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飞排第六,郭子仪排第二

古代帝王的心理真奇怪,希望自己能得到能力卓绝的臣子,但是在利用完后又因为该臣子名望出众、能力卓绝而忌惮,历史上屠戮功臣的情况数不胜数,尤其是开国皇帝,对于手下那更是一个“狠”;所谓功高莫过于镇主,现在盘点下古代功高震主的九位牛人。

TOP、9 曾国藩

盘点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飞排第六,郭子仪排第二

曾国藩是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步入官场后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在满清官场,曾国藩十年七迁,连跃十级,堪称传奇。

但是曾国藩的真正崛起还是在平定太平天国时期,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盘点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飞排第六,郭子仪排第二

但是曾国藩信奉明哲保身,在太平天国平定后就解散了湘军,这也导致曾国藩后来的话语权不重,远不及手握淮军的李鸿章;在“天津教案”的时候“背黑锅”自引其咎,后又再任两江总督……

TOP、8 商鞅

盘点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飞排第六,郭子仪排第二

商鞅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

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领秦军收复了河西。

盘点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飞排第六,郭子仪排第二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其子秦惠文王继位。秦孝公去世的同年,商鞅因被公子虔指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

TOP、7 魏冉

盘点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飞排第六,郭子仪排第二

魏冉是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秦昭襄王之舅。从惠王时起,就任职用事。秦武王23岁因举鼎而死,没有儿子,各兄弟争位。魏冉实力较大,拥立了秦昭王,亦帮秦昭王清除了争位的对手。

之后魏冉凭着他与昭王的特殊关系在秦国独揽大权,一生四任秦相,党羽众多,深受宣太后宠信。曾保举白起为将,东向攻城略地,击败“三晋”和强楚,战绩卓著,威震诸侯,“苞河山,围大梁,使诸侯敛手而事秦”。

盘点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飞排第六,郭子仪排第二

公元前284年,秦、韩、赵、魏、燕五国,合纵破齐,他假秦国的武力专注于攻齐,夺取陶邑,为己加封,扩大自己的势力。由于他权势赫赫,导致人心不附,对秦王政权构成了严重威胁。后被秦王罢免,迁到关外封邑。

TOP、6 岳飞

盘点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飞排第六,郭子仪排第二

岳飞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1126年岳飞应招在相州参加赵构为大元帅的部队。金军南下江南,岳飞独树一帜,坚持抗金,收复建康。

1133年,被任命为沿江制置使,他念念不忘收复中原。次年春,岳飞收复襄阳六郡。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下了伊、洛、商、虢等州,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

盘点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飞排第六,郭子仪排第二

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赵构、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岳飞班师。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

TOP、5 刘裕

盘点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飞排第六,郭子仪排第二

刘裕自幼家贫,初为北府军将领。自399年后,对内平定孙恩和桓玄,消灭桓楚、西蜀、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

盘点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飞排第六,郭子仪排第二

即位后,又派兵南征林邑国,使其全境归附。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史称刘宋或南朝宋。他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与发扬有重大贡献,并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辽阔的时期,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被李贽誉为“定乱代兴之君”,也有“南朝第一帝”之称。

TOP、4 曹操

盘点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飞排第六,郭子仪排第二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盘点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飞排第六,郭子仪排第二

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渐见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积极作用。曹操军事上精通兵法,重贤爱才,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将看中的潜能分子收于麾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TOP、3 王翦

盘点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飞排第六,郭子仪排第二

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身为四朝元老,历任多位相国,无论是范雎、蔡泽,乃至吕不韦,都对他十分尊重。

盘点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飞排第六,郭子仪排第二

当他攻下燕都之后,迅即上表告老还乡,此时统一大业已经完成一半,但重头戏还在后头,但他向秦王推荐由其他将领来完成。而当他再度出山灭楚后,无论秦王怎么劝都要彻底隐退,从而得以善终。同时王翦还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在历史上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那可是非常厉害的。

TOP、2 郭子仪

盘点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飞排第六,郭子仪排第二

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但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759年,因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处于闲官。

盘点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飞排第六,郭子仪排第二

762年,太原、绛州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出镇绛州平定叛乱,不久又被解除兵权。763年,唐朝廷与唐朝军将发生矛盾导致长安缺乏防御,程元振隐瞒军情不报,吐蕃趁机长安缺乏防御之时入寇、攻入长安;唐代宗启用郭子仪,郭子仪调集军队。吐蕃占长安10余天,听说郭子仪与唐军靠近,吐蕃立即逃离了长安。

盘点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飞排第六,郭子仪排第二

公元765年,唐朝官员仆固怀恩反叛,引吐蕃、回纥入寇,郭子仪在骑说服回纥,唐军骑兵联合回纥,大破吐蕃。779年,郭子仪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781年,郭子仪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武。有野史曾说他的儿媳妇曾去告状,说郭子仪的儿子说话大逆不道,结果皇帝反而把公主教育了一顿,可见一斑。

TOP、1 韩信

盘点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飞排第六,郭子仪排第二

韩信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后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 [2] 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关中。

盘点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飞排第六,郭子仪排第二

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魏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于是,刘邦立韩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

盘点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飞排第六,郭子仪排第二

汉朝建立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后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

盘点古代九位“功高震主”的名臣,岳飞排第六,郭子仪排第二

其实历史上功高震主的人的确很多,这九个人也只是其中的典型而已;做了权臣,就要有权臣的姿态,如果韩信能像曹操或者刘裕那般拥兵自重,以韩信的能力和威望,刘邦敢动他吗?显然难。如果曾国藩像李鸿章那般拥兵自重,慈禧太后等人敢派他去“背黑锅”吗?要走也不是没办法,走就要走的干脆彻底,像王翦那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