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不能夢多多 但也不能只有拼多多

處於輿論風口浪尖之上的拼多多,一方面是它在商業上取得了驚人的成功,成立僅三年,月活超過了3億,估值接近150億美金。另一方面,賣假貨劣質貨的爭議一直不斷,最近拼多多重金處罰了一部分售假商家,引發了商家集體維權。

領現金紅包以及拼團的玩法有效地刺激了用戶分享,這種社交玩法,是從人找商品變為商品找人,在商業模式上來說是一種創新和顛覆,雖然拼多多不是發明者,但是它把電商的社交屬性發揮到了極致。

商業不能夢多多 但也不能只有拼多多

作為一個千億級的超級平臺,拼多多早已不是一個單純的玩家了,它是規則的制定者。一個坐擁3億用戶、百萬商家的平臺制定什麼樣的規則,倡導什麼樣的商業價值觀對社會的影響是巨大的。

疑似的山寨貨,不合理的超低價,拼多多上能刷出很多這樣的商品。我覺得底線是,可以便宜,不能劣質。平臺掌握著流量,如果價格是商家獲取流量的核心指標,那麼商家所有的力氣就會花在如何降低成本上,原料怎麼省一省,做工怎麼減一減,哪裡可以摳一摳,商家這方面的“小聰明”多了去了,很難不鑽空子。

商業不能夢多多 但也不能只有拼多多

香水的外觀是山寨的,連名字都山寨了,雖然細究起來,可以說是不一樣的東西。3塊3一瓶的香水,如果說是庫存商品,那麼庫存了多久,香水是有保質期的,是不是已經臨近過期?如果說是以3塊3的成本生產的,即便不賺錢,也很難不讓人認為是劣質貨。另外,法國香水能否拿出相應的報關單,如果沒有就是虛假宣傳、欺詐消費者了。

我再舉個我從事的家紡行業的例子,都是乳膠枕,原料用的是天然乳膠還是合成乳膠,差別巨大,國家現在對乳膠枕的成分標識沒有規定,消費者根本看不出來,一個低價的劣質乳膠枕可以堂而皇之地售賣,宣傳語一模一樣地好。

商業不能夢多多 但也不能只有拼多多

19塊8不要說是成品,連泰國天然乳膠的原液都買不到,是如何做出天然乳膠枕的?如果平臺扶持的都是這樣的商家,那麼最終的結果就是劣幣驅逐良幣。

“價廉物美”是好事,但它也可能會成為劣質商品的偽裝,讓平臺逃避了它應該承擔的商業倫理和社會責任。我們去討論拼多多上有多少是真正價廉物美的,有多少是劣質貨,那是捨本逐末了。

作為一個用戶,我在意的是平臺怎麼保證商品的質量,處罰商家是一種手段,但不應該是唯一的手段。作為一個商家,我關心的是平臺的生態和規則,商家的亂象不全是商家的責任,平臺從價值導向到審核機制都存在問題。

中國製造了用了那麼多年逐步擺脫假冒偽劣的標籤,國家用了強有力的手段引導製造業轉型升級,淘汰落後低端產能。如果千億級的公司力推劣質產品,讓這些工廠重新找到生存的沃土,不去思考如何提高產品品質和競爭力,對中國製造業來說是一種倒退。

商業不能夢多多 但也不能只有拼多多

好產品是需要合理的價格支撐的,做大樸品牌這麼多年,我能感受到消費升級帶來的變化。對消費者來說,最大的浪費不是買貴,而是買錯。因為低價而誘發的購買狂潮未必是真正的需求。一旦發現劣質甚至引發安全問題,那不是低價就能說的過去的。

從結果上看,拼多多無疑獲得了商業上極大的成功。但作為一個超級電商平臺,它有沒有負責任的商業倫理和價值導向?它為整個社會創造了什麼樣的價值?這是拼多多在野蠻生長的過程中必須要去思考和回答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