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餃子的由來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

導讀:餃子是我國獨特的傳統食品,已有近兩千年曆史了。古人說:“元旦子時,盛饌同享,如食扁食,名角子,取更歲角子之義。”可見春節吃餃子有更歲的意思。

冬季進補

中國人自古就有冬季進補的習俗。大家都知道冬至要吃餃子,這個習俗源於醫聖張仲景的“驅寒嬌耳湯”。

張仲景用麵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藥材(羊肉、胡椒等),做成“祛寒嬌耳湯”分給乞藥的鄉親們吃。鄉親們服食後,凍爛的耳朵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這種“捏凍耳朵”吃,說是冬至吃了餃子不凍人。

遼寧大學文學院楊太教授說,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用麵皮包裹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這便是餃子最早的雛形。人們為了紀念張仲景,當然也是為了冬天不要凍掉耳朵,家家戶戶就在冬至這天包餃子吃,於是形成了“補冬”的習俗。

冬至日為冬季開始,天氣一天天開始寒冷,人們需要進補,以便順利度過寒冬,於是,這一天殺雞宰鴨,或買來羊肉,加入當歸、八珍湯等藥物燉食,也有用糯米、龍眼、糖等蒸成米糕而食的。

九九八十一天

“補冬”是符合科學道理的,這個習俗還影響到中醫對某些疾病的施治。如對於慢性疾病體質羸弱者,最適宜於冬季進補藥膏滋。江浙一帶習俗,到冬季要請名醫開一料膏劑補體藥物,熬成膏滋,在“數九”寒冬服九九八十一天,因為這是最佳進補強身的季節,這些療法均來自“補冬”的民俗文化。

醫聖首創

餃子起源於東漢時期,相傳為醫聖張仲景首創。某年冬至的那一天,張仲景到家鄉白河岸邊,看到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原來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裡非常難受,決心救治。張仲景用麵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藥材(羊肉、胡椒等),做成“祛寒嬌耳湯”分給乞藥的鄉親們吃。鄉親們服食後,凍爛的耳朵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這種“捏凍耳朵”吃,說是冬至吃了餃子不凍人。遼寧大學文學院楊太教授說,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用麵皮包裹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這便是餃子最早的雛形。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

獨特的傳統食品

餃子是我國獨特的傳統食品,已有近兩千年曆史了。古人說:“元旦子時,盛饌同享,如食扁食,名角子,取更歲角子之義。”可見春節吃餃子有更歲的意思。

據三國時魏人張輯的《廣雅》記載,當時已經有稱為“餛飩”的食品了。《辭海》中註解餛飩說:崔龜圖注“顏之推雲:‘今之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顏之推為南北朝人,可見1700年前就有類似今天餃子的食物了。我國考古學家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村發掘唐代葬墓時,發現了十幾個作為陪葬物的餃子,形如偃月,現藏在北京博物館,和今天的餃子非常相似。《東京夢華錄》第九卷《宰執親王宗室百官入內上壽》記載:“凡御宴至第三盞,方有下酒肉……雙下駝峰角子。”當時所說的“角子”,就是現今的餃子。餃子作為食品,歷來蒙人們青睞,無論過年、過節、喜慶壽日,吃餃子都已相沿成習。晚清徐珂的《清稗類鈔》對餃子的描述較細,其雲“中有餡,或謂之粉角……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湯曰水餃”,對其食法進行了介紹。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

多種風味

現今的餃子有多種風味,製法亦多樣,有蒸餃、煎餃、鍋貼、水餃,還出現了速凍餃子,邁入快餐行列。

有利於身體健康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

現在水餃已成為中國人餐桌上尋常的食物,極大地豐富了中國人民的飲食品種,對增強中國人民的體質甚有裨益。

推薦書:《中華文化與中醫學叢書(全套15冊 )》。

……以下是廣告時間……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

新修訂的《中華文化與中醫學叢書》共分為《儒家文化與中醫學》《道家文化與中醫學》《佛學與中醫學》《甲骨文化與中醫學》《周易文化與中醫學》《文物考古與中醫學》《民俗文化與中醫學》《飲食文化與中醫學》《古典文學與中醫學》《象數與中醫學》《兵學與中醫學》《敦煌文化與中醫學》《古典藝術與中醫學》《典籍文化與中醫學》《武術與中醫學》等15個分冊。本套叢書既獨立成冊,又相互包容,在各自表達中醫藥與中華文化的一個方向或主題的基礎上,通過中華文化這條主線,將各分冊中的主題思想有機地聯繫在一起。如《易經》雖獨具體系,但與儒學、道學和象數的關係也很密切。又如甲骨文、敦煌文化雖獨立成書,但也與文物、典籍等有較大的關聯性。

END

大家都在看↓

終於等到你!中醫文化真的要火了!(快)

【中醫文化】用藥如用兵:傳經之邪,斷敵要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