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周國平說:我不是什麼教子專家,只是一個愛孩子的父親

如何讓孩子有一個幸福的童年?

今日的家長們似乎都深謀遠慮,在孩子很小時就為他將來有一個好職業而奮鬥了,為此拼命讓孩子進重點學校和上各種課外班。從孩子這方面來說,便是從幼兒園開始就投入了可怕的競爭,從小學到大學一路走過去,為了拿到那張最後的文憑,不知要經受多少作業和考試的折磨。有道是:不能讓我們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可是,在我看來,這種教育方式恰好一開始就是輸局了。身心不能自由健康地發展,只學得一些技能,將來怎麼會有大出息呢?

著名作家周國平說:我不是什麼教子專家,只是一個愛孩子的父親

真愛孩子的人,一定會努力讓孩子有一個幸福的童年,以此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礎。具體怎麼做,我說一說我的經驗供參考。要點有三。

其一,捨得花時間和孩子游戲、閒談、共度歡樂時光,讓孩子經常享受到活生生的親情。

其二,盡力抵制應試教育體制的危害,保護孩子天性和智力的健康生長。

其三,注意培育孩子的人生智慧和獨立精神,不是給孩子準備好一個現成的未來,而是使孩子將來既能自己去爭取幸福,又能承受人生必有的苦難。

著名作家周國平說:我不是什麼教子專家,只是一個愛孩子的父親

對於孩子的未來,我從不做具體的規劃,只做抽象的定向,就是要讓他成為一個身心健康、心智優秀的人。給孩子規定或者哪怕只是暗示將來具體的職業路徑,是一種僭越和誤導。我只關心一件事,就是讓孩子有一個幸福的童年,能夠快樂、健康、自由地生長。

只要做到了這一點,他將來做什麼,到時候他自己會做出最好的決定,比我們現在能做的好一百倍。

做父母的很少有不愛孩子的,但是,怎樣才是真愛孩子,卻大可商榷。現在的普遍方式是,物質上無微不至,功課上步步緊逼,精神上麻木不仁。在我看來,這樣做不但不是愛孩子,而且是在害孩子。

著名作家周國平說:我不是什麼教子專家,只是一個愛孩子的父親

我對孩子的期望

有一些人執意要把孩子引上成人的軌道,在他們眼中,孩子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一切都要大人教,而大人在孩子身上則學不到任何東西。恕我直言,在我眼中,他們是世界上最愚蠢的大人。

我對孩子的期望——

第一個願望:平安。如果想到包圍著她的環境中充滿不測,這個願望幾乎算得上奢侈了。

第二個願望:身心健康地成長。

至於她將來做什麼,有無成就,我不想操心也不必操心,一切順其自然。

著名作家周國平說:我不是什麼教子專家,只是一個愛孩子的父親

把主要力氣花在素質教育上,嚮應試教育爭自由

應試體制的弊端有目共睹,但積重難返,改革之路艱難而漫長。在這個過程中,個人不是無能為力的。把主要力氣花在素質教育上,嚮應試教育爭自由,能爭到多少是多少,在應試體制面前保護孩子,能保護一個是一個,這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一種責任。在一切戰爭中,保存和發展有生力量是一個基本原則,在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之戰中也是如此。可以確信,抗爭者的隊伍壯大了,兩種教育之間的力量對比就會發生變化,應試體制要不變也難了。現在它既然已經失人心,那麼,讓我們共同努力,讓它也失天下吧。

在現行應試體制下,孩子身心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家長不應該再加壓,至少要在心理上給孩子減壓。每次考試前,我都會對女兒說:考咋樣就咋樣,考砸了也沒關係。有一次期末考試,她考了個年級總分第一,我批評她說:怎麼搞的,考個二三十名就可以了,下不為例。她清楚我一向不看重考分,因此她的心態也從容而淡定。

好的家庭教育對於學校教育的作用有二,一是給素質教育加分,二是給應試教育減負。

著名作家周國平說:我不是什麼教子專家,只是一個愛孩子的父親

做父母必須提高自己的素質

讓孩子真正喜歡上智力生活,樂在其中,欲罷不能,對學習充滿興趣,是智育的最大成功。在這方面,父母的榜樣能產生顯著的作用。

我深信,薰陶是不教之教,是最有效也最省力的教育,好的素質是薰陶出來的。

因此,做父母意味著人生向你提出了一個要求:必須提高你自己的素質。

做父母做得怎樣,最能表明一個人的人格、素質和教養。

被自己的孩子視為親密的朋友,這是為人父母者所能獲得的最大的成功。

著名作家周國平說:我不是什麼教子專家,只是一個愛孩子的父親

文:周國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