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助推農民致富之六——薄荷栽培技術

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助推農民致富之六——薄荷栽培技術

薄荷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蘇薄荷。為唇形科薄荷屬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s Briq),莖有四稜,葉子對生,花呈紅、白或淡紫色,莖和葉子有清涼的香味,可以入藥,或用於食品。以全草入藥。辛,涼,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主治風熱感冒,頭痛,咽喉腫痛,無汗,風火赤眼,風疹,皮膚髮癢等症。薄荷為芳香族化合物,薄荷油和薄荷腦廣泛應用於醫藥,又是日用品和食品工業主要原料。薄荷栽培歷史很久,是臨床常用藥,全國各地多有栽培。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30-60釐米,下部數節具纖細的鬚根及水平匍匐根狀莖,銳四菱形,具四槽,上部被倒向微柔毛,下部僅沿菱上被柔毛,多分枝。葉片長圓狀披針形,長3-5(7)cm,寬0.8-3cm,先端銳尖,側脈約5-6對。輪傘花序腋生,輪廓球形,花冠淡紫色。花期7-9月,果期10月。薄荷適應性很強,能生長在海拔2100米以下的地區,陽光充足,海拔在300~1000米的地區均有栽培。光照不充足、連陰雨天,薄荷油和薄荷腦含量低。喜溫和溼潤環境,地上部能耐30℃以上溫度,~20℃地上部即枯萎,適宜生長溫度為20~30℃,根比較耐寒,-30℃仍能越冬,生長初期和中期需要雨量充沛,現蕾期、花期需要陽光充足,乾旱的天氣,日照時間長對薄荷油、薄荷腦的形成積累含量高。薄荷根入地30釐米深,多數集中在15釐米左右土層中,地下根莖分佈較淺,都集中在土層10釐米左右。薄荷7月下旬至8月上旬開花,現蕾至開花10~15天,開花至種子成熟20天。割完第一刀薄荷在10月以後還能開花。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均能生長,但以pH5.5~6.5適宜。沙質壤土、壤上和腐質土都可栽培。

食療方法

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助推農民致富之六——薄荷栽培技術

薄荷具有醫用和食用雙重功能,主要食用部位為莖和葉,也可榨汁服。在食用上,薄荷既可作為調味劑,又可作香料,還可配酒、沖茶等。

1.薄荷粥:鮮薄荷30克或幹品15克,清水1升,用中火煎成約0.5升,冷卻後撈出薄荷留汁。用150克梗米煮粥,待粥將成時,加入薄荷湯及少許冰糖,煮沸即可。

功效:清新怡神,疏風散熱,增進食慾,幫助消化。

2.薄荷豆腐:豆腐2塊,鮮薄荷50克,鮮蔥3條,加2碗水煎,煎至水減半,即趁熱食用。

3.薄荷雞絲:雞胸脯肉150克,切成細絲,加蛋清、澱粉、精鹽拌勻待用。薄荷梗150克洗淨,切成同樣的段。鍋中油燒至5成熱,將拌好的雞絲倒入過下油。另起鍋,加底油,下蔥薑末,加料酒、薄荷梗、雞絲、鹽、味精略炒,淋上花椒油即可。

功效:消火解暑。

4.薄荷糕:取糯米、綠豆各500克,薄荷15克,白糖25克,桂花少許。先將綠豆煮至爛熟,再加入白糖、桂花和切碎的薄荷葉做成餡備用。把糯米燜熟,放入盒內晾涼,然後用糯米飯包豆沙餡,用木槌壓扁即成。

功效:清涼,疏風散熱,清咽利喉。 

5.鮮薄荷鯽魚湯:活鯽魚1條,剖洗乾淨,用水煮熟,加蔥白1根,生薑1片,鮮薄荷20克,水沸即可放調味品和油鹽,湯肉一起吃。每天吃1次,連吃3~5日。 

功效:可治小兒久咳。

6.薄荷湯將薄荷葉清洗乾淨,切碎,用開水燙一下,放少許鹽,香油。

功效:解毒敗火。 

7.薄荷涼茶:新鮮薄荷葉少許,清洗乾淨,沸水沖泡,放入適量白砂糖,自然冷卻。日飲3~5杯,飲用後通體舒坦,精力倍增。 

8.薄荷冰:用鍋將4碗清水煮開,加入薄荷煮5分鐘,放涼。將薄荷水放入冰箱凍成冰粒,咽喉痛或口乾時取冰粒放於口中咀嚼,可收清涼利咽之效。

9. 薄荷酒:取薄荷油10克,米酒、黃酒各50毫升,將薄荷油與米酒、黃酒兌在一起,早晚空腹飲用。

10.薄荷茶:用薄荷葉泡茶喝,泡法同普通茶葉一樣,飲用有清涼感,是清熱利尿的良藥。

此外,薄荷莖葉有特殊香味,可用於製作口香糖、牙膏等,起到清涼提神、瀉火的功效。

另外,薄荷可釀蜜,其蜜蜜色深,呈深琥珀色、具有較強的薄荷特殊氣味。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栽培技術

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助推農民致富之六——薄荷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對土壤要求不嚴,除了過酸和過鹼的土壤外都能栽培。選擇有排灌條件的,光照充足的塘邊、屋邊、水渠邊等零散土地,土質肥沃,地勢平坦為好。砂土,光照不足、乾旱易積水的土地不易栽種。種過薄荷的土地,要休閒3年左右,才能再種。因地下殘留根影響產量。整地、深翻地,施腐熟的堆肥、土雜肥和過磷酸鈣、骨粉等作基肥,每公頃37500~45000千克,耙細,淺鋤一遍,把肥料翻入土中,碎土,耙平做畦寬200釐米。

2.繁殖方法。薄荷的繁殖方法主要是根莖繁殖,分株繁殖。種芽不足時可用扦插繁殖和種子繁殖,後二者育種時採用,生產上不採用。

3.種植方法:秧苗繁殖薄荷可利用種子繁殖,但生產上大多采用根莖繁殖、插枝繁殖、分 株繁殖等無性繁殖方式。其中以分株繁殖法簡單易行而廣為應用,其方法是:選擇沒 有病蟲害的健壯母株,使其匍匐莖與地面緊密接觸,澆水、追肥兩次,每畝施尿素10 ~15kg。待莖節產生不定根後,將每一節剪開,每一分株就是一株秧苗。(二)整地定植種植前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2500kg作基肥,深翻土地,耙平整 細,開 溝作畦,畦寬連溝1.5m。定植時要按行株距50cm×35cm栽植,每穴1株。

4.田間管理。定植後要澆足定植水,使土壤保持溼潤,促進新根發生成活。緩苗 後及時中耕除草,保持土面疏鬆無雜草,且可避免土壤板結。為了使枝葉不相互遮光 ,要及時導引地上莖和地下莖的生長方向,使不至於擁擠。每次採摘後都要追肥,促 進新枝梢的發生,一 般畝追人糞尿稀液或尿素液1500kg。採收薄荷在條件適宜的地區,可栽植1 次連續2--3年採收。一般在主莖高20 cm左右時,即可開始採收嫩莖葉供食。南方地區一年四季都可採摘,而以氣候適宜的 4~8月份產量最高,品質最佳,採收間隔15~20天;北方地區冬季採用保護設施栽培 ,亦可達到週年供應的目的。

5.防治病蟲害。薄荷的病蟲害主要有斑枯病、鏽病和銀紋夜蛾等。斑枯病要及時摘除病n十帶山田外深埋或燒燬,減少浸染源,用120倍的波爾多液噴灑,或用65%代森鋅500倍液葉面噴霧。鏽病應在發病初期用1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 1000倍液或40%多菌靈膠懸劑800倍液噴霧。銀紋液蛾用90%敵百蟲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或20%殺滅菊酯1500倍液噴霧。

薄荷的病蟲害防治要點。薄荷的病蟲害主要有斑枯病、鏽病和銀紋夜蛾等。防治要點應注意以下幾點:

1.繁殖 選擇沒有病蟲害的健壯母株,使其匍匐莖與地面緊密接觸,待莖節產生不定根後,將每一節剪開,每一分株就是一株秧苗。在秧苗表面噴施新高脂膜,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災害能力,保護禾苗茁壯成長。

2.移栽 幼苗移栽後,在幼苗表面噴施新高脂膜,有效保證地上水分不蒸發,苗體水分不蒸騰,隔絕病蟲害。

3.管理 定植後要澆足定植水,使土壤保持溼潤,促進新根發生成活。緩苗後及時中耕除草,保持土面疏鬆無雜草,且可避免土壤板結。為了使枝葉不相互遮光 ,要及時導引地上莖和地下莖的生長方向,使不至於擁擠。並適時噴施蔬菜壯莖靈使植物杆莖粗壯、葉片肥厚、葉色鮮嫩、植株茂盛,天然品味濃。同時可提升抗災害能力,減少農藥化肥用量,降低殘毒。

4.防治 對各種病蟲害實施針對性藥物進行防治,並噴施新高脂膜增強防治效果。

6.採收加工。薄荷收穫期是否適當和產量有密切關係。薄荷一般收2次,個別地方收3次。7月份(小暑-大暑)絕不能晚於大暑,否則影響二刀薄荷產量。二刀10月份(寒露-霜降),兩次收穫均可做藥用,如果用來提薄荷油的,用頭刀薄荷。在初花期,花開3~5輪時收割為合適。薄荷中的薄荷油和薄荷腦含量在日照充足時含量高(連續晴天,葉片肥厚,邊反捲下垂,葉面有藍光,發出特有的強烈香氣,此時,油、腦含量最高),連續陰雨天含量低。選晴天上午10時~下午3時採收。用鐮刀齊地割下莖葉,地下落葉也拉起來提油或腦或者立刻集中攤放開陰乾,無陰乾條件也可暴曬。每隔2~3小時翻動一次,曬2天后,紮成小束,扎時束內各株滿葉部位對齊。紮好後用鍘刀在葉下3釐米處切斷,切去下端無葉的梗子,擺成扇形,繼續曬乾。忌雨淋和夜露,晚上和夜間移到室內攤開,防止變質。數量少,曬7~8成幹,捆成小把,懸掛陰乾。有關材料報道,新鮮薄荷含油0.8%~1.0%,乾的莖葉含1.3%~2%。薄荷捆外加篾席包裝貯運,放陰涼乾燥處,防受潮發黴。

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助推農民致富之六——薄荷栽培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