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礦機企業扎堆香港上市意欲何為?

近日,據香港交易所公告,億邦國際控股已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請資料,海通國際資本為獨家保薦人。至此,全球前三大礦機企業——比特大陸、嘉楠耘智與億邦國際,全部在香港交易所提交或準備提交上市申請。

關於礦機企業,特別是比特大陸一直是加密貨幣圈內的爭議對象,一方面它們在ASIC礦機芯片領域的確很領先,壟斷了全球90%以上的市場。對中國來說,礦機芯片的領先很大程度上有益於我國IC產業的發展。

另一方面,ASIC礦機被指責造成算力集中問題,有數據指出在過去幾天,比特大陸旗下的BTC.com和螞蟻礦池已掌握比特幣全網42.38%的算力。可能出現的結果是,礦機企業不只是壟斷全球硬件市場,還可能實際掌控了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網絡,使加密貨幣中心化。前段時間比特幣黃金等網絡遭遇51%攻擊,就是最直觀的表現。

關於以上事件與觀點,第一,礦機企業的營收能力很強,例如比特大陸2017年的營收大約為27億美元,根本不差錢,為什麼礦機企業們要扎堆上市。第二,針對外界的ASIC礦機算力壟斷的指責,是有理有據還是利益之爭。第三,任何一個行業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雖然比特大陸、嘉楠耘智與億邦國際目前壟斷了全球市場,但隨著幣價下跌,礦機市場的蕭條,以及可能出現的新的競爭者,這三大礦機企業如何佈局未來。

市場與技術迭代促使礦機企業紛紛香港上市 謀劃未來

首先從數據上看,雖然過去幾年礦機企業發展很快並且收益十分可觀。但隨著世界範圍內的監管政策逐漸收緊,以及2018年開始的大熊市,目前加密貨幣市值大幅縮水,礦機市場也受波及持續低迷。同時,大量不需要“挖礦”的新項目誕生,傳統礦業市場總有枯竭的一天。守著比特幣等老一代市場,無疑是自斷後路。

根據華爾街券商Rosenblatt報告指出,由於礦機需求轉淡,比特大陸和嘉楠耘智可能會削減對臺積電和三星電子的訂單。同時種種跡象顯示英偉達或因低估挖礦需求下降影響,加之高估遊戲需求,疑似面臨庫存過剩問題。

其實,今年4月在AMD公佈第一季度的營收報告時,其首席財務官Devinder Kumar就指出,雖然礦業(顯卡挖礦)為AMD貢獻了大約10%的營收,但他們並不太十分看好這一市場,並預測第二季度來自礦業方面的顯卡營收會有下滑。現在看來,該預測已經應驗,一方面整體加密貨幣大跌造成礦機市場低迷,另一方面以太坊ASIC礦機的出現,也對顯卡礦機市場造成了毀滅性打擊。

所以,不是出現三星這樣新的競爭者,而是是否能跟上市場與技術的迭代,區塊鏈行業不需要更多的像比特幣這樣的“空氣幣”,商業落地應用需要性能更高、更有價值的公鏈網絡,區塊鏈項目方對PoW共識的拋棄,對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

關於三星,在這一波熊市來臨之前三星已經涉足礦機芯片領域,除去芯片代工外也自行設計ASIC礦機芯片,但筆者認為有些媒體過度解讀,三星應該只是根據特定客戶的需求代為設計,而非全面進軍礦機芯片這一市場,三星在礦機芯片領域不會動搖中國三大礦機企業的地位,現在筆者依然堅持相同的觀點。同時,狂徒認為比特大陸等礦機廠商與三星真正的戰場應該是在更廣泛的芯片領域,而不是礦機芯片。

基於以上原因,三大礦機企業未來的戰略,將不止於ASIC礦機芯片與礦機產品。產品進化與戰略轉型是必然之路,並且早已開始有所動作。目前,AI是個很好的風口,比特大陸在AI芯片方面佈局已久,據傳目前已具有量產的條件。此外也有消息稱,今年年底比特大陸將會推出具體的AI硬件產品。同樣,嘉楠耘智也在AI智能芯片方面大力佈局。

2017年頂級芯片製造商研發投入Top 10

三大礦機企業扎堆要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或許可以視為業務轉型與擴張的需要。因為要想在AI等其他芯片領域掌控核心技術,科研支出會高到嚇人,無疑需要更多的資本流入。現有的幾家芯片巨頭每年的研發支出都數以十億計,去年Intel的研發經費高達130億美元,而大家熟悉的三星、高通、臺積電、英偉達的研發投入也都在10億美元以上。

礦機企業是原罪?共識之爭愈演愈烈

關於ASIC礦機企業造成的算力集中爭議,今日Dfund創始人趙東今日通過微博表述了對挖礦與公鏈共識的看法。趙東認為比特幣的“挖礦”共識機制是PoW。PoW用機器的計算提供了一個不可篡改、偽造(因為篡改、偽造代價極其高昂)的時間戳服務,一筆筆交易被機器蓋戳,形成不可逆的序列。PoW = Proof of work,work 這裡指計算機的計算,同時也可以理解為物理學上的做功(計算機計算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做功的過程,熵增不可逆。 所以,本質上PoW 是用熵增不可逆的熱力學原理確保了賬本不可篡改。

而PoS則是權益證明,賬本是用人來蓋戳,PoS實際上是Proof Of Human,人商量好、賬本就成立。這就是為何做公鏈,POW比任何POS都靠譜的原因。 但是私鏈、聯盟鏈用PoS沒問題,因為本來就是中心化的,以中心化提升效率、性能,來服務具體應用。

總之,公鏈不應該相信人,應該相信數學和機器,應該用PoW。聯盟鏈、私鏈服務具體應用,不需要去中心化,可以PoS。

另外,針對PoW共識造就的礦霸(算力壟斷)現象,趙東表示:即便是礦霸,也是消耗了巨資、巨量能源獲取的比特幣,在計算的層面是公平的。參與早的人風險高、獲利多,這沒有不公平。

從技術層面看,PoW共識或許是目前最可能保證公平公正的技術手段。PoS、DPoS共識更多體現的是人治,而在當前社會的大環境下,人治往往會滋生作惡行為。與比特幣網絡算力集中相對,EOS的社區自治探索目前也存在很大的爭議。但是,基於PoW共識的網絡效率不高,性能底下,無法滿足真正的區塊鏈應用,卻也是事實。同時一些相對較小的幣種,如果全網沒有足夠龐大的算力,也將面臨51%的威脅。

狂徒認為,技術本無對錯,關鍵是如何把它用在需要的場景。無論是PoW共識也好、EOS的DPoS共識也好,只要能在相應的領域創造價值,自然會被市場選擇。所以說到底,前幾年礦機企業的迅速崛起,以及現在謀取的上市與轉型,都是市場選擇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