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窮玩車,富玩表”?

為什麼說“窮玩車,富玩表”?

許多表友應該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調侃的話“窮玩車,富玩表”,那究竟這句話對不對呢?有的人會說車比腕錶貴,也有的人說富人買得起車,一塊腕錶算什麼。眾說紛紜,各有各的理,那今天妹子就來跟大家好好聊一聊這個話題。

-1-從源頭分析

“窮玩車,富玩表”這句老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上世紀70年代, 當時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人們有了消費的慾望、提高生活質量。當時的腕錶、縫紉機和自行車被人們稱為“結婚三大件”,“上海”牌的腕錶,“蜜蜂牌”的縫紉機,“永久”牌的自行車,只有湊齊了這三樣才能算大戶人家。但由於物資匱乏,當時的生活用品都是需要憑票購買的,幾百人甚至上千人中才有機會獲得一張票,一般人很難買到。

為什麼說“窮玩車,富玩表”?

當時的永久牌自行車大約是150元一臺,人們那時候的月薪大約只有30元,而一枚腕錶的價格就要120元。以兩者的實用價值比較,自行車無疑是窮人的首選,有了車,生活才會更加方便,而且腕錶在那個時候的功能並不強大,只能用作讀時使用,一般比較富裕的人才會購買。所以 “窮玩車”指的並不是現在開在路上“轟隆轟隆”響的汽車,而是騎著“咯吱咯吱”響的自行車。由於這句話朗朗上口,廣為流傳,因此成為人們日常調侃的話語之一。

-2-從需求分析

首先定義一下什麼是“玩”,“玩”的本意是用手玩弄、戲弄,通過獲得非直接的利益來娛樂自身,買一個東西不能稱作“玩”。在“窮玩車,富玩表”這句話中“玩”的意思就沒有那麼普通,不能單純地以用手把玩來形容,但可以定義為:在比較了娛樂物品的價格和性能之後,得出這件物品的性價比符合自己的消費能力,並長期以此為樂的行為。

為什麼說“窮玩車,富玩表”?

按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分析,人的需求被分為五種:首先人要生存,就要滿足生理需求,也就是吃。然後是安全需求,人自身的安全需要保障。其次是人需要被照顧,想要得到關係,也就是歸屬需求。接著是尊重需要,人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最後是自我實現,為自己的理想抱負努力。當人們所有低層的需求都已經得到滿足的時候,人們的消費慾望會轉移到實用性沒有那麼高的物品,如腕錶、珠寶等奢侈品上。

為什麼說“窮玩車,富玩表”?

既昂貴且非生活必需的物品叫奢侈品,雖然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發展,腕錶的功能日趨多樣化,造價也變得越來越高,因此腕錶沒有實用性這句話是錯誤的。生活越富裕的人,消費的實用價值和性價比更低。如果你購買的東西實用價值和性價比都比較高,那你可能就不是富裕的人。即使腕錶的功能越來越複雜,但它的實用價值和性價比依然遠低於汽車,長期購買的東西實用價值和性價比越低,生活越富裕。

-3- 從心理分析

“玩車”和“玩表”都會存在一個現象,那就是炫耀。有的人會為了炫耀手腕上的表而故意屢次捋起袖子,有的人會為了炫耀新改裝的跑車而空轟油門,發出巨大噪音。根據可炫耀的場景來看,腕錶的出鏡率似乎會更高一些,因為富人需要出席正式場合更多,需要腕錶搭配,也可以隨時讓別人欣賞腕間之物,畢竟汽車不能掛在身上,車鑰匙也不可能隨時在手上搖晃。

為什麼說“窮玩車,富玩表”?

一輛車的花費有的時候確實比表貴得多,改造的價格、日常損耗維護的費用都是一筆筆巨大的開支,但車的體積大,數量終究有限。但表不一樣,表的體積小,正所謂積少成多,收藏的數量自然能比車多,富人追求的不是實用性,而是藝術觀賞價值。假如一輛車和一塊表放在眼前,車能欣賞的部位具有侷限性,往往只能欣賞到外殼。而表則更為精緻,鏤空雕刻工藝將腕錶的錶盤和機芯清晰呈現在眼前,讓人感受到機械的美感。

為什麼說“窮玩車,富玩表”?

無論是“玩車”還是“玩表”,都只是個人愛好,想要將一個人的氣質完美的展現出來需要豐富的知識和內涵來充實自己,而不是停留在自己車跟表的價位上。愛好本來就不應該和貧富連在一起,不能僅僅因為他的愛好而決定這個人貧窮或富有。車和表僅僅是一個象徵,所謂的社會階層更多的是由人的生活品味和氣質決定的。

窮玩車,富玩表,實習妹子愛寫稿

你對這句話有什麼看法呢?

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