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壓增高的表現

頭痛:頭痛是顱內壓增高最常見的症狀之一,程度不同,以早晨或晚間較重,部位多在額部及頸部,可從頸枕部向前方放射至眼眶。頭痛程度隨顱內壓的增高而進行性加重。當用力、咳嗽、彎腰或低頭活動時常使頭痛加重。頭痛性質以脹痛和撕裂痛為多見。

顱內壓增高的表現

嘔吐:嘔吐多是伴隨著頭痛出現的,當頭痛劇烈時,可伴有噁心和嘔吐。嘔吐呈噴射性,易發生於飯後,有時可導致水電解質紊亂和體重減輕。

視神經乳頭水腫:這是顱內壓增高的重要客觀體徵之一。表現為視神經乳頭充血,邊緣模糊不清,中央凹陷消失,視盤隆起,靜脈怒張。若視神經乳頭水腫長期存在,則視盤顏色蒼白,視力減退,視野向心縮小,稱為視神經繼發性萎縮。此時如果顱內壓增高得以解除,往往視力的恢復也並不理想,甚至繼續惡化和失明。

以上三大表現是顱內壓增高的典型表現,稱之為顱內壓增高“三主徵”。顱內壓增高的三主徵各自出現的時間並不一致,可以其中一項為首發症狀。顱內壓增高還可引起一側或則舊神經麻痺和複視。

意識障礙及生命體徵變化:疾病初期意識障礙可出現嗜睡,反應遲鈍。嚴重病例可出現昏睡、昏迷、伴有瞳孔散大、對光反應消失、發生腦庇,去腦強直。生命體徵變化為血壓升高、脈搏徐緩、呼吸不規則、體溫升高等病危狀態甚至呼吸停止,終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o5.其他症狀和體徵頭暈、淬倒,頭皮靜脈怒張。在小兒患者可有頭顱增大、顱縫增寬或分裂、前囪飽滿隆起。頭顱叩診時呈破罐聲及頭皮和額眶部淺靜脈擴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