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國家不肯“沒收”私有土地,日本土地放棄制度被逐步檢討

日本鳥取縣米子市的一位司法書士曾在2017年把國家告上了法庭。

原因是:

他在2014年從父親那裡,繼承了一片在島根縣安來市,面積約2,300平方公尺的山林。在3周後,他決定放棄土地所有權,自願上交給國家。

但是,無論地方政府或中央政府,都沒有可以申請移交的窗口。

於是,他就將國家告上了法庭。

這是日本史上,第一個因為國家不肯“沒收”私有土地,而以個人名義提起的訴訟。

因國家不肯“沒收”私有土地,日本土地放棄制度被逐步檢討

這還真不是個例。

在日本,所有者不明的土地正在增加,導致開發事業被推遲等社會問題紛紛出現。

因此,日本法務省研究會在2018年6月1日以放棄土地所有權相關制度的創設、繼承登記的義務化為主要內容進行了討論。

計劃在今年內提交最終報告,到2020年之前提交相關法案。

6月1日當天,日本政府也在首相官邸召開了相關會議。

除了法務省推進的所有權放棄制度研究外,還制定了對地籍調查進行嚴格的實施等,其他部門管轄對策的基本方針。

“土地所有者不明的問題非常嚴重,需要儘快解決。”

這是日本政府的態度。

關於在現行法律的實施下,是否能放棄土地所有權的問題,有不同的見解。由於是放棄行為,土地所有者有可能會是想單方面的逃避承擔稅務等管理費用的義務。

日本研究會希望:

今後可以壓縮、免除土地所有者的相關責任;

研究放棄土地的所需文件和程序;

討論被放棄的土地歸屬國家或地方自治團體哪個更加合適;

研究長期擱置的土地是否合適被當作已經被所有者放棄。

關於登記制度的修改,中間報告也明確了登記手續的簡化。

在日本,擁有土地,也可能是“地主”的負擔。居住於農村或市郊的他們,可能一輩子都遇不到土地開發,還要每年繳納一定金額的固定資產稅。

而對於海外投資者來說,好的地理位置就顯得尤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