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惠聚”工作队员王立喜:只要有信心,脱贫致富之路会越走越宽

“访惠聚”工作队员王立喜:只要有信心,脱贫致富之路会越走越宽

“只要有信心,脱贫致富之路会越走越宽”

“访惠聚”工作队员王立喜:只要有信心,脱贫致富之路会越走越宽

“草莓的采摘时间过去了,现在大棚里没有什么东西了,我打算这两个月专心打馕卖。”马木提·依马克说。

如今,每天马木提·依马克要用掉两袋面粉,打出来的馕还供不应求。

“我们工作队今年重点帮扶马木提·依马克,就是看中他人勤劳,又有发展头脑。”王立喜说。

八十六团五连地处博乐市郊区,当地少数民族职工群众居多。来到连队后,通过入户走访,王立喜了解到,连队人多地少矛盾突出,职工人均土地面积仅有3.6亩。职工除了种地,更多的是靠打工维持生活,收入不稳定。

访出了民情,接下来就是如何开展工作了。王立喜认为,扶贫除了要帮助职工脱贫,更要让脱贫的职工起到带头示范作用,让更多职工看到发展的希望。

五连有113座大棚,可是多数是承包给外来人员,该连职工经营的很少,马木提·依马克就是其中之一。当时,马木提·依马克的大棚里只种了些普通的蔬菜,而且因为种植管理技术不高,蔬菜上市时间偏晚,跟不上市场需求,收入很不理想。2017年4月,王立喜找到马木提·依马克,让他种上一棚豇豆。王立喜告诉马木提·依马克:“汉族职工群众有晒干菜的习惯,你早种早上市,一方面卖鲜菜,另一方面大家可以趁着阳光好开始储备干菜。”

马木提·依马克听了王立喜的话,结果这一座大棚就收入了1万多元。

自那之后,“听王大哥的,没错”成了马木提·依马克的口头禅。

去年入冬前,马木提·依马克又听了王立喜的建议,在4座大棚里种上了草莓,今年开春前吸引了周边居民来采摘,又让他赚了一笔。

当问到马木提·依马克具体收入了多少钱时,他却变得扭捏起来,怎么都不肯说。最后还是王立喜替他解了围:“不想说就不说了,有了发展信心最重要。只要有信心,脱贫致富之路会越走越宽!”

2017年,“访惠聚”工作队与五连一起组织举办少数民族职工技能培训班,根据市场需求定向输送保安、电焊工等,还积极争取兴边富民资金350万元用于改造温室大棚。这些做法让五连71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

在2018年3月28日兵团召开的“访惠聚”2017年度驻连(村)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五师驻八十六团五连“访惠聚”工作队被评为兵团“访惠聚”工作先进工作队,王立喜也被评为兵团“访惠聚”工作先进工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