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效率低下」到「高效率」,你的团队只需要这两招

点击上方,关注我们。

在每个团队中都有偷懒者,这一点不需置疑。制度的建立,是为了防止出现各种偷工减料逃避科学考核的人。比如在100个业务员中,只有10~20个人非常辛苦,他们是同事眼中的笨蛋,因为他们从早上八点半开完早会,会一口气干到下午的六点下班,甚至加班也没有怨言,像机器人那样拼命地工作;有60~70个人是正常的,他们会在中午吃饭前就结束全天的工作,然后跑到饭馆里造一份假报表,下午再玩一圈,回公司交差;另外有10~20个人,他们比较“聪明”,这些人会在一个小时内就结束全天的拜访任务,如果你要问他们都做了些什么,他们会告诉你:“经理,我成功地拜访了很多大客户,效果不错,正在跟进。”其实,他们只是打了几个电话给那些大公司的前台。

从「效率低下」到「高效率」,你的团队只需要这两招

这是至关重要的效率问题,时间偷走了你想看到的工作成果,问题是“聪明”人和正常人与时间紧密配合,非常乐意出现这样的工作状态,只有辛苦的“笨蛋”感到时间很短暂,工作很紧张。

如果在你的团队中经常发生后两种事情,那么,你的成员一定是偷懒了。有时候你会发现,为什么部门会议一开就是两三个钟头呢?仔细研究一下你才明白,原来是有人在浪费时间。很多公司和部门都将开会的议程写得很明白:早上开会,9:30会议室集合,或者什么时候开始讨论问题。但是从来没有人写上几点钟散会,就是写了也是假的。

从「效率低下」到「高效率」,你的团队只需要这两招

作为管理者,如何才能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而不是在工作日得过且过,混日子呢?

●用严格的考核截住那些被“偷走”的时间,让每个人都有紧迫感。

从「效率低下」到「高效率」,你的团队只需要这两招

许多业务员为什么在月初时表现得像富家公子,到了月底就像个忙碌的菜贩子?因为很多公司只有到了月底才考核当月的业绩,所以他们在月初时都会非常轻松,有着足够的时间让自己无所事事,反正没人考核,到了月底再绞尽脑汁地赶工或做假也来得及。但如果你一周甚至两三天就考核他一次,或者每天都有固定的考核,结果将会大不相同。

对员工的考核,月底做一次只是相当于死后验尸,等结果出来,这个月已经过去了,团队的利益已经受损,你就是杀了那个员工也没用。只能缩短考核周期,加强考核标准,用最严格的考核去截流时间,才能做到掌控过程,并且最终改善结果。

现在,很多公司都在运用这个原理。像国内的华龙公司,他们规定,每个主管必须三天登记一次档期的销量,一个档期的销量若比去年同期出现下降,就记一个黄牌,一个月有三个黄牌,这名主管就得下岗;还有可口可乐公司,他们把月工资的考核变成档期奖罚专案,用月度任务量算销量,同时每周规定任务的达成进度,完成了额外奖励,否则要额外进行处罚。

以严格的考核来控制时间,提升效率,这是一种普适的管理思想,也是制度的基础之一。如果你初接手一支团队,可以先从比较温和的方法做起。比如你将月底考核变成一种“月底考核加周档期达成专案”的方法,或者每周举办一次“今天是月底”的活动,以督促员工激发工作活力。随后,根据手下的承压能力循序渐进,逐步推进贯彻,提高考核的标准和节奏,避免操之过急把员工逼“疯”了,就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明确团队分工才能提高效率,避免时间浪费。

从「效率低下」到「高效率」,你的团队只需要这两招

效率的前提是分工,团队效率是与团队成员的职责状况直接相关的,没有任何绕开这一条的可能性。在一个团队中,成员的职责其实就是一道生产流水线,每个人肩负着不同的角色。而一旦成员之间产生模糊、超载、冲突、错位、缺位等种种现象,就会使成员之间的权责不清,发生问题互相推诿,最终影响的只能是团队的整体效率,大把的时间被浪费掉了。

这是重要的条件之一:每个人都应该明白并接受各自的职责,在工作中环环相扣,分工明确,并且都可以胜任。

在确定他们的职责时,你需要充分关注他们具体的素质和能力,在充分了解成员的情况下,根据每个成员的专长、能力和水平,把他们放到最适合最需要的岗位上,而不是随便挖个坑埋个萝卜。如果你安排的工作和角色,有利于他们发挥自己的专长,并且有利于其个人的成长,就能够极大地提高团队成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且有利于产生出最高的效益。

另外,你还应该清楚,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在人格上平等,在工作中也同等重要。团队绩效其实是每个成员的工作成绩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所以,在对员工的角色和职责进行确认时,如果你只强调这个成员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另一个成员的作用,你就无法全面发挥团队作用,也就无法成就高效的团队。你反而会因为自己的厚此薄彼,失去一部分手下的信任,导致管理的混乱。

从「效率低下」到「高效率」,你的团队只需要这两招

最后,在进行成员角色职责的制定时,管理者还要立足于现实,做到期望值清楚明了,能够确保每一个团队成员理解接纳团队对他们的期望值。具体来说,你既不能过高地要求他们,也不能低估了他们的能力和潜质,根据团队成员各自的性格特征、能力、体力和环境等具体的条件,量体裁衣地制定成员的工作职能要求和他们的职业长期要求,从而使他们的角色安排适当,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为提高团队的效率付出他们全部的力量。

从「效率低下」到「高效率」,你的团队只需要这两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