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私下补课,谁之过?

都是錢惹的禍

我国目前治理教师私下补课,只是从师德角度,加强教育,并把其作为师德问题处理。舆论也拿着道德大棒,抨击教师私下补课。而从根本上说,出现这一问题,是因为缺乏基本的制度,没有保障教师的权利和待遇,却要教师履行超越待遇的职责,于是治理总是治标不治本。

在日本韩国美国,教师是国家教育公务员。作为国家教育公务员的教师,一方面,按国家教育公务员享有相应的待遇和权利,另一方面则按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不得有偿兼职。

我国教师并不是国家教育公务员,不少地方没有落实《教师法》保障教师的合法待遇和权利,但却参照《公务员法》对教师进行管理——我国《教师法》并无要求教师不得有偿兼职的条款,只有《公务员法》有这样的要求。这就导致对教师的要求,权责不对等。

另外,有人质疑教师有偿补课是加重学生负担,但就实质而言,补课的需求,是应试教育制造的。不认清实质,只进行表面治理,就会是一边高调治理,一边对此已经麻木。

因此,要根治教师私下补课,最为重要的是建立国家教育公务员制度,把教师纳入国家公务员管理,这才能理顺权责关系。另外,要减轻学生负担,必须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否则,不管怎么采取措施减负,学生的负担都难以减轻。


熊丙奇看教育

撼山容易,撼有偿补课难!

如果说应试教育是一名大腹便便的孕妇,那么有偿补课就是这位孕妇顺产生下的畸形儿。

有人说:“有些教师上课不讲主要内容,在补课的时候讲主要内容,有偿补课主要是教师的师德存在问题。”

但是,只要稍微懂得教育规律的人都明白:一名教师上课不讲重点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班级的排名将远远落后于其他班级,你将面临着末尾淘汰!无论是绩效上还是名声上,你都臭不可闻,不用多久你就会被调离原单位。只要脑子没有进水的老师,绝对不敢上课不讲重点而在补课的时候讲重点的,因为你的班级不可能做到每个学生都找你进行有偿补课,如果你强迫所有的学生进行有偿补课,那你肯定是将自己的饭碗当作身外之物!

教师私下补课,最直接的原因是家长有“需求”,老师才有“供应”。当校外良莠不齐的补课机构无法满足家长的需求之时,他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自己的老师,想到让老师帮自己的孩子“开小灶”。一方面找自己的老师,老师今后很可能对自己的孩子额外照顾;另一方面,在自己老师的教导下,孩子的进步会更明显。

小学毕业生小升初看毕业考成绩,初三学生想上优秀的高中必须看中考成绩,高中生上985、211或者双一流大学也必须高考成绩为唯一依据。在这样的模式下,大部分家长都不甘心让自己的孩子输给其他的孩子,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赢在人生的每一条起跑线上,于是“周瑜vs黄盖”的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

当然,“禁补令”成为一纸空文还和其贯彻执行的执行力息息相关。在很多校长看来,教师有偿补课并不是多么大逆不道的事情,人家不抢不偷不强迫,赚自己的血汗钱又有什么不对?况且,教师牺牲休息的时间“加班加点”,也能大幅度提高学校的教学业绩,因此,很多校长对教师有偿补课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偿补课现象难以撼动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教师的工资待遇不高:如果每一个教师的工资收入都很可观,每一个教师在物质生活上都没有后顾之忧,从来不用为五斗米而烦忧,那么教师参与有偿补课的积极性必定会控制至冰点。在保证教师待遇的基础上从严从重惩治有偿补课现象,相信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微雨润苗

暑假将至,每天,学校大门口传单雪片儿般漫天飞舞,各课外培训机构的招生大战已如火如荼。

这其中,不乏一些在职教师,以合伙、参股甚至单干的形式,混水摸鱼。

教师参与有偿补课,已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怨恨者甚多。国家亦三令五申,出台各种措施予以严厉打击。但仍有人禁不住利益诱惑,不惜铤而走险。

没有市场,就没有买卖;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教师参与有偿补课屡禁不止,原因很复杂。

首先是有真实的市场需求。

所谓“上课不讲补课讲”,是对教师群体的污蔑,不值一驳。真正的原因,是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激烈竞争,令家长集体焦虑;是大班额现状下,面向全体的课堂教学,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却消化不了;是手机游戏已肆虐青少年群体,家长急于寻找恰当的方式填补孩子的时间空白。

相比收费高昂但效果不明确的培训机构,把孩子送到老师那儿补课,“物美价廉”,相当划算。

其次是教师难抑有偿补课的冲动。

地域不同,学段不同,教师收入千差万别。但绝大多数中小学普通教师年收入,最多达到当地平均水平——请不要举特例来反驳。

生活艰难,谁又顾得了礼义廉耻?何况有偿补课,付出了劳动,谈不上师德沦丧。

如果教师待遇能提高一些,都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谁又愿意偷偷摸摸做些苟且之事?


其实参与有偿补课的教师很少,却导致整个教师群体被污名化。除了补课牵涉众多家庭有较大社会影响、部分家长心怀偏见认为教师理当固守清贫之外,培训机构营造舆论、刻意抹黑,也是重要原因。


毫米

补课之风屡禁不止,甚至可以说,现在禁补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是主管部门一刀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学校层面对教师采取“地下”形式补课同情和遮掩!

为何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呢?

一是补课市场需求旺盛,校外机构无法满足需求。

现在的补课市场可以用火爆来形容,市场那么大,不管你怎么堵,也是堵不住的。而大多数有见识的家长,更倾向于找学校的老师补课,因为毕竟学校老师对学生的情况更熟悉,自身业务也更好。但是,禁补令在那里,老师不敢公开答应学生家长,就只好转入“地下”,有的改头换面,比如组团攒班,家委会操办一切,老师只管上课,联手对付查处。本来查处补课是为维护家长权益的,但家长并不领情,反而与补课老师成了盟军铁杆。这岂不很尴尬?

二是制度有待完善,可转变为堵疏结合。

禁补令当初出台时,是有必要的,矫枉过正。但到今天,那种利用教师身份地位强迫学生补课的情况,已经不可能存在了。在家长的要求下补课都是偷偷摸摸的,谁有胆量强迫呢,隐蔽还来不及呢。所以,制度上,可以改变一刀切的堵,变为堵疏结合了。如果,学生家长请求老师补课,双方自愿,有何不可?可以实行备案制度,光明正大去做,以避免尴尬局面。

三是学校层面对于补课的同情和理解。

学校领导对于禁补令必须执行,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作为跟一线教师直接打交道一起工作的管理人员,他们最清楚私下补课的真实情况。校长以及学校管理层,对于教师补课是同情的,并不认为有什么错。教师用知识为学生补课,凭劳动获取报酬,真的看不出什么过错。学校更知道,补课的教师,教学任务完成的都很好,从来就不存在什么课上不讲,留到补习班讲的情况,这种鬼话,学校领导最清楚,根本不可能,学校对老师的考核手段都多得是,老师想自己砸自己饭碗,自己砸自己招牌吗?这不过是有人编排老师罢了。

四是教师待遇不高,为了养家糊口就躲猫猫了。

说到待遇,总是有一些人出来喷,拿教师跟某某工相比,可是,喷子们,教师经过多少努力才走进体制,某某工经过这些努力了吗?那位因把古诗默写情况发到群里被逼辞职的小学四年级班主任,每月工资2607元,这不管怎么喷,都不能叫高吧?!在这样的收入状况下,面对那么大的市场,又一直认为不是错,怎么可能不动心呢?没办法,教师也是人,得养家糊口。


教师妹子一枝花

是谁在自导自演补课?某省有名公办高中硬件一流,老师文凭最低就是本科,硕士、博士都有。能考进这所学校的学生也是万里挑一,个个都是学霸。为什么那么好的配置,学生期中、期末考试文科平均分三四十分,理科平均分六七十分。学生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掉链子。因为,1、学校利用各种活动来拖累学生学习。2、课程表一个星期有六七节课拿来,听歌、手工、玩泥巴、看电影……。3、老师讲课特别快又不细,有的直接跳过。你就算是天才在这样环境下你也变成学渣。到时候家长会自动找上门来请求老师补课,老师经常说是家长自愿补课。


咸不死你II

我认为老师是国家发了工资,给了待遇,不能有偿补课,如果学生有要求,只能免费补,否则就是违反师德!既然选择了老师这一职业就只能甘守清贫,如果不能坚守,就选择辞职,有的是人想教书,这是好多中国人的心声!大家说对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