以攤成本。很多股評師也是這樣建議的。其實在底部加倉是很不好的習慣,既然一支股票下來了,一定是這支股票發生了問題,再加倉的結果往往是被套得更深。

五忌滿倉操作:多數股民喜歡滿倉操作,充分利用資金。這樣做的最大危害進退不自如,當發現一支絕對的好股時才知道賬戶已經沒現金了。

六忌調倉換股:頻繁地調倉換股有百害無一利,股評家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建議調倉換股”。其實在熊市換股可能剛換到手的股票馬上就會迎來一輪瘋狂的下跌;在牛市,剛被換出去的股不經意間漲瘋了,換到手的股開始調整。

七忌調倉換股:頻繁地調倉換股有百害無一利,股評家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建議調倉換股”。其實在熊市換股可能剛換到手的股票馬上就會迎來一輪瘋狂的下跌;在牛市,剛被換出去的股不經意間漲瘋了,換到手的股開始調整。

八忌快進快出:經常有股評說買賣股票要快進快出。其實買賣股票不一定要多快,除非走極端的股票,盤中很多時候的快進快出其實都是錯的。股票應該提前進行盤後分析,當我們進出時有一個依據。

九忌當斷不斷:這主要體現在對股票的賣出上,很多時候已經明顯感覺手中的股票已經不行了,卻心存幻想,遲遲不願認賠出局,結果越套越深。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大道至簡,大音希聲”。放棄人類盲目自大的本性,承認自己的侷限,不去追尋市場不屬於自己的獲利機會,幹自己能幹的事,“簡化,簡化,再簡化”,應該是生存和取勝之道。

交易的目的是什麼?當然是持續地穩步賺錢。可是,當我們認真觀察投資人的交易行為時,我們不難發現,他們的交易行為已經出現“異化”,他們已經迷失了自己的本來目的。

人性喜歡齊全而厭惡殘缺,請試一下,信手畫一個圓而留下一點缺口不畫完,是不是沒有把那個缺口完全補上的話心中就隱隱有點不舒服的感覺。

主觀上的這種“求全”意願或許構成了人們對自身目標追求動力的一部分,但有時候,“求缺”思維卻可能反而能夠使我們更順利地達到目標,使我們更好地生存。“求缺”的思考,使我們離現實更近一點,離空想更遠一些。而作為職業炒手,我也漸漸發現,在市場交易中,也要善用“求缺”思維,放棄“求全”理念。

如果善用“求缺思維”,又怎麼會在市場頻繁交易而盲目追漲殺跌結果卻走了更遠的路呢?如果善用“求缺思維”,又怎麼會為了賣一個最高價而遲遲不願意出手最後反還被套呢?如果善用“求缺思維”,又怎麼會為了追求一隻更“黑”的“黑馬”而不惜去冒極大的市場風險呢?

更為重要的是,如果善用“求缺思維”,我們還可以省卻很多交易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煩惱,使我們的思維更加清晰而簡潔,不致於被繁雜的市況引致混亂,市場交易也從此不再單純是一個牟利的工具,開始變為一種享受和樂趣。

投機成功的最本質要求是什麼?感謝長期實踐、磨練和洗禮,伴隨著從跌跌撞撞跋涉到持續穩步賺錢的歷程轉變,我逐漸得到了自己的感受、信念和答案:“戰略上順市場心理,戰術上逆市場心理”。

戰略上順市場心理,使我們能夠抓住一些戰略性機會,使我們能夠規避一些大的風險,使我們的整體思維更加清晰,使我們交易的整體佈局更加合理;戰術上逆市場心理,使我們能夠把握更多的交易機會,使我們的交易更加精細,使我們對市場的瞭解更加深刻和細微。

前者是制勝的理念和前提,後者則是將這個理念轉變為現實贏利的具體路徑,兩者相得益壯,就能夠使我們在市場處於不敗之地,並持續穩定地賺錢;前者是任何交易者不可違背的戒律,後者則要求使用者必須達到和市場融為一體“無為而制勝”的境界。

由於迷失了自己的本來目的,有的投資人就自覺不自覺地將交易行為異化為“科研”。

我不止一次聽到某些“高手”吹噓他們的一些完美交易,如如何買在最低價賣在最高價云云,但當我和他們深入交流時,我發現他們陶醉的是一種研究和預測的遊戲,他們或根據市場歷史的現象歸納出某些“模式”、或根據某種理論猜測市場進一步的趨勢變化。

他們忘記了,如果要達到持續地穩定地賺錢這一他們來到市場的真正目的,更重要的工作應該是:識別不同的市況,並根據不同的市況制訂不同的操作策略。因為,“模式”的有效性或“理論”的適應性是會由於市況的變化而變化的,而市況的識別和策略的制定才是永恆的。

由於忘記了自己交易的本來目標,有的投資人就自覺不自覺地將交易行為異化為“搏彩”只要有一點希望,就全然不顧的衝進去,而全然忘記了與贏利相對應的兩個字,風險。因為將持續地穩步賺錢這個目的拋在腦後,所以很多時候根本就沒有對自己交易的風險收益比進行認真評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