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招聘幹部王潮樑:打破“鐵飯碗” 他是“跳槽”第一人

王潮梁,1938年出生於江蘇無錫,1960年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飛機設計專業。1981年,他成為蛇口工業區也是全國改革開放第一個招聘幹部。1983年,擔任蛇口工業區海上世界股份公司總經理。1984年1月,他促成了鄧小平南巡時的首次題詞。

“我是袁庚捅開‘幹部私有制’時,被他蒐羅到蛇口的人之一!”對於37年前人生軌跡的改變,王潮梁把“賬”記在了袁庚的頭上。

全國首個招聘幹部王潮梁:打破“鐵飯碗” 他是“跳槽”第一人

王潮梁指著家裡1984年的老照片,照片裡他和鄧小平走在一起。

王潮梁家裡客廳的牆壁上,掛著一張1984年的老照片,拍攝地點在蛇口“海上世界”明華輪上。

“小平同志走在中間,最左邊那個穿西裝的是我……”那時,王潮梁任明華輪“海上世界”總經理。鄧小平來視察,他負責接待工作。

王潮梁,今年80歲。原蛇口工業區海上世界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1981年,蛇口工業區首開全國招聘用人制度先河。作為全國第一個招聘幹部,王潮梁於1982年4月從武漢調到蛇口。“這個幹部沒有級別,但能當總經理。”王潮梁說,改革開放四十年,他是參與者和實踐者,更是這個好時代的幸運兒!

A.往事

老同志鬧笑話

“劍橋大學,建了多大的橋?”

全國首個招聘幹部王潮梁:打破“鐵飯碗” 他是“跳槽”第一人

寫給全國第一個招聘幹部王潮梁的信。

在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大樓三樓,坐落著全國首個改革開放為主題的博物館——蛇口改革開放博物館。

5月21日下午三點,一群“85後”白領來博物館參觀。來到“幹部制度改革”區,講解員說:這封信是寫給全國第一個招聘幹部王潮梁的。

“是的,那封信是主考官林鴻慈寫給我的。”提起這封信,王潮梁的思緒回到了1980年。那時的蛇口,儘管早已開始炸山填海,幹部素質卻“讓蛇口人難堪”。

據塗俏所著《改革在現場●袁庚傳》一書記載:為辦好蛇口工業區,交通部從部屬系統內抽調了很多老同志,輔佐時任蛇口工業區建設指揮部總指揮袁庚。這批工農出身的老幹部都是好同志,可身上或多或少地帶有濃烈的“計劃體制”烙印。

這樣的烙印,就鬧出了一些笑話。

第一個笑話:有蛇口乾部詢問來訪的美國朋友:“英國人說英語,你們美國人說美語嗎?”

第二個笑話:英國劍橋大學訪問團訪問蛇口,老幹部問:“你們建(劍)橋大學,主要建造了多大的橋?”

這些笑話,讓袁庚感到悲哀。

寂寞的大學生

“那時什麼都不準改、不能改”

袁庚為笑話“悲哀”時,作為武漢長江航運科學研究所工程師,王潮梁正在武漢感受憋屈與落寞。

1955年,王潮梁從無錫第一中學畢業,考入華東航空學院飛機系。1956年隨校由南京遷至西安,成為西北工業大學第一批學生。王潮梁所在的55專業,後來成了我國第一個直升機設計專業。1960年,大學畢業後,王潮梁被分配到陝西興平的514廠,擔任飛機制動系統的主管設計工藝員。

“那時,什麼都不準改,什麼都不能改。”王潮梁說,“這讓我很憋屈。”

1977年,交通部長江航運科學研究所要研製氣墊船,王潮梁又被調到武漢,在船體室做設計。後來,又被借調到長江船舶設計院,搞起了遊輪。

“從天上到水裡,從飛機到遊輪,可要想把圖紙變成產品,太難了。”王潮梁說,在武漢,他同樣壯志難酬。

B.破冰

從武漢到蛇口

“首吃螃蟹者”最晚去報到

全國首個招聘幹部王潮梁:打破“鐵飯碗” 他是“跳槽”第一人

蛇口工業區在《廣州日報》上刊發招生簡章。

“那天,我正在準備出差,去無錫做實驗。”王潮梁說的那一天,是1981年8月15日。時任長江航運總局工程師王志遠託人給他帶來了一張小字條。上面寫著:海員俱樂部3號房有人想見你。

是誰?王潮梁在給王志遠打電話後才得知,原來是深圳蛇口工業區在武漢公開招考工程技術人員,考場就設在海員俱樂部。

這年,王潮梁43歲。

1981年8月16日至17日,蛇口工業區首次在武漢長江航運局的海員俱樂部張榜招考幹部。

兩天時間,三門考題:英語、國際知識和論文。論文題目是《試論我國改革開放政策》,袁庚出的題。

筆試成績出爐,在50多名應聘者中,王潮梁名列第一。又經過面試,成績優良。主考官林鴻慈推薦:是個人才,錄取!王潮梁成為蛇口工業區第一次面向全國招聘的武漢考區唯一錄取者。

好事多磨!當林鴻慈竭力推薦王潮梁時,長江航運科研所卻堅決不放人。

1980年代,沒有商調函,沒有單位同意,不給簽發檔案,無法調換工作單位。“沒有戶口和糧油關係,領不到糧票,吃飯都成問題。”王潮梁說。

王潮梁只好寫信給林鴻慈求助。

林鴻慈在給他的回信中,轉述了袁庚的話:“……不知他有沒膽量,開個頭。那裡不肯調,就辭職。我這裡收。我就想有一兩個同志來開這個先例……新華社社長曾濤同志就希望我們能捅開‘幹部私有制’。現在人才浪費的問題太嚴重。人在本單位不充分發揮其作用,又不讓調。這個局面不打開是不成的。”

最終,在各方干預和幫助下,長江航運科研所終於同意放人。時間已是1982年4月。

作為全國第一個招聘幹部,卻是最遲到“蛇口黃埔軍校”報到的學員。從招聘考場到正式成為蛇口工業區一員,王潮梁花費了9個月時間。

接待員到總經理

沒日沒夜地忙,卻非常充實

經過培訓,王潮梁南下後的第一份工作是接待員,每天騎著自行車,接待形形色色的外商、港客和內地人。

閒暇時,王潮梁發現,工業區規劃圖畫得很不專業,他自告奮勇“來試試”。兩天之後,工整的規劃圖放到指揮部的桌上,引來贊聲一片。於是,王潮梁的崗位換到了指揮部。

隨著蛇口名氣越來越大,每天來訪者最高可達一萬多人。

“沒有酒吧,沒有娛樂場所,根本留不住客人。很多外國人和香港人早上來,晚上回香港。”王潮梁說,工業區正準備興建深圳第一座五星級酒店南海酒店。

得知廣州遠洋公司郵輪“明華號”即將退役,蛇口工業區用300萬元人民幣買下它。“明華號”由法國製造,1962年由總統戴高樂剪綵下水,船高9層,有263間客房,606個床位。有游泳池、酒吧、舞廳,就是一個現成的賓館。

1983年11月19日,王潮梁被“海上世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聘為首任總經理。

C.題詞

“海上世界”開業

鄧小平成為他的首位客人

全國首個招聘幹部王潮梁:打破“鐵飯碗” 他是“跳槽”第一人

王潮梁在“海上世界”明華輪前留影

“明華”輪開業的日子定在春節,取名“海上世界”。

1984年1月23日晚,袁庚突然來檢查工作,並單獨向王潮梁交待:做好重大接待任務的準備。

1月25日晚,袁庚又來了。當聽到午餐可以“要一點辣”時,工業區黨委副書記喬勝利脫口說出了一個“鄧”字,便捂住了嘴。大家都意識到來者何人。

王潮梁於是問:“能不能請首長題字?”袁庚說:“恐怕不行,上面明確規定,首長來只看、只聽,不講話、不題詞。”見王潮梁很失望,袁庚又補了一句:“你隨機應變吧。”

“題不題是首長的意願,準不準備是我的事。”王潮梁叫人趕緊去買文房四寶。

1月26日11點15分,一列車隊駛近郵輪邊,小平同志從一輛車上下來。王潮梁迎上去,緊握著他的雙手:“首長好,歡迎您!”小平同志在全體員工熱情有禮的掌聲中,緩步登上“明華”輪。陪同他的,還有楊尚昆、王震兩位領導。

在咖啡廳聽完彙報,小平同志登上甲板,遙望對面香港新界,沒有說話。

稍後,王潮梁引領小平同志到龍鳳廳午餐。

這是“海上世界”的第一頓飯。席間,小平同志喝了三杯茅臺酒。詢問小平同志女兒鄧林得知“他很少喝酒,看來今天很高興”後,王潮梁示意副總經理趙豔華上前,在小平同志耳邊說:“請首長給我們題個詞。”

小平同志起身走向旁邊鋪上紅布的小桌,拿起筆,操著四川口音問:“寫啥子?”大家轉頭望著王潮梁。王潮梁脫口而出:“海上世界!”小平同志欣然命筆,一揮而就。寫完之後,準備放下筆。

見沒落款,王潮梁又趕緊說:“請首長籤個名,不簽名不值錢。”小平同志笑了笑,又在題詞下面寫下“鄧小平題 一九八四年一月廿六日”。

就這樣,小平同志在“海上世界”給深圳留下了極其珍貴的“第一筆”。

如今,王潮梁已是耄耋之年,“海上世界”明華輪周圍,也已經被更多現代元素的餐館、建築物包圍。

每當夜幕降臨,海內外遊客如織。

歷史背景

捅開“幹部私有制”

袁庚下了“四步棋”

全國首個招聘幹部王潮梁:打破“鐵飯碗” 他是“跳槽”第一人

蛇口工業區提出的口號“時間就是金錢 效率就是生命”。

據歷史資料記載,蛇口工業區指揮部共設7個組,編制25人。直到1979年上半年,工業區指揮部專職幹部卻僅有5人。總指揮袁庚曾自嘲,“自己的管理幹部滿打滿算還沒有超過一桌人。”

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的人事管理制度還是計劃經濟下的統調統分,由國家統一安排,國家幹部和技術人員不能自由流動,基本上是“死水一潭”。一個幹部要系統內部調動,需上級主管單位許可和支持。若想從別的系統或單位尋求支援,更是這山放了那山攔,重重阻隔重重關。

從1979年5月至1980年年初,半年內袁庚打了6次報告給交通部,收效甚微。1980年1月25日這天,第一次轉機出現了。

據《改革現場●袁庚傳》一書記載:當天,原交通部副部長郭建視察後三日,交通部科技司司長高原和交通部科技情報所所長岡森、研究員林鴻慈一行三人造訪香港招商局。期間,袁庚向岡森感慨:“蛇口有地,也有錢,人才奇缺。我總在想,能不能在全國範圍內招聘一些有志之士,再培訓成需要的企業管理型人才。”

袁庚的想法,得到了高原、岡森的認可。

第二次轉機,發生在1980年3月26日。谷牧副總理在廣州召開的“廣東福建兩省彙報會”上講話,談到蛇口用人問題,提出了一個嶄新的概念——“擇優招僱聘請”。

兩天後,袁庚寫信給谷牧,尋求書面支持。谷牧在信上批示“我同意。據此同有關方面交涉。各方均應支持你們。”

拿到尚方寶劍,袁庚又繼續尋求交通部、廣東省和深圳市的支持,正式著手謀劃如何打破“幹部私有制”。

袁庚為此下了四步棋。

第一步“凍結”。向交通部提出“對非專業人員、分配的大專生和一般行政幹部,一律停止調進蛇口工業區”。

第二步“造勢”。設法藉助媒體力量,讓外界瞭解蛇口正在實施人事制度改革。並在內部上下形成緊迫感、危機感。

第三步是“招聘棋”。赴北京、上海、武漢、廣州等地,採取組織推薦、自薦、公開登報招考等辦法,全國範圍蒐羅人才。

最後一步棋是“培訓”。袁庚認為,要開辦一個外向型的工業區,一定用經濟知識、管理知識武裝人才的大腦,將人才塑成可用之才。他提出辦企業管理幹部培訓班思路。1981年4月20日,交通部情報所林鴻慈應袁庚之邀來到蛇口,籌辦企業管理幹部培訓班。

這個培訓班後來被稱為“蛇口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共計48人,全是理工科大專院校畢業。這批學員中,就包括王潮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