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必修課戰略篇-方法論與工具-BLM(業務領先模型)-戰略解碼

戰略含有大量“未來”元素,必然有很多“務虛”成分,把它轉換成可以落地的東西,需要一系列複雜的過程(絕對不可以簡單化)。對於一箇中大型的組織,更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戰略框架和組織機制。

CEO必修課戰略篇-方法論與工具-BLM(業務領先模型)-戰略解碼

一、從開好兩種會議(戰略務虛會、年度商業計劃會)開始

簡單來說,戰略務虛會是“抬頭望天會”,是需要開“腦洞”的會議,就戰略層面的各種問題進行探討。這種會議最大的忌諱是開小圈子會,小圈子很容易陷入思維定式,眼界難以開闊。這種會議可以引入外腦、甚至競爭對手、跨界優秀案例等等。

年度商業計劃會,這個東西華為在BLM模型上優化了戰略解碼的東西。可以用來參考。

兩種會議的目的大不相同,形勢與內容、甚至參加的人員也應該大不同。

我們經常聽到企業抱怨:“我們花了很多錢,請了XX諮詢公司幫我們做了戰略規劃啊,沒有什麼用,只能鎖在保險櫃裡。” 呵呵,一般來說,經費再充裕,諮詢公司再厲害,它的戰略規劃最多隻能算戰略務虛會的優質輸出。

二、在華為改進版的BLM(Business Leadship Model)中,把戰略落地的抓手稱作戰略解碼。

華為戰略落地的能力如此強,有兩個核心原因:一是管理體系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二是企業文化,文化導致華為的執行力特別強。本文主要講管理體系如何增強了華為的執行力。

CEO必修課戰略篇-方法論與工具-BLM(業務領先模型)-戰略解碼

華為早年有個“五看三定戰略管理框架模型”。其核心理念是“以客戶為中心,以目標為導向”。

戰略洞察和戰略制定必須以客戶為中心,才能在大概率上保證正確的發展方向,從而做正確的事。以目標為導向就是講如何把事情做正確,這個核心的縱軸就是目標,首先是要把目標確定好。

華為的目標制定非常明確,要分解到產品線、行業或客戶銷售線,也一定要分解到各個部門,這個過程就是戰略解碼的過程。即把戰略目標分解成不同的目標,落地到各個組織,讓各個組織得以實現。

三、組織績效目標的戰略解碼

戰略解碼的核心原則是,價值創造決定價值分配,華為戰略解碼的核心輸入有兩個:

首先是對公司戰略和業務目標的支撐。簡單講就是公司的戰略要分解到各個部門,變成部門業務目標。自上而下的垂直分解,從公司到體系,再到部門,最後到崗位,要保證組織KPI和個人PBC從上到下是一致的,大部分公司也是這麼做的。

其次是對業務流程的支撐。本質上所有的業務流程只有一個核心目的,就是賺錢。打造一個能持續不斷的、最簡單高效的業務流程,是每年管理工作的核心。業務流一定會穿過很多職能部門,要讓這些職能部門在支撐這個業務流時高效協同,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有很多KPI互鎖,這個過程也是設置KPI核心的輸入。

CEO必修課戰略篇-方法論與工具-BLM(業務領先模型)-戰略解碼

整個戰略解碼過程是,從公司的戰略洞察到戰略分解,到指標體系,再到確定各個組織的KPI,然後到個人PBC。

戰略是結構效率,執行是運營效率。結構效率大於運營效率,但是沒有運營做支撐,戰略就無法有效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