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腦科學說:你不給孩子講故事唱兒歌,孩子長大後多半就會忘了你?

給孩子最好的科學教育

你最早的記憶是幾歲時留下的?大部分小時候的記憶都消失了對不對?

我們之前的一期節目曾經講過,為什麼你不記得小時候的事情了。大多數人在3歲半前的記憶都非常模糊,甚至根本沒有人生頭幾年的記憶。這不是一種病,而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叫做童年失憶(childhood amnesia)。

为什么脑科学说:你不给孩子讲故事唱儿歌,孩子长大后多半就会忘了你?

美國艾默裡大學的心理學家 Patricia Bauer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研究童年失憶。她發現,2歲的小孩子實際上對之前發生的事也有記憶,但奇怪的是,成年後這段記憶就奇妙消失了。

她和同事做了一些實驗,他們錄了一些孩子在3歲時和父母的對話,比如去遊樂場玩,或者去見了哪個親戚,然後過幾年等他們長大後再看看他們記不記得這段記憶。

結果呢,7歲的時候這些孩子還能記住70%的內容,但是到了8-9歲的時候只能記得不到40%了。也就是說,7-9歲間就是童年失憶發生的主要時間段。

不過,這並不是說所有童年期的記憶都無法保存。下面3類童年記憶更有可能被你的大腦珍藏。

第一類是,那些引起了你的激烈的情緒的事件。比如讓你特別痛苦或者開心的事情(像是看到拿著卷子走過來的老師摔了一跤而喜極而泣),就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什么脑科学说:你不给孩子讲故事唱儿歌,孩子长大后多半就会忘了你?

很顯然,這符合我們的常識。

第二類是,那些邏輯通順、有頭有尾的故事。

什麼樣的記憶是這種結構完好、邏輯通順的記憶呢?比如爸媽給你講的有邏輯的、生動連貫故事,或是你通過作文有條理地複述過的一件事情,像是你媽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噹仁不讓你看書的時候吃飯。

換句話說,讓我們更明白前因後果的、能把細節合理地串起來的事件也更容易被保存下來。這就是父母給孩子讀的那些好的故事更容易被孩子們記住的一個原因。當然了,這也是生搬硬套、牽強附會的教條容易被忘記的原因。

這也提示我們,小時候多寫寫日記,也可以幫我們把發生過的事情記得更清楚。

为什么脑科学说:你不给孩子讲故事唱儿歌,孩子长大后多半就会忘了你?

第三類就是你在兒童期和青少年期經常聽的歌曲,比如兒歌或是你那個年代流行的音樂。

最近幾年,神經科學家們發現,和成年後聽到的音樂相比,青少年時期聽到的音樂會最能激發我們的感情、最不容易被忘掉,而且這些由音樂引發的激情並不會隨著我們年紀的增加而消減。這個現象也被稱為音樂懷舊(musical nostalgia)。

为什么脑科学说:你不给孩子讲故事唱儿歌,孩子长大后多半就会忘了你?

下面要說一個讓人悲傷的事實,那就是,隨著一個人年齡的增長,特別是到了40歲以後,生活中能留下深刻記憶的,特別是愉快的記憶的事件會越來越少。

是這樣的,科學家們很早就發現,當一個人活到七老八十,回看自己的一生時,讓他們留下最深印象的記憶是10-30歲之間的愉快的記憶。

這種被反覆驗證的現象被稱為回憶隆起(reminiscence bump)——10-30歲間的記憶就像一個小山包一樣長在你的心裡,讓你在回想過去的時候很難忘卻。

为什么脑科学说:你不给孩子讲故事唱儿歌,孩子长大后多半就会忘了你?

一個55歲的人的回憶隆起,10-30歲間的記憶印象最深刻

也就是說,你人生大部分最美好的回憶都(將)發生在30歲之前。

如果你在年輕的時候,特別是青少年時期沒有留下那些讓你情緒滿滿的體驗,沒有聽過你爸媽給你講過特別有道理有邏輯的故事,也沒有聽過幾首好聽的歌曲,那麼等你老了,就沒有什麼值得回憶的東西了。

为什么脑科学说:你不给孩子讲故事唱儿歌,孩子长大后多半就会忘了你?

反之,這也告訴爸爸媽媽們:如果你在孩子童年的時候沒有給他們講過邏輯清晰、引人入勝的故事,沒有給他們哼過幾首朗朗上口的兒歌,沒有和他們一起愉快地玩耍的話,等他們長大了、上大學了、參加工作了,隨著和你相處時間的減少,他們對你的印象,特別是那些美好的記憶就只會越來越模糊。

實際上,研究記憶的科學家們常常把人生分成3個階段:0-5歲——童年失憶,10-30歲——深刻到不成比例的記憶(回憶隆起),然後就是剩下的沒什麼特別深的印象的後來的記憶(記憶新近期)。

啊!這麼看起來的話,人生80年,前5年的事情不記得,記得最清楚的日子只有10-30歲之間的20年不到的時光。人生的記憶還真是短暫呢!

老師們你們摸著良心說,老把眼保健操的音樂換來換去的話,我們和00後除了聊社會主義建設還能聊什麼呢?

为什么脑科学说:你不给孩子讲故事唱儿歌,孩子长大后多半就会忘了你?

看完做一做眼保健操吧:(→_→)(↑_↑)(←_←)(↓_↓)(→_→)(↑_↑)(←_←)(↓_↓)(→_→)(↑_↑)(→_→)(↑_↑)(←_←) (→_←)(↑_↓)

为什么脑科学说:你不给孩子讲故事唱儿歌,孩子长大后多半就会忘了你?

好評圖書

不過癮,請戳

生病的時候沒有胃口竟然不是為了餓死病菌?那是為了什麼?

小學算術好,上了中學以後數學反而不好?你不知道算術是數學裡的文科嗎?

为什么脑科学说:你不给孩子讲故事唱儿歌,孩子长大后多半就会忘了你?

把科學帶回家

ID:steamforkids

給孩子最好的科學教育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Rathbone, C. J., Moulin, C. J., & Conway, M. A. (2008). Self-centered memories: The reminiscence bump and the self. Memory & Cognition, 36(8), 1403-141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n.2726

https://www.npr.org/sections/health-shots/2014/04/08/299189442/the-forgotten-childhood-why-early-memories-fade

http://leadserv.u-bourgogne.fr/files/publications/000876-self-centered-memories-the-reminiscence-bump-and-the-self.pdf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8509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