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什么样的车,才是你心目中最理想的车子呢?

有些人喜欢仿赛的运动性

有些人喜欢美式车的舒适

有些人喜欢速可达的方便

而我,喜欢多功能车的全方位的兼顾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V-Strom 1000的配置、舒适以及动力固然让我念念不忘,但是回归到现实面的诸多考量如经济状况、使用习惯等,最后在今年一月底过年前的时候选择将这台V-Strom 650XT牵回家,替换上一台八年十万公里的旧车,也在今天正式地向大家介V-Strom 650,以及很多人摸不太清楚的V-Strom 650XT跟V-Strom 1000的差异。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自从八年前入手红牌之后就没继续骑乘白牌,因此因此对于红牌必须能够满足我的代步、工作、旅行等需求,也因为本身职业是摄影工作者常常得载着摄影装备到处跑,对于选择摩托车是以实用、实际的考量作为第一优先。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刹车与TC

在二月的时候跟着一群朋友完成了传说中的台湾之顶公路中央山脉大纵走的挑战,一群人在山路上骑车悠游看尽台湾山林之美真的好不自在,但是山路频繁的刹车跟加减速也提高了很大的骑乘风险,台湾爱车骑士也最常听到就是在弯道中操作失误的意外。在可预见的未来,ABS刹车跟TC循迹会是欧盟列为标配的安全配置,而在此之前铃木的V-Strom车系就已经全面提供车主最安全的车辆。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V-Strom 650XT的是采用前轮双 310mmTOKICO 单向双活塞浮动卡钳,后轮则是单 220mm NISSIN 单向单活塞浮动卡钳,

而V-Strom 1000前轮则是使用双 310mmTOKICO 双向四活塞辐射卡钳,后轮虽保持单向单活塞但是碟盘直径加大到260mm,相比之下V-Strom 650XT虽然刹车配置较简单,但是在都有ABS的加持下,V-Strom 650XT也能提供十分接近自家老大哥的刹车安全性。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V-Strom 1000加入了弯道ABS系统,以日系车厂来说这个配置升级算是相当领先,也提供了常常奔驰于台湾山林的骑士更安全的保障。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同样是关于摩擦力的安全配置,就是不论是V-Strom 650XT还是1000,两者均提供了三段式(包含关闭)的TC循迹控制系统,如此全面的安全配置即使放眼进口车市场,也不是每台都有标配,更遑论600CC级距的车种。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循迹防滑的实用性去年在北极圈道顿公路上有深刻的体验,在跨越北极圈布鲁克斯山脉的时候遇上了地面满是泥雪的路况,骑过去的时候马上感受到引擎输出降低,原因是当时的后轮已经在泥雪上开始打滑,循迹系统马上介入才避免了摔车的危机。

因此V-Strom 650XT跟老大哥看齐配置了循迹防滑真的算是配置相当有诚意,以安全、实用为出发点设计的一台车啊!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风挡与护弓

虽然台湾的地形以山地为主,但是如果是台湾人最常做的环岛旅行,仍然是以空旷的西滨、东海岸为主,想必很多车友都体验过在东北季风强大的季节骑西滨北上的那种风压,没有风挡跟护弓的车主大多会骑的很想死,如果是跑车或是单纯的有罩街车也得趴在风挡后才能够避开风压。

这点多功能车跟休旅车的优势就大幅彰显出来,不需要趴的腰酸背痛也能够靠可调整的风挡选择是要吹着徐徐微风还是要挡住迎面而来的刺骨寒风。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V-Strom 650XT配置的是三段可调整高低的大面积风挡,而且高度比上一代增加了9mm,从上图就可看到风挡高度在手动调整到最高时已经可达将骑士嘴部高度,在骑乘时只有安全帽头顶会撞风,其余身体各处均保护在风挡之后。

而V-Strom 1000甚至还加入了手动快速调整风挡角度的机制,轻轻一推就可以三段式调整风挡角度,真的非常方便。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而护弓也是V-Strom 650XT与V-Strom 1000都标配的配件,两者的护弓虽然没有华丽时尚的外型但是都具备超棒的保护效果,不论是跟在砂石车后方遇到弹起的飞沙走石,还是穿越林道时两侧打来的树枝,或是在北极圈内不断吹拂的0度寒风,这个护弓都能给你最好的保护,同时也保护了你的荷包,不用再去找贵森森的改装精品。

当然,如果您真的是怕冷的骑士,还可以选购原厂的加热手把,加上一个够暖的手套保证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你两手受冻。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另外借着上面这张图,我们来提一个V-Strom 650XT跟1000的配置差异,就是V-Strom 650XT使用的是传统的离合器钢索,而V-Strom 1000则是油压离合器,同时还具有拉杆可调的功能,对于手比较小的骑士相当贴心。

当然,传统离合器钢索跟油压离合器各有好处,油压离合器可以确保长时间的使用仍然有Q弹的手感,也不用频繁的调整离合器间隙,同时也更能应付恶劣天候对离合器线的耗损。但是传统离合器线最大的优势,就是真的出状况的时候,可以更简单的排除故障,而且简单的构造也允许你在长途骑行的时候带一条在车上以备不时之需,这也是油压离合器办不到的一点。

载重力与坐垫

前面说过,的本业是摄影,常常骑着车到处工作拍摄,摄影器材、脚架、笔电、衣物跟其他行囊常常塞的整车都是,加上偶尔会载女友出门晃晃,因此我比一般人更重视车辆的载重力。去年在北美的时候还要绑上帐篷、睡袋、备用油箱等,更是把整台车塞到了极致,连引擎保杆上都绑了一堆东西。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载重力是V-Strom 650XT对比市场上其他600级距的车种来说最强势的一个特质,首先副车架为了载重特别强化过,同时原生的后货架也跟副车架有直接的锁点,这让V-Strom 650XT在装载后箱时比其他车种更稳、更能载!

车主手册上明确记载V-Strom 650XT的载重在包涵车辆本身的情况下是415公斤,扣掉车子装备重量215公斤来看,等于是有200公斤的载重。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V-Strom 650XT因为诸多考量,并没有选择原厂的三箱配件而是市面上常见的铝箱组,依靠着车架设计优异的天生体质优势还是能比其他车种发挥出更多的优势,像是在三月的时候举办了一个烤肉骑车团,该团将近40人的烤肉用具、食物、饮料通通用一台车就能载满,你说狂不狂?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而长途旅行的重要指标中,除了载重力外坐垫也关乎骑士跟后座的舒适度,的上一台车虽是街车设定但是原厂坐垫是向前倾斜的,不仅会一直往前滑无法好好的坐在最舒适处,更会因为摩擦而提早让防摔裤破损。

相比之下V-Strom 650XT的坐垫非常的宽大厚实,骑士的坐垫从侧面看上去相当的平整,骑乘V-Strom 650XT能够一口气从苗栗骑到屏东完全不用停,而上一台车只能骑到台南就一定得让屁股休息一下。

后座的坐垫也不像其他同级的车种前宽后窄呈现很明显的三角形,V-Strom 650XT的后座不但宽度十足,前后空间也相当大,前座骑士即使背着背包后座都还是能有舒适的空间,如果装了后箱的话更能够轻松的靠着后箱不受起步加速的拉扯感影响,相信我,你的另一半会爱上他的后座空间。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悬挂设定、轮胎与座高

刚刚提到了载重力,相对应的就是得有足够的悬挂支撑,才能够发挥他的载重力。V-Strom 650XT的后悬挂是采用中置单枪多连杆设计,同时具备预载可调整在行驶表现上非常的棒,不论是载重还是轻装出门都能够达到车主的需求,在山路攻弯的时候也相当的稳定。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后悬挂多连杆的设计让想起上一台车,由于采用直推式侧置传统悬挂,再一次挂三箱载妹环岛的时候突然感觉到后轮循迹不正常,检查了半天后轮都找不出异样,直到回到家洗车的时候才发现后悬挂的固定焊点竟然断了!而歪一边的避震弹簧正是后轮失去寻机的元凶,两台车都是挂满三箱载妹环岛,最后的表现高下立判。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而前叉部分则是V-Strom 650XT唯一的不足之处,虽然43mm的正立前叉搭配150mm的行程,在台湾的烂路上已经可以提供非常棒的路感,但是可惜预载回弹均无法像调整V-Strom 1000那样可调整。

虽然载重时前叉扮演的角色不像后避震那样吃重,但是如果车主对于弯中的前叉回馈、急刹时的压缩等特性非常在意的话,只能透过改装来达到车主的需求。但是我必须再次强调,43mm的前叉设定已经让这台车的车头支撑性等表现比一般600级距的车好得多,150mm的行程也特别适合在台湾的烂路上实现越野的日常。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一台车的越野性能除了前叉行程以外,轮胎也是重要的指标之一,轮框越大代表的是对于不良路面的越障的表现指标越好,基本上能够真正被列为多功能车的车种前轮都至少是19寸,有些车种甚至轮框会来到21寸。回想起去年骑着V-Strom 1000在道顿公路以及世界之顶公路这种『未铺装』的沙石路面,还能以时速70甚至100的速度前进,19寸的轮胎真的功不可没。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只是大轮径的设定加上长行程的悬挂,自然的就有座高比较高的代价。V-Strom 650XT的座高是835mm,很多想买这台车的车主都会私讯给询问他的身高是否能够控制这台车。

以的169身高来说,其实骑这台车真的没什么太大得障碍,两脚下的话无法平放,但是也不至于到需要跳芭雷,而单脚下的话是可以平放没问题(但是平常还是会略微垫脚),因此我认为165公分以上的骑士应该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而V-Strom 1000的座高虽然来到850mm,但是如果你亲自跨过的话会发现V-Strom 1000的坐垫前端削得比V-Strom 650XT还尖一点,实际跨起来的感受是差不多的。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V-Strom车系不管是650还是1000都是搭载 前110/80R19 M/C 59V,后150/70R17 M/C 69V的轮胎,但是 650XT在轮圈配置上则是超越了老大哥,使用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无内胎气密式钢丝框,借着钢丝框的弹性以及可调性,赋予了V-Strom 650XT更狂野的外型跟冒险本质。当然,代价就是洗车的时候很麻烦。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19寸的前轮跟更长的轴距(1560mm)换来的是极佳的越野力跟高速巡航安定性,直挺的坐姿在长途骑乘时也相当舒服,只是付出的代价则是较弱的回转半径跟较弱的高速弯道性能。

幸好,V-Strom 650XT的龙头舵角极大,对于熟悉操作的骑士来说反而可以做出更小的回转半径。而直挺的坐姿在面对刁钻的连续狭小山路时也比纯种跑车更能以外倾的方式作出灵活的运动性。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引擎、仪表与续航力

Suzuki对于V-Strom 650XT使用的90度V2 双凸轮轴引擎的调教可以说是炉火纯青,不管是大催油门还是保持巡航,几乎都感受不到震动或是麻痺感传到坐垫或是手把上,表现相当的平顺。

最大扭力在6500rpm就能涌现62Nm的输出,即使你三档起步依然不会轻易熄火,这种引擎输出特性特别适合台湾地小人稠又多山的地形,在山路上挂着三档就能轻松悠游,减少频繁换档的麻烦与顿挫感,在市区繁忙的街道上穿梭也能够轻松应对不用保持着累人的高转。

而70.7ps 8500rpm的马力输出可以让你在70-120km/hr的中段加速上感觉到相当充沛的动力,不论是山路要超慢速汽车还是要在快速道路以时速130以下双载巡航,650双缸的动力都足够使用,当然如果你想要的是能够轻松的在60-180之间变换速度,那你会希望你胯下的是V-Strom 1000。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而2.4升的机油量不会让你换机油换到破产,也不会让少到让你像我上一台车那样,极容易烧线圈。机油交换量真的不是越少越好,小心省小钱开大钱啊!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当然,会选择650级距的车主最关心的一个指标表现就是油耗,如果你骑车跟一样温和,几乎都在130以下巡航,那么的在单人巡航油耗数字可以参考一下:

110 km/hr 时 约4.3L

90 km/hr 时 约3.3L

65 km/hr 时 约2.5L

以的经验是快速道路时会耗油一点,因为时速大约都保持在110-120上下,反而是在山路很轻松的悠游的时候大多以时速70公里前进而能缴出近3.6-4的平均油耗。一万公里骑乘下来的油耗则差不多是4.3上下。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这些数字,都是由V-Strom 1000下放的多功能仪表得来的实际数据,这个仪表板除了看平均油耗以外,也能够完整显示以下信息,依左而右依上而下分别是:

1.转速表、TC循迹、空档灯、ABS灯号、远光灯与4度以下会亮的低温警示灯

2.档位显示、时速表

3.总里程 / 分段里程 / 仪表亮度、水温表、气温表、TC段位、时钟

4.电压表 / 平均油耗 / 瞬间油耗 / 可续航里程

仪表板旁也设置了1个12V 36W的车充,省去了有此需求的车主还要接线配线的困扰。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这样的仪表板可说是应有尽有,尤其是电压表可以在电池发生故障之前就能够先预警到,少了很多顾路的机会。

而即时监控的水温表也能够在水冷系统刚发生问题时就得到预警,不会像一些入门车种那样得等到引擎过热灯亮了你才发现。

对于新手来说,最重要的档位显示也放在辨识度相当高的地方,加分

可续航里程则可以让你在快没油的时候评估是否应该要继续前进到下一个加油站,还是花点时间找附近的加油站,是常常骑到剩下最后10公里才加油,小朋友千万不要学。

而讲到续航力,不得不提这台车最值得骄傲的一点,就是那惊人的20公升的油箱完全是公升级的大小,但是配上650双缸车的油耗,让这台车的续航力达到可以超越500公里的理论里程,跟一起出去的车友对于这个续航力都感到相当的头痛。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举个例子好了,文章开头说我们在过年期间办了一次台湾之顶纵切的挑战,集合地点在关西罗马公路路口,在那边加一次油之后,我一口气在山路骑了400公里到了阿里山才需要加油啊。

中途其他车种的车友跟我报告要加油的时候,我都一脸狐疑的看着他:『我还有一半油耶,你怎么油喷这么快?』

又或者,环半岛的旅程只要在台东加一次油就能跑完全程又或者,满格六格的油表,从苗栗到屏东后还有两格,足够我载着女友到高雄玩上两天。

而当你油灯开始亮了,实际上你还有大约70多公里的续航力,足够你从八里骑到苗栗

是的,这台车的续航力就是这么变态,就算你骑到体力不支或是屁股钢化,他大概还有100公里以上战斗力可以陪你耗。

缺憾

讲完了所有的特色,我们来谈谈这台车的缺点吧。

除了之前提到的前叉不可调整以外,这台车另一个缺点就是大灯的调整,如果你实际DIY拆过这台车的车头,你会发现他每片塑料都是环环相扣,想要拆个仪表要花的力气可不少,这点真的带给相当程度的不便,因为像这种常常在重装跟轻装之间变换骑乘的人来说,调整大灯照射角度是家常便饭的事情,但是V-Strom 650XT要调整大灯要拆的东西真的不少。

而且大灯调整螺丝无法用手转,一定得用梅花板手或是六角板手才能调整,真的是相当的麻烦。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而另一个小缺点,就是他的脚踏位置了,虽然这台车的骑士三角非常的舒适,但是脚踏设计的位置会让骑士停红灯下脚的时候刚好卡小腿骨,在市区走走停停时多多少少会影响骑士的舒适度。

然而这个问题不是不能解决,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选购原厂的改装精品脚踏。

这个原厂精品脚踏是随着新款的2018年样式的V-Strom 1000发表,由于因为车系设定十分接近所以V-Strom 650XT也能够使用,这个脚踏不但具备上下2公分的高度可调同时也具备前后一公分的调整距离,可以有效地改善小腿骨卡脚踏的不适感。

而这个原场精品脚踏对于喜欢舒适巡航的骑士可以放到最低跟最前,让骑姿更舒适。对于喜欢跑山的骑士,放到最低后配上短棒棒糖的设计也可以增加一些倾角,可说是最喜欢的改装项目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除了改装脚踏以外,原厂标配的下护板保护范围也比一些改装厂的好,不但无痛支援原厂的引擎保杆(有听说混搭会卡的案例),在水箱跟下护板中间还多了一个塑料档板,彻底阻绝任何由前轮卷起的小石子打到引擎的可能。

这样的设计在后轮也看得到,延伸的塑胶档板保护后避震器免受后轮带来的水花跟砂石的侵蚀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而引擎保杆虽然是选配配件但是在北美用保杆挂汽油桶的经验也让选了这组保杆以备不时之需,后来更是加上了置杯架让出门在外更方便一点,说到底,多功能车没有引擎保杆还像话吗?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中撑自然也是多功能车车主必改的选项之一,洗车的时候有中撑洗后轮跟链条的时候超方便,出门在外后轮要是爆胎要补胎还是要打气的话,有中撑也是方便不少。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在文章的最后,我们来整理一下V-Strom 1000跟V-Strom 650XT到底有哪些差别吧。

1.快速调整角度的风挡

2.油压离合器以及拉杆可调

3.全可调倒叉

4.对向四活塞辐射卡钳

5.弯道ABS

6.更强大的动力

7.铝框与钢丝框的差别

8.重量差约13公斤

V-Strom 650XT给的一切其实也足够使用:

与骨架相连的后货架提供同级车数一数二的载重力

悬挂系统也远比600级距的其他对手都还要好

更有来自V-Strom 1000的TC、ABS等安全系统加持

宽大的坐垫,提供了这个级距的车种最舒适的骑乘享受,也让你老婆更愿意跟你出门,尤其重量较轻、龙头舵角超大,穿梭在市区小巷中压力不大,少了华而不实的高转马力数据,换来油耗更省、强大的低转扭力在台湾十分实用。

你问我为什么不选V-Strom 1000而选V-Strom 650XT?

因为跟V-Strom 650XT一样是个务实的人。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更多与V-Strom 650XT走遍台湾留下的轨迹: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台湾车友铃木V-strom 650XT 半年一万公里骑行心得

最后我想给还在犹豫是否要跳入多功能车领域的朋友一句话:

V-Strom 650XT已经带着我跟其他志同道合的车友跑遍了台湾的秘境,你还在犹豫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