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困難、市值狂跌、人才浮躁 電影行業怎麼了?

融資困難、市值狂跌、人才浮躁 電影行業怎麼了?

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犀利指出行業問題。

搜狐娛樂訊 (哈麥/文)每年上海國際電影節,都有很多場產業論壇,電影圈的幾乎所有大佬都會齊聚上海,回顧過去一年電影市場的狀況,或指出問題,或預測未來。前幾年,大家看起來都是歡喜和樂觀的,因為電影票房的爆發式增長,讓很多熱錢進入了行業,造成一片繁榮景象。但今年,大佬們的情緒似乎都有些變了,更多地指出了這個行業顯現的一些危機。票房大盤依然在增長的電影市場,好像不是以前那麼回事兒了。

融資困難——

“未來一兩年說不定幾千家影視公司要倒閉”

其中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撤離,電影公司普遍出現了“錢荒”。

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非常直接地指出了這個問題。“前些年這個行業經歷了一個突飛猛進的階段,很多公司都以資本為目做項目,然後高價賣出去,完成對賭之後又迅速撤出,然後自己再幹一個。本身這些公司又不賺錢,行業規模又小,導致投資者在這個行業裡損失慘重,惡果會出現,就是資本在撤離這個市場。同時又由於全社會的資金的緊張,導致現在我們很多影視公司項目的融資都出現了困難,社會資本不願意投錢。”

王長田據此預測,在未來一兩年的時間裡,說不定有幾千家影視公司要倒閉。“數量本身也是太多了,現在又沒錢了,又不賺錢,你說你還留在這兒幹嘛呢?”

鋪張浪費——

“現在投資一個億都不好意思說我在拍電影”

造成融資困難的原因,跟電影行業普遍存在的鋪張浪費有很大關係。

鋪張浪費的另一面表現在毫無控制的電影成本。按王長田的說法,電影的製作成本在兩年翻了兩到三倍。“現在投資一個億好像都不好意思說我在拍一個電影,而這個電影在過去的話可能三四千萬就完成了呀,為什麼投一個億呢?現在七個億、八個億、十個億的影片都出來了,我們市場支撐不了這麼高的投資。現在有一種情況,就是開工就掙錢,他根本不在乎這個片子能不能賣得掉、賣得好,而是說在拍這個片子的過程中每一個人把這個錢都賺到自己兜裡去。不僅僅是演員啊,每一個環節,什麼製片主任,什麼策劃,劇組的跟組人員,各種人,而且錢都是翻了好多好多倍,憑什麼掙這麼多錢啊,那個項目是賠錢的。”

王中磊對過去一年電影市場的總結也是一個字——貴。“現在一部電影的成本,我們說十年票房增長了多少倍,這個電影成本的增長率要遠遠高於市場的增長。資本有逐利的本質,當行業的問題出現的時候,資本會迅速的離開。資本把這個行業的水準提高了,就是花錢的水準提高了,花錢的水準又沒有全部在電影質量上展現出來。1%的影片佔據了將近一半的市場份額,可見90%的資本沒有在電影本身的內容上給予很好的回報。”

在中國工作了很多年的美籍資深製片人、完美威秀娛樂集團總裁艾秋興也對中國電影項目的鋪張浪費有很大的看法。“大概十年前很多公司還是缺資金,他們到處跑,找投資方。現在中國的製片公司、發行公司、網絡平臺有點太有錢了。這個變成了一個障礙。如果要做最有效的開發、製作,比如說國外都把預算分攤到每一個階段,因為我們要控制這個支出,為了降低風險。但是如果錢有很多,那就沒有自己管自己項目流程的動機,由此導致亂花錢,但花的都不到位。我看到剛剛進入這個行業的製片公司很有錢,他們從別的行業過來,覺得OK,我這部電影雖然還沒有劇本,或者只有一個故事大綱,但是我可以幾百萬美金引入一個國外的攝影師,有一個獲得奧斯卡獎的服裝設計師,請到中國來。花了那麼多錢,但是沒有任何約束地把他用到位。這樣的項目很容易失敗。”

市值狂跌——

“拼盤子的公司都面臨三年對賭期到了,影視股的股價還會下降”

以上的行為反應在結果上,就是影視公司的利潤幾年來普遍沒多大增長,甚至有下跌。上市了的公司,比如華誼兄弟、北京文化、文投控股、捷成股份、光線傳媒等,股價全都是陰跌不止,市值幾乎全都跌到了近幾年的新低。以華誼兄弟為例,2015年牛市市值最高的時候曾達到過800億左右,如今股價跌到了6元上下,總市值只剩下170多億。光線傳媒算是影視公司裡很抗跌的了,目前市值也就270多億。

王長田說,雖然從長期來看,肯定是樂觀的,但是短期來看未必樂觀。“這涉及到整個國家的經濟政策,比如說現在是各個行業的資金的緊缺,而我們影視行業受到的影響是更多的。比如說,確實也沒有影視公司上市,影視公司的增發現在也基本上不批,股權質押現在規定出來了以後,基本上也很難質押了,然後發債發不滿,發不出去,銀行貸款利息很高,那你還有什麼方法取得資金呢?現在很多投資基金募錢都募不著了,那這個行業下一步馬上就會面臨資金的嚴重問題。這就導致很多的項目雖然它公佈了,說我要拍,但實際上無法開機。現在連影視上市公司都在出賣資產,就是它投資的一些公司它的股權現在很多都在出售(比如光線把原來所持新麗傳媒的股份賣給了騰訊套現33億多)。上市公司都這個樣子,那些沒有上市的公司會怎麼樣呢?如果一個行業整個出現了問題的話,它不可能不影響到上市公司,你的估值就不可能高。”

博納影業集團總裁於冬的觀點更會讓很多同行憂慮,他預測未來影視股的股價還會下跌。“中國的資本市場在經歷在座的這批創始人的公司(指華誼、光線等)之後,有段時間都是拼盤子的公司上市(比如北京文化、捷成世紀、文投控股、印紀傳媒等),這一點我也挺不服氣。這些拼盤子的公司上市完之後,都面臨三年對賭期到了。未來影視股的股價還會下降。所以在這個時候對這些創始人的公司都面臨很大的考驗。”

人才浮躁——

“每個人都不甘於現狀,自己的專業並沒有做的特別紮實”

雖然資本撤離,電影公司普遍不好過,但從大盤票房看,這個行業目前還依然是繁榮的,影院對電影的需求量依然很大,有很多項目依然要開工,導演、演員、製片人、編劇等這個行業裡的頂層人才資源,依然供不應求。所以,他們依然活的很好。而那些處在稍底層的從業者,也想盡快往頂層爬,因為站上這一層,錢就好賺了。像華誼、光線這樣的上市公司,每年的淨利潤也就6-10億,而一個明星演員一部戲的片酬可能就幾千萬甚至過億。除此之外,電影公司為了籠絡住導演、明星,還要拿出股權來分給他們,或者高價收購他們的空殼公司。

於冬說,中國的電影導演是全世界最享受的導演,因為他們越來越沒有預算的抑制,越來越不聽製片人的意見,因為錢多投資人也很多。明星演員更不用說,天價片酬讓博納這樣的大公司都表示請不起。“博納影業拍戲從來不請貴的演員,因為請不起,也不願意花這個錢,都是對的演員,好的演員,肯跟你一起拼的演員。”

開心麻花影業董事長劉洪濤這幾年進入電影行業最大的感受就是很難找到特別專業的人才。“所有職業都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每一個工種,都能夠在工作中得到快樂,得到尊嚴,那麼電影的分工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我們知道在劇組裡,真的是有不公平的現象,而且非常嚴重。這種現象驅使了很多人,我一定要當導演,導演在頂端,控制了一切。每個人都不甘於現狀,自己的專業並沒有做的特別紮實。我們想找一位認為很好的專業人士,他已經很多片約在身,這是一個困境。”

華誼電影總經理葉寧也分享了自己的一個切身感受。他上週見一個好萊塢編劇,人家是一個編劇組,兩個核心編劇負責故事主線,其他大概5個左右的編劇負責人物刻劃。“人家是這麼幹的,我們連一個人物塑造都搞不清楚。很多創作狗血得一塌糊塗。現在我看十個劇本看不到一個邏輯合理的。因為我們能力不夠,把很多事情想當然了。創作的自由是在創作一定的設定裡,生動的、戲劇化的表達,這才叫創作。不是亂想,不是空想,不是胡謅。我們說人物設定,他的衣食住行,他的時代背景,這個環境你做過研究嗎?很多人不做研究,想當然狗血,不行我就穿越,這能行嗎?”葉寧覺得中國跟好萊塢最大的差距是沒有工匠精神,都是想一夜成天才。“很可悲的是,我們現在的教育不行,脫節。沒有意識到這個環境應該踏踏實實。沒有研究透,每一個環節都太差,坐在這兒都想變成導演。”

進入電影行業不久的阿里影業總裁樊路遠覺得新鮮感還在,認為這個行業很好。不過,他也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感受,就是缺人才。“什麼時候人才能像好萊塢一樣。我聽說洛杉磯開出租司機都是編劇,這個一點不耽誤。昨天的足球,冰島對阿根廷,守門員是導演,還有工匠。電影行業是我們人對未來生活美好向往的一種希望,所以我們不能沒有希望,要對這個行業充滿樂觀,以及未來的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