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黄山市高考文理科第一名

走近黄山市高考文理科第一名

谈成绩:有些意外 也属必然

“我10点多钟查到成绩,比预估分数略高一些,心里就释然了。后来刷朋友圈,发现自己竟然是全市理科第一名,就比较意外了!”程晓亮说,当时自己内心非常激动,立刻告诉了父母亲,这个好消息很快就在整个家族传开了,“开心得午饭都没心思吃,也没办法午睡。”程晓亮说,最让他意外的是理综得了289分,比估分高出9分。语文、数学、英语得分与自己预估的分数只相差一两分,语文119分,数学148分,英语138分。

陈震乾直到中午11点多钟才查到分数,跟程晓亮不一样的是,他考后一直没有估分。但是根据自己平时模考分数,他觉得上一本线应该没问题,但没想到考了659分。语文120,数学148,英语137,文综254,他表示“这次语文没有发挥好”,前面题目只花了1个小时就做完了,剩下1个半小时都在写作文,写到300字时感觉不满意,全部划掉重写,影响了卷面,“选择题只错了一个,如果不是作文分数拉低,语文分数应该可以更高些。”

谈经验:寓学于乐 松弛有度

陈震乾原来是理科学生,高一上学期分文理科时,他跟程晓亮同在一个班级,后来他觉得学文科更有趣,便在高一下学期快结束时转入文科班。“理转文,父母是不同意的,因为我的理科成绩也很好,而且理科专业选择多。但是,我就想学习文科的人文历史。”陈震乾说,后来父母尊重了他的意见,他也很快将之前落下的文科课程补上,跟上了其他同学的学习步伐。

谈到自己的经验,陈震乾说,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平常心,高考并不可怕,题目都不会特别难,关键是要有针对性地复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因为他非常喜欢数学,所以在平时的复习中,在数学这门课上花费的时间就相对较少,而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文综上,“通过题海战术,大批量刷题,通过选择题巩固知识点。”

程晓亮在高二时曾参加了美国耶鲁大学年轻学者计划,并赴美国参加夏令营。那一次的活动对他的影响非常大,让他对英语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提高。他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有“钻牛角尖”的精神,没有弄懂的知识点一定要弄懂,“这不仅是一道题本身的对错,从中还可以获得成就感,激励自己再接再厉。”

除了学习,两位同学的兴趣爱好也非常广泛。在学习之外,他们爱运动、爱听歌,也爱玩游戏。周末,他们也会花一两个小时在游戏中,释放学习压力。此外,陈震乾还喜欢写小说,在高一高二时还写过不少小说。

谈父母:亦师亦友 及时沟通

陈震乾是休宁县蓝田镇人,从五年级开始,妈妈就在县城租房子,一边陪他上学一边上班,父亲则在工地上做铝合金安装。

“我和他爸爸都没多少文化,我就能管管他的生活起居,他爸爸在外面上班,也都是电话问问学习。”陈震乾的妈妈毕国珍说,儿子从小学习就好,在这方面他们没有操过太多心,但周末看见儿子玩游戏或者看小说,也会忍不住唠叨,“这时候他爸爸就会阻止,说一周才休息两天,让儿子放松一下,不要唠叨。”初中时,陈震乾也有过叛逆期,不愿意跟母亲交流,但很快他就意识到,不沟通只会让彼此的隔阂越来越深,母亲没有太多文化,应该主动跟母亲沟通。于是,他在母亲能理解的范围内跟她交流,如果实在无法理解的事情,他就选择不说,以免母亲担心。

程晓亮家住县城,平时程生活起居也是母亲负责,父亲也会督促他学习。程晓亮的父亲程进佑说,平时会利用一起运动的时间,与孩子聊天,聊学习、聊家常,“对孩子不要太严厉,太严肃,要有一颗包容心。如果孩子玩心重,可以稍作提醒,关键是在日常建立和谐的父子关系。”

两人都表示,最关键的是父母亲都非常恩爱,为他们创造了温馨的家庭环境。

谈教育:爱在耕耘 重在陪伴

方进宝是陈震乾的班主任,他认为当老师要不忘初心,干一行爱一行,把事情做好,“在本届毕业生中,每天的早读到晚自习,我基本都会陪着学生,陪伴是最大的爱,也是最好的教育。”谈及陈震乾,方老师特别欣慰,“陈震乾很会计划,很有主见。他一直想考北大,理科改文科时比其他同学迟了半学期,他付出很多。”

朱春林是程晓亮的班主任,用心(爱心细心恒心)、用情(真情热情激情)、用力(全力)是他从教29年的感悟。“陪伴是最好的管理。”朱老师说,程晓亮一向成绩优秀,高二时曾一度下滑,通过做工作和自我调整,成绩不断赶超,进入高三后一直稳在前五名。“这次高考,他属正常发挥。他爱阅读,魔方也玩得很不错。全班同学的综合成绩也可圈可点,600分以上22人,其中670分以上4人。”学生取得好成绩,朱春林内心感到无比开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