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即將滅亡前,子嬰為何不率領秦人退居西川以圖東山再起?

公元前208年,不甘於做傀儡皇帝的楚懷王熊心為奪取實際權力,牽制項羽和劉邦,以達到統御諸侯鞏固權力的目的,命宋義為主帥、項羽為次帥率軍北上救趙,並令劉邦西進入秦。同時楚懷王與各路反秦諸侯起誓“先入關中為王”。

秦朝即將滅亡前,子嬰為何不率領秦人退居西川以圖東山再起?

次年劉邦攻入武關子嬰自貶帝號出城納降,享國祚十四年的秦朝宣佈滅亡。

從劉邦率軍西進滅入秦,期間共計用了短短六個月時間,在此期間,秦國政局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宦官趙高採取指鹿為馬的陰險權術大肆清洗朝堂反對派,並派女婿閻樂誅了殺秦二世,正當趙高春風得意準備自立為帝時,朝廷內外卻無人支持,陷入尷尬至窘的趙高為徐圖帝位,迫不得已請立子嬰為帝。

秦朝即將滅亡前,子嬰為何不率領秦人退居西川以圖東山再起?

子嬰為人精明能幹,在洞悉趙高的陰謀後,故意在登基大典之日臥床不起祥裝重病,趙高多次派人催促無果,只得親身前往子嬰寢宮,早已將匕首藏匿於被窩內的子嬰見趙高近身,手起刀落血濺五步當場刺死權傾一時的趙高。

秦朝即將滅亡前,子嬰為何不率領秦人退居西川以圖東山再起?

隨即子嬰火速誅殺趙高黨羽閻樂等人,夷滅趙高三族,秦王朝的中心權力再次回到了秦朝君主手中。

此事發生時,劉邦尚處於西進伐秦的征途,大秦王朝各地揭竿而起烽火連天,秦朝早已失去對天下的掌控能力,而這對於不久前通過政變剛剛翦除閹黨的子嬰來說,秦王朝病入膏肓無可救藥的慘狀已回天乏術。

秦朝即將滅亡前,子嬰為何不率領秦人退居西川以圖東山再起?

子嬰在這段時間內做了什麼?史書沒有記載,後世也無從知曉。

但從劉邦西進入秦六個月的時間來看,這六個月對於子嬰卻至關重要。

子嬰最起碼在此期間可以率領秦地軍民從容退入尚處於掌控中的川蜀之地,以成都平原天府之國的殷實根基和四川盆地難於上青天的險要地形,留下秦王朝的遺脈宗室日後徐圖東山再起也未嘗不失為一條極佳的善後出路。

秦朝即將滅亡前,子嬰為何不率領秦人退居西川以圖東山再起?

然而,到此為止撲所迷離的歷史卻以子嬰降漢而告於終結,不禁讓後世唏噓不已。

絕頂聰明的子嬰為何沒有選擇西入川蜀保全秦朝宗室的星星之火,以圖將來複出東山?

其實,子嬰並非不願意入蜀,而是他無法實現這一戰略構想!

具體原因如下:首先,老秦人的寒心。自秦孝公大膽啟用商鞅,秦國內外掀起了以商鞅主導的“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鬥,實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容的變法。

秦朝即將滅亡前,子嬰為何不率領秦人退居西川以圖東山再起?

商鞅變法將秦國打造成為一部標準化的戰爭機器,而在實施的過程中“廢除舊世卿世祿,獎勵軍功”已嚴重觸及了秦國宗室老秦人的核心既得利益,為此變法遭到了老秦人的強烈抵制,為了順利推行變法,在秦孝公的默許之下,商鞅嚴格執行變法內容削掉因太子犯法代過替罰的太傅秦孝公大哥公子虔的鼻樑。

秦國上下為之震恐,自此老秦人內心一方面極其痛恨商鞅,另一方為秦孝公嬴渠梁不顧宗室親情任意魚肉宗室同族的行為倍感寒心。

秦朝即將滅亡前,子嬰為何不率領秦人退居西川以圖東山再起?

隨著商鞅變法程度進一步加深,老秦人階層的既得利益已剝削殆盡,此時的老秦人早已被排擠出政治中心的邊緣,取而代之的諸如范雎、蔡澤、李斯等異國入秦人士佔據著秦國政治中心的主導地位。

失去老秦人“民心”的秦朝皇室自然形單影直無力支撐起大廈將傾的大秦帝國。

秦朝皇室自此徹底喪失了“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赳赳老秦,復我河山!”的英雄氣概。

其次,秦二世的昏庸暴戾加速了秦朝上下離心離德。秦始皇駕崩於沙丘,由於未指定皇位繼承人,趙高糾結李斯合謀矯詔立胡亥為帝,胡亥登基後擔心帝位不穩,在趙高的唆使下大肆屠殺兄弟姐妹。

秦朝即將滅亡前,子嬰為何不率領秦人退居西川以圖東山再起?

據史料記載,胡亥為震懾手足覬覦皇位,一次性在咸陽最繁華的中心地帶將十二個兄弟處死,同時在咸陽以東的杜郵,胡亥採取了更為駭人聽聞滅絕人性的方式,將六個兄弟和十個姐妹用粗壯的鐵釘釘牢在地,並用戰車從他十六個兄弟姐妹的軀體上來回碾壓,直到他的兄弟姐妹在一聲聲瘮人的慘叫聲中化為肉泥。

可以說胡亥這種滅絕人性天理不容的做法,早已讓超出了獸性的範疇。

秦朝即將滅亡前,子嬰為何不率領秦人退居西川以圖東山再起?

如果說胡亥這種對待手足的做法是為了鞏固帝位,那麼當面對昔日曾將自己扶上帝位的李斯,胡亥又是怎麼處理的呢?

據史料記載,胡亥繼承秦始皇的帝位後,趙高為了獨攬朝政決意除掉李斯。

為此趙高通過多方羅織罪名,不斷地在秦二世胡亥身邊打小報告,胡亥信以為真將李斯收入大獄,並對其施以“俱五刑”。

所謂“俱五刑”就是先在罪犯臉部刺字,然後割掉罪犯鼻子,砍斷左右腿,再將犯人腰斬,最後將其剁成肉醬。

一世英明的李斯最終慘死於這種慘絕人寰的酷刑,可以說李斯作為法家人物的代表,他所倡導的“嚴刑峻法”最終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詮釋”,真可謂“作法自斃”。

秦朝即將滅亡前,子嬰為何不率領秦人退居西川以圖東山再起?

秦二世胡亥對內殺盡手足同門,對外亂殺功臣,秦朝上下在這種恐怖的氣氛中人人自危。

在受盡秦二世烏煙瘴氣凌辱之下,試問大秦上下還有誰能再度形成君臣攜手共赴國難的情誼?

最後,天下大勢已讓子嬰無從選擇。公元前209年,蘄縣大澤鄉,一場不期而遇的暴雨延誤了前往驪山修築阿房宮的囚徒。

秦朝即將滅亡前,子嬰為何不率領秦人退居西川以圖東山再起?

“失期,法皆斬”的囚徒們走投無路,在陳勝、吳廣的一聲石破驚天地震吼下,起義烽火頃刻遍燃秦地,天下各路義軍揭竿而起,六國貴族趁勢復國,幾乎就在一剎那間,大秦中央政權喪失了對山東六國故地的控制,危如累卵的秦王朝已化為病入膏肓的窘地。

秦朝即將滅亡前,子嬰為何不率領秦人退居西川以圖東山再起?

秦地上下各種勢力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出,劉邦集團、項羽集團、陳勝吳廣集團、六國貴族集團、大秦北方軍團、大秦南方軍團等割據勢力,彼此觀望相互攻伐,秦朝全境儼然已成為偌大的“演武場”。

子嬰此時也意識到,大秦帝國早已名存實亡,“秦三世”這一萬乘之驅的頭銜已無存在必要。

就在劉邦攻入咸陽之際,子嬰自貶為王,開城迎降,曾經氣吞六合的秦王朝頃刻間蕩然無存。

秦朝即將滅亡前,子嬰為何不率領秦人退居西川以圖東山再起?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星星之火照亮秦川大地,回顧秦人歷史,曾以為周天子養馬起家而獲封不足五十里之地,再到秦始皇一掃六合蕩平寰宇。秦人的起起落落無不迸發著催人奮進砥礪前行的創業精神。

然而當絢爛的輝煌湮沒了歷史的長河,大秦帝國亦未能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怪圈。

在劉邦攻入咸陽駐紮霸上之際,子嬰面對滿朝文武百官棄秦入漢,或許他明白了正是由於秦王朝的嚴刑酷法才讓曾經的臣民拋棄了這個幾百年來生生不息的故土,正是從這一刻開始秦地軍民再也不用像牲口一樣被這個國家所鞭笞、所壓榨,自由對於他們來說或許是最好的藉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