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佛教的精神与特色》般若

慧律法师《佛教的精神与特色》般若

《佛教的精神与特色》

般若

般若是印度梵文,中文勉强可以翻译成“智慧”。

般若和智慧有什么不同呢?

一般我们所说的智慧,用它来了解事理,不但不能透彻,而且常常容易形成“偏见”和“妄见”(错误的见解);而用般若,却能够把事理了解透彻,而且不会发生偏差。

举“光”为例:普通的光像智慧,遇到墙壁就受阻;但般若似X光一样,它能够穿越这些阻挠(指了解事理而说)。人类肤浅的智慧,不能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就有上帝造人与造物的观念产生。中国人不也说“盘古开天地”吗?伊斯兰教说“安拉造人,又造了地球”;一贯道说:“万物由老母所生。”而佛和菩萨所具有的般若,却能够如实、正确地分析、解释宇宙人生的真相,指出“诸法缘生缘灭”的事实,完全否定有造物主的存在。

《心经》上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是讲:所有修行的人都是依靠这种“般若”的关照,来彻悟真理而得到佛果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印度梵文,翻译成中文是“无上正等正觉”,意思是“最透彻、平等和真实的觉悟”,指的就是佛道、佛果。)

从这句经文,我们可以明白,佛教并不是单凭信仰可以“得救”的;佛教不认为自己的罪恶和苦难可以由他人代赎,所以也不依赖任何人来救。人类的罪恶和苦难,只有自己才能够洗清和解脱,也就是人人要自救。自己不救自己,要等谁来救你呢?而自救的方法,就是要依靠自己的“智慧”(般若)去慎思、明辨——先了解苦难的原因,再进而寻求解脱的方法(即四谛的道理)。

所以,佛教主张人人要努力“修慧”,认为智慧(般若)不是“读”来的、“背”来的,而是从观察事理、深入研究之后“修”来的。缺乏智慧(般若),就不能觉悟,也不能做个顶天立地、自在解脱的人。

以上所简介的,就是六种脱离生死苦海的方法。学佛的人必须要一齐学习,不可偏废。

一般来说,六度具有六种作用:

(1)布施能对治我们的贪心(悭贪),培养我们的同情和仁爱心。

(2)持戒能使我们循规蹈矩,不做出逾矩的事,也就是孔子说的“克己复礼”。

(3)忍辱可以培养我们谦让、宽大的美德,也就是《论语》书中所说“温、良、恭、俭、让”。

(4)精进可以防止我们的懈怠偷懒(有恒为成功之本)。

(5)禅定可以澄清我们的头脑,使精神集中。

(6)般若可以使人聪明而有智慧,不会盲从、迷信,而有敏锐、精确的判断力。

青年朋友们平日读书、做人,应该照着这“六度”的道理去做,才能美化自己的心灵,充实自己的生活,利益广大的人群,更能开创幸福快乐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