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又一次半夜鸡叫,中国股市为什么跌跌不休?

你在中国股市赚钱了吗?

你赚钱了吗?这几年你赚钱了吗?如果在这种市场上你没有赚钱,还是赶紧退出把,因为你就是"韭菜",被人割了一茬又一茬,花出的时间和精力还不如创业做实事,打工混职场,最起码心安,钱赔了还可以赚,人生就一次,寸光寸金,不能耗费在这里,要及时给自己的人生止损,赚不到钱,那来这里的还有什么意义。

你后悔了吗?赔钱了也不要太后悔,记住这个教训,硬钱都是劳动换来的,用创造财富的方式换取的财富才最真实。每个人最大的、最容易掌控的价值就是自己,既然股市里找不到自我,那就早早离开吧,不要再用巴菲特的故事激励自己,如果时代和市场不允许,再努力都枉费。

你有何收获?赔钱了也不是一无所得,炒股更多的是锤炼心境,把自己放进股市中,能更全面的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这是一场修行,没有结局没有答案,更没有开悟得道,什么时候停止,什么时候算是功德圆满,记住心路,记住教训,向着新的方向,出发!

希望各位股友要看开市场,波幅起荡是人生百态,什么都会来,什么都会走,体验好人生,更要尊重好人生。中国股市的土壤与美国等其它大部分国家不同,如果照搬肯定不行!

凌晨,又一次半夜鸡叫,中国股市为什么跌跌不休?

为了A股,半夜鸡叫的事件再次发生。

记得上一次是2007年的5月30日,为抑制市场的过度炒作热情,管理层半夜出台了上调股票交易印花税,当天A股出现暴跌,所以大家都堪称有名的530。

这次,虽然和当年的市场情绪相差甚大,但A股弱势几乎已经到了非常紧要的边缘。我昨天之所以说在出台了降准的利好消息,A股却跌了30个点让人看着有些揪心,这是市场的一种信任危机,也不是仅仅依靠一个降准就能够挽回的,需要多方的组合拳才能够救市场一线生机。

我没有想到三部门的集体发声竟然来的真么快,很显然各方已经密切关注到了当前的A股市场走势很危险,如果不加以干预,系统性风险会随之而来,而风险的根源是去杠杆过程中的股票质押和债券违约,这些是困扰市场心理层面的根本。

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业协会牵头的三部门集体发声,当前的股票质押总体风险可控,以沪市来说低于平仓线的股票质押市值在沪市总市值里的比例不到0.2%,深市则不到总市值的2%,从这个数据来看,远远是低于市场预期的,所以A股短期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很小。

通过这个真实的数据,人们可以清晰的知道A股的风险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状况,这会极大的缓解当前的恐慌性气氛,对A股接下来的走稳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我来说,觉得半夜鸡叫很明显是利好,为什么这样说呢?

人民币贬值本身对市场资金很容易造成流失,这个对金融的安全也是个潜在的威胁,今天盘中哪怕半夜鸡叫的利好出来了,而沪指盘中依然大跌了50个点,领跌的是以保险和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股,现在看来我昨天对航空股的下跌引发的金融安全的担心是对的,就在刚才一个小时内人民币兑美元跌破了6.56的关口,大跌了200个点,说明人民币本身存在一种潜在的危机,如果这个时候股票再血雨腥风,那么经济层面会受到更严峻的考验,这不是一个小事,所以必须先稳定股市,特别是这次A股破位3000点后和历史上最大的不同在于,似乎跌的很淡定,资金没有一丝一毫的认为3000点之下是黄金坑的意思,这是不正常的地方,也是最大的风险

半夜鸡叫很明显感觉到了危机的到来,如果对这种颓势不加以干预的话,后面必然会造成巨大的金融风险,现在既然管理层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说明会想尽办法来力挺股市走稳。

可能很多人会问,如果半夜鸡叫还不管用,股市还继续跌怎么办?

我想这个和央行的降准释放流动性、三部门集体发声股票质押无风险已经是两个组合拳了,假如市场还不凑效的话,会有更多的措施出来,总体感觉现在管理层真正意识到了风险,或者说已经在开始用恢复信心的方式护盘了,当很多的政策措施出来的时候,A股就基本见底了,看到半夜鸡叫让我感到了A股的政策层面终于有了重大改变,尽管今天A股是低开的,但我相信距离企稳的日子很近,各位多珍重!


中国股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推出,从世界股市上来看,是一个很年轻的新兴市场。可就是这么一个市场,却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妖的市场,妖风横行。关键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2018年。A股市场仅仅是长到了三千多点,仔细看一下大盘的日线图,就好像是把菜养上几年,突然拔高,然后就开始了源源不断的跌跌不休,难怪A股股民都形容自己是韭菜

凌晨,又一次半夜鸡叫,中国股市为什么跌跌不休?

要说A股的另一大特征,那就是妖股横行,给大家看一下当年有名的妖股特力A

凌晨,又一次半夜鸡叫,中国股市为什么跌跌不休?

还有当年轰动全国的大游戏内侧--熔断,那叫一个惨,你不是要退出熔断机制么,老子就断给你看,一天交易时间十五分钟一天半个小时。直接导致A股损失了几千亿。最后这个政策推出四天就夭折了

凌晨,又一次半夜鸡叫,中国股市为什么跌跌不休?

A股市场就像个小婴儿,监管机构就像个盲目管限的家长一样,使得中国市场禁不住一点风吹草动,当年的注册制是放手让A股自己成长,也许只有这样,才有摆脱跌跌不休的命运


假如中国股市重回2638点

2016年1月27日,沪市创出2638.30调整新低,这也是2015年杠杆牛市见顶以来的调整新低点。然而,对于这一调整低点,已经较5178高点下跌49%左右的空间。言下之意,自2015年6月之后,A股市场仅仅经历了半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近50%的累计最大跌幅。

然而,时隔两年半的时间,A股市场又一次跌破3000点整数关口,且有逐渐接近2800点的趋势。但,时至目前,虽然市场仍未出现有效企稳的迹象,但市场的多项指标已经发生了不少本质性的变化影响。甚至,目前已有大半个股的股票价格已经跌破了2638调整低点的水平,更有甚者,其价格水平已经跌破了1849点的位置。

由此可见,在当前多数个股创出调整新低的背景下,而市场指数反而并未失守2800点的位置,实际上也说明了市场指数有逐渐失真的意味。确实,纵观当下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价格表现,依旧离不开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运行格局,在多数个股价格跌破2638低点的同时,却有部分白马蓝筹股的价格水平仍处于历史高位水平附近,两极分化局面非常明显。

时至目前,沪深主板市场的平均估值已经回落至前期的低估值状态,沪市主板平均市盈率更是接近14倍的水平,与港股市场的平均市盈率相比,两者之间的差距似乎有逐渐缩减的趋势。与此同时,对于A股市场破净股情况,已经创出了近年来的破净股数量新高,甚至有超越08年极端熊市的破净股数量水平。

从目前的市场运行状态分析,多项市场指标似乎有逐渐步入历史低估值的状态水平,而站在当下的市场环境分析,只要经济基本面、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没有发生实质性恶化的问题,那么市场估值压得越低,反而越容易突出股票市场的估值优势。

即使当前股票市场已经跌至2800多点的位置水平,但从政策环境下,似乎仍未显示出明确性、有针对性的救市信号。其中,以IPO发行节奏来看,依旧维系一周一批次的IPO发行速度,但从单批次的IPO募资规模来看,有重返至个位数的募资规模水平。至于金融市场的去杠杆动作,似乎有逐渐往多领域的方向延续去杠杆的趋势,而资金端、资产端乃至其余领域的去杠杆化举动,也给了资本市场不少的不确定风险。

或许,对于目前的A股市场来看,依旧未能够走出股市筑底的谜局,而熊市筑底周期以及调整幅度仍存一定的未知数。此外,对于创业板市场,则又一次创出了15年下半年以来调整行情的新低点,而创业板市场平均市盈率也于近年来首次跌破40倍的水平,与纳斯达克指数的平均市盈率水平有逐渐接近的趋势。

假如A股市场重回2638点,或许市场会存在两种可能性,其中的一种可能性,是股市完成最后加速下行的过程,而这一次加速探底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底部,与2013年6月下旬钱荒风波下的股市急跌表现类似。至于另一种可能,则是不少超跌股票率先企稳,而之前市场的强势股加速补跌,由此导致市场指数加速下行的表现,但此时可能会存在个股明显分化的可能性。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A股市场再度重返2638点,那么整个市场的平均估值以及破净率水平将会创造出一个新的运行状态,而一旦股票市场的估值状态被大幅压低,这或许给中长期投资者带来了一个比较良好的抄底机会。

在股市重融资升温、金融市场延续去杠杆化的背景下,往往会加剧股票市场的波动风险。假如A股市场再一次重回2638点,这确实是一个比较难得的中长期抄底布局机会,但对不少人来说,却谈不上改写人生财富命运的机会。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当前的政策环境对高杠杆工具的厌恶感较强,在股市缺乏新增流动性补充的前提下,杠杆工具的熄火,却大大减弱了杠杆资金对股市的撬动影响;另一方面则在于熊市筑底以及金融市场去杠杆往往会是一个比较煎熬与漫长的过程,即使市场估值足够低、市场指数足够便宜,但距离下一轮牛市启动恐怕仍有较长的等待时间。

此外,在股市不断扩容的背景下,加上股市长期以存量资金作为主导的大环境,个股分化加剧也是在所难免。换言之,即使未来市场有重返3000点乃至3500点以上的可能,但手持的股票可能会远远跑输同期的市场指数。由此可见,即使股市重回2638点,可能会是一个比较安全的中长期战略投资机会,但投资策略不正确,往往还是很难享受到后续市场回升的成果,而在股市估值与价格得以大幅压低之际,或许改写人生财富命运的机会还是留给了有准备的人、留给有足够耐心的人,但这类群体的实际占比却非常低。


为什么中国股市只跟着外国股市大跌,却不跟着大涨?

中国股市已经成长28年,真正全民共赢年份区区只有三四年时间,而三四年赚钱效益兑现后没有及时锁住利润,肯定加倍的吐出去,怎么涨上去就怎么跌回来,导致中国股市10年过去指数还倒跌没了3000指数,这样的市场股民没有怨气才怪,不骂都不正常

中国股市主要还是散户市场,散户为主体角色,但往往主体角色却把主力机构当韭菜收割,而且是一批一批的收割,有时候就连都配合他们想要连根拔起(去散户化);这样散户化怨气更加浓,骂声更加大,是不是可以理解呢?

就拿题主的问题来分析,为什么指数上涨,股票却在跌呢?这是描述了2017年蓝筹慢牛行情,个股严重分化,指数在“漂亮50”带动下上涨,个股却赚了指数亏了钱;“买的假股票”“买在2600套在3500”“牛头熊身”等等骂声一片;中国股市确实走出了这么的行情,指数连涨,个股连续阴跌破了2600的股价,甚至有些跌破了历史新低;中国股民骂股市我觉得非常正常,就连我都想要骂中国股市,但是骂有什么用,只能面对事实,我们改变不了市场,吃哑巴亏吧!

中国股市确实问题太多,美股十年牛市,中国十年还在熊市中没有走出来,指数倒跌一半;这些都是问题是主要原因,投机性太强,肉弱强食,把散户当韭菜收割,为何不能和平相处呢?退市企业没有几家,上市企业每周十家!上市圈钱后业绩360度转变,马上翻脸不认人,留下垃圾股份给散户们自己买卖,自由发挥等等的一个市场,试问又有几个股民能受的住这个怨气呢?只能用骂声一片来发泄散户们的情绪!中国股民们只能吃哑巴亏!

股市就是一个大型游戏,有的人在这里实现了财务自由,有的人在这里倾家荡产,还有的人啥也没得到,也没留下什么。作为散户,都很崇拜所谓的“股神”,其实更多的是向往造富的故事。如今中国股市巨大的赚钱效应,吸引着大量的淘金者,但这些淘金者同时又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最终在股市里只有20%的人能赚钱,而80%的人都是亏损。因为他们多数都不了解中国股市的游戏规则。


中国股市到底经历什么?

1990年~1996年:散户江湖时代

一说起上世纪90年代初的股市,很多人可能会想起1994年那部电影《股疯》——上海街头,汹涌的人流提着板凳去排队等待第二天证券营业部开门,开门的一刹那,因为拥挤,很多张脸被挤贴到玻璃上而变形……

在上世纪90年代上半期,股市的投资主体主要为中小股民。有调查显示,25岁到55岁的适业人群构成了个人投资者的主体;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

“杨百万”是这批投资者中成功的典型代表,他凭借着对政策的敏感、善于利用不对称的市场信息,能吃苦耐劳,从而在当年国库券倒卖风潮中发家。1990年,“杨百万”在别人还对国库券大感兴趣的情况下转战股市。1990年12月19日,他购买的500股电真空股票,成为交易所的第一笔交易。

1996年~2002年:机构坐庄投机时代

在“327国债期货事件”后,国债期货市场被关闭,大量资金流向股市,直接导致了1996年大牛市的出现。

可以说,1996年到2002年是中国证券市场上最为沸腾的岁月,与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股市相比并不逊色,内幕交易、庄股文化盛行。这段时期内,“垃圾股”得到了极大的追捧,ST股票甚嚣尘上。这段时期也是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以及诸多形形色色的资本系最为活跃的年代。

2002年~2007年:内外资机构群雄争霸时代

这一阶段,可谓是中国证券市场上群雄争霸的年代,QFII、险资、社保基金、阳光私募、“涨停板敢死队”纷纷崛起。

我国在2001年12月11日起正式加入WTO后,证券业开始进入对外开放全新阶段。2002年7月,中国证券市场引入了QFII(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作为先进投资理念的导入者,QFII在A股多次扮演跑在市场曲线前面的角色。让市场称奇的是QFII屡屡精准的抄底技术。

2003年1月,新修订的《保险法》开始实施,国内保险资金运用开始进入快车道,保险公司购买证券投资基金占保险公司总资产比重由10%上升到15%。2004年10月24日,中国保监会和中国证监会联合批准保险资金可以直接进入股市。

2007年至今: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双格局时代

2008年的股市大跌,早已远去,但究竟缘何大跌,其实业内并没有共识。很多人认为是受海外金融危机传导的结果,亦有人把二级市场上大小非的解禁抛售行为作为“罪魁祸首”等等。

近乎整年的市场大跌,各方面的因素必然有之。但我更倾向于从市场的参与者角度来分析——以大小非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双向博弈是主要原因。

2007年10月到2008年4月这6个月中,以大小非股东减持为代表的产业资本,不计成本抛售解禁股,话语权骤然增加,成为参与中国证券市场价值重估的新生力量。而金融资本则被迫通过杀跌来压低整体估值,使得产业资本在抛售过程中收益大幅降低。最终,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双向博弈加速了市场的寻底过程。

经过2008年的大跌,以大小非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力量并非是减弱了,其实是增强了,而那场大跌的最终胜利者其实是产业资本。

凌晨,又一次半夜鸡叫,中国股市为什么跌跌不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