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動了你的安全感

誰動了你的安全感

全民焦慮的時代來了。

寒門再難出貴子,中產階級恐懼著因病返貧,富人們發現金錢買不來的東西還有太多太多。

強者愈強,在激烈的競爭中愈發凸顯出來。弱者更弱,不得不在迷茫中繼續磕磕絆絆地行走。然而無論你是強是弱,最後還是要在現實面前跪下叫爸爸。

雖然嘴上說著“一杯茶,一碗飯,生活貴在平平淡淡”,我們還是免不了在這個安全感嚴重缺失的時代裡焦慮了。

你的安全感,是被誰幹掉的?

—1—

70後曰:養老保險

70後抓住的,是大集體主義的尾巴,和改革開放後殘留的些許機會。

他們是糧票,油票,布票的最後見證者,經歷過吃不飽、穿不暖的童年,好不容易考上大學,正好趕上分配製取消。

那時候沒有人才市場也沒有智聯和脈脈,下海的60後在廠門口貼上招工廣告,沒有路的70後為爭取打工機會打破了頭。

誰動了你的安全感

如今的年輕人流行“炒掉老闆”,喜歡放飛心靈,70後想起當年自己初入社會,為了口飯吃,恨不得把老闆當親爹供起來,不由得很心酸。

跌爬滾打,靠自己吃飯,70後習慣了風風雨雨,照理來說不該缺少安全感。

可惜世界上還有一個詞,叫養老保險。

打工自70後始,當年的出走打拼是勇敢的證明,我用青春賭明天並非虛言,因為2000年前是沒有五險一金的。等到有了五險一金,又不能全國聯網,交了保險的出省打工,只有退保一條路可走。

所以70後很多人沒有養老保險,到了一定年齡,就開始迴歸對國企事業單位的迷戀。

他們不敢想象,自己老到幹不動活,又沒有養老金的那一天,該怎麼辦。

—2—

80後曰:房價

最小的80後,現在也快三十而立了。然鵝……面對沉重的房價,臣妾立不起來啊!

房子對於80後來說,是個日經話題。未婚要買投資房,結婚了要買婚房,生娃了要買學區房……然而房價在80後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就漲成了個傳說。

辛勤勞動在飛漲的房價面前沒有任何意義,關於這一點,《21世紀資本論》評論得非常精準:“資本收益的增速遠遠大於勞動收益的增速。”80後們親眼見證了“買房意味著300%甚至十倍利潤”的現實,成了“房≈幸福”理念的忠實信徒。

等到需要時,發現自己買不起了。攢了十年錢,終於從可以買小一居變成買得起一個衛生間。80後的親身經歷,都是血淋淋的經驗。

誰動了你的安全感

因為買不起房拖垮了夢想,不再幻想,離開北京;為了孩子的教育賣掉原本的房子,一家三口蝸居在好學區的小房裡;為了有一個自己的家,接受高昂的房價,將未來三十年的自由,都押給了銀行,從此再也失不起業,追不起夢……

沒買房時的幸福,彷彿是虛幻的泡沫,脆弱易碎,一戳就破。

80後是“在不自由中尋求自由”的夾縫一代,被房價壓得扁扁的,還何談安全感?

—3—

90後曰:脫髮

一提到90後,好像就剩放飛自我了。然而人不能永遠天真快樂,用著火星文唱著周董的歌。

90後甩掉“祖國花朵”稱號,勇敢地接過了“中年脫髮”大旗。

70後的安全感是被擊碎的,80後的安全感是被壓扁的,90後的安全感,從一開始就不存在。

90後們面對著前所未有的變局,每一秒都在革新的時代,慢一步就會被甩掉的現實,承載著空前絕後的龐大壓力,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壓力一大,自然脫髮,迅速後移的髮際線,只不過展現了焦慮的90後們的一個側面。

第一批90後,已經禿了。

誰動了你的安全感

似乎生得越早,成就高的概率就越大,上一代拼事業做的是填空題,80後們做選擇題,輪到90後,只剩下問答題。

不再有順時而起的黃金機會,90後踏上職場,不懈地追逐著一個又一個的風口,被潮流拋在原地,然後靠減少髮量的自虐式努力趕上去。

90後天生屬於互聯網,可互聯網的輝煌不屬於他們。高工資、信息爆炸都是傳說中的年代紅利,可這並不能為他們減輕一點點壓力。90後用遍了霸王、生薑和各種各樣的偏方,格外寶貝自己稀疏的頭髮,然並卵。

是因為脫髮而焦慮,還是因為焦慮而脫髮,他們早已傻傻分不清楚。

時易世變,生活總是有這樣那樣的困難和不如意,無論哪個年代的人,都總會有缺少安全感的時候。

然而,人類的堅韌就在於,被擊倒了繼續爬起來前進,或者被擊倒了索性趴下,我們總是可以找到一個平衡點,繼續走下去。

內心不確定也好,姿態難看也好,就算透支、疲憊、無助到想要流淚,依舊要繼續向前。

就像熱愛糖分的銀時說的那樣,

也許乾脆丟掉行李會比較輕鬆,但無論怎樣也不會那樣做,如果沒有行李的話,走起路來會多麼無趣?

人的一生,如負重遠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