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滿城水色半城山,四川都江堰1980年


伏龍觀。☆伏龍觀又名老王廟、李公詞、李公廟等。觀因李冰降伏孽龍的傳說而得名。是紀念李冰的廟宇。伏龍觀原有殿宇兩重,清同治間建成李冰殿,共有主殿三重。1959年培修時,將玉皇殿、喜雨樓合併,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磚木排架。一樓一底的後殿。正殿中的飛龍鐵鼎,是唐容宗女玉真公主故物。

前殿陳列著1974年修建外江節制閘時從河床中挖出的李冰石刻像,高2.9米,重4.5噸。石像造於東漢靈帝初年,距今已1800多年,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圓雕石像,非常珍貴。後殿陳列有都江堰灌區的電動模型。伏龍觀的左側是寶瓶口,江水奔騰澎湃,氣勢磅礴。

寶瓶口涼亭。☆李冰根據水流及地形特點,在坡度較緩處,鑿開一道底寬17米的楔形口子。峽口枯水季節寬19米,洪水季節寬23米。據《永康軍志》載“春耕之際,需之如金,號曰‘金灌口’”。因此寶瓶口古時又名金灌口。寶瓶口是內江進水咽喉,是內江能夠“水旱從人”的關鍵水利設施。


安瀾索橋又名珠浦橋,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區西北約2公里的岷江上。清嘉慶八年(1803) 重建。邑人何先德倡建索橋時,以木板為橋面,旁設扶欄。兩岸行人可安渡狂瀾,故更名安瀾橋。建橋時其妻楊氏出力不少,民間又稱其為“夫妻橋”。原長320米,現長280米,以木排為板,石墩為柱,承託橋身;又以慈竹扭成的纜繩橫架江面。

二王廟古建築群坐落在今都江堰西門外的玉壘山麓。該廟是為紀念都江堰的開鑿者、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而修建的。現存建築系清末民初所建。廟內有李冰和二郎的塑像,石壁上嵌有李冰以及後人關於治水的格言,被稱為治水三字經。後殿右側有畫家張大千、徐悲鴻等人的碑刻。園中植滿各種名貴花木,古木參天,林廕庇日。

二王廟前後殿分別塑李冰及其子二郎像。前殿李冰像身著袍服,正襟危坐,手拿著半裹的絹圖,凝神沉思治水方案;後殿二郎像草履便服,手執鐵鍤,英姿勃勃,充滿青春豪邁激情。二王廟內匾額、對聯、詩文、石碑甚鑫,有清果親王手書“功垂不朽”、光緒帝御筆“功昭蜀道”,以及“恢拓禹功名父子,創開天府古神仙”等,都是對李冰父子治水功績的讚頌。


飛沙堰是洩洪道,位於四川都江堰市,唐朝名“侍郎堰”、“金堤”,後又名“減水河”,它具有洩洪排沙的顯著功能,是都江堰的關鍵要害。飛沙堰是都江堰確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災的關鍵要害。它的主要作用是當內江的水量超過寶瓶口流量上限時,多餘的水便從飛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況,它還會自行潰堤,讓大量江水迴歸岷江正流。

另一作用是“飛沙”,岷江從萬山叢中急馳而來,挾著大量泥沙,石塊,如果讓它們順內江而下,就會淤塞寶瓶口和灌區。飛沙堰真是善解人意、排人所難,將上游帶來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達千斤的巨石,從這裡拋入外江,確保內江通暢,確有鬼斧神工之妙。

都江堰市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曆史、因堰而興的城市。市境內有文物保護單位102處,體現了城中有水、水在城中、“滿城水色半城山”的佈局特色。1950年1月19日灌縣人民政府成立。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灌縣改為都江堰市。---【四川都江堰,1980年。攝影:motoha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