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的風情

在阿姆斯特丹共停留三天半時間,直到第四天,太陽方從雲層中鑽出來。頭三天,不是冷風陣陣,就是細雨綿綿。M說,如果是天晴,你會看到一個更加美麗的阿姆斯特丹。幸好,我向來知足,即便是陰雨天氣,還是覺得有滋有味。

幾天裡,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車。前兩天和M與S同行,M帶著我們穿街走巷,領略這座城市的各種風情。看膩了國內千篇一律的水泥盒子建築,在這裡,每一座建築在我眼裡,都是藝術品——儘管這多少有些誇張,但的確就是這樣的。這裡許多建築,動不動就是百年以上歷史,將歷史、文化一應保存、傳承至今,在這座城市,你能看到自由、活力、傳統、現代極和諧地融合在一起。就這一點,便值得我為之傾心。

阿姆斯特丹是一座與水融為一體的城市,密集的運河網絡,最大化地映射出城市的魅力。在城市的每個角落,都有在水一方的體驗。

阿姆斯特丹運河總長度超過100公里,擁有大約90座島嶼和1500座橋樑,被稱為“北方的威尼斯”(貌似斯德哥爾摩也有該美譽的)。三條主要的運河開挖於17世紀的荷蘭黃金時代,組成環繞城市的同心帶。

在阿姆斯特丹,任何一個角落都能看見運河、連接河兩岸的各式各樣的橋,以及停泊在河面上大大小小的船隻。所有這些,都有足夠多的故事可以講述。

城市裡的橋,大部分都具有開合功能,以便過往的船隻通過。比如下圖這座橋,是阿姆斯特丹的標誌性橋樑,名為The Magere Brug(瘦橋),建於1670年。此後經過幾次改建,但依舊保留著傳統的雙閘式開合風格。

阿姆斯特丹的風情

下圖為路人等待橋合攏通行。

阿姆斯特丹的風情

阿姆斯特丹的風情

阿姆斯特丹的風情

阿姆斯特丹的風情

阿姆斯特丹的風情

因為整座城市與水融為一體,人們的生活便離不開水,船也就成了城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阿姆斯特丹最吸引我的特色之一,就是這裡有眾多的Boat Houses(船屋)。

剛開始,我以為河兩岸停留的都是一些觀光船,或是有別的用處。當M告訴我,那些都是家庭居住的船屋時,我感覺那是在太奇妙了。M有一位朋友,正好新近購買了一艘舊船——船齡超過100年了——我們去參觀時,他們正在DIY對船進行全面裝修。

下圖是從M家裡的陽臺往下望去,一排整齊的船屋。沒錯的,就是這一排排船屋,裡面設施一應俱全,完整地住著一個家庭。像普通房屋一一樣,船屋也是可以買賣的。當你購買一處穿屋時,同時也購買了船屋所在的水域範圍。當然,價格一點也不便宜。M說,阿姆斯特丹市區的房子均價,高達4500歐/平米。船屋更貴。

想象一下,生活在水上,是多麼奇妙的一種體驗。能擁有一處船屋,即便對於阿姆斯特丹人而言,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阿姆斯特丹的風情

阿姆斯特丹的風情

阿姆斯特丹的風情

阿姆斯特丹的風情

阿姆斯特丹的風情

阿姆斯特丹的風情

不過,幸運的M,很快也將擁有自己的water villa(水上房屋)了。儘管不是船屋,但真真切切是建造在下圖水域上的水屋。

對此,M很驕傲。她和男友(同居有一兒子,但至今兩人未婚)非常期待房子的建成。那天,我們騎車去了阿姆斯特丹北邊,即水屋將要建造的地區。那片水域旁邊,過去是一修船廠。修船廠廢棄後,人們發現那一片土地被油、鐵鏽等化學物質汙染了。於是有人提議,通過自然方式,重新淨化那片土地。

如今,這個區域曾經廢棄的船隻,由政府低價租賃給藝術、創新公司,每一艘船就是一個被改造後的工作室。區域內種植了許多可以淨化土地汙染的植物,四周設置了各種牌子,向人們介紹這裡的改造工程、植物等。就這樣,曾經一度無人問津的地方,現在成為了炙手可熱的創新園區。而在不久的將來,M將和她的愛人、兒子,搬進這裡的water villa。

阿姆斯特丹的風情

阿姆斯特丹的風情

阿姆斯特丹的風情

阿姆斯特丹的風情

阿姆斯特丹的風情

阿姆斯特丹的風情

市區保留的荷蘭式風車磨坊已經不多了,我們來到這處並不對外開放——磨坊裡現在是有人家在居住的。不過底下空間現在是一間啤酒工廠酒吧,在那裡可以喝到鮮釀的各種口味的濃郁啤酒,另外還有芝士、生肉片、香腸等小吃。很過癮的一個去處。想起某年在美國,閨蜜和她哈尼帶著我第一次體驗過這種啤酒工廠酒吧,很是新奇。

阿姆斯特丹的風情

阿姆斯特丹的風情

阿姆斯特丹的風情

下圖這肉,可是生肉哦,配上芥末醬,我竟然覺得很好吃,哈哈。

阿姆斯特丹的風情

阿姆斯特丹的風情

阿姆斯特丹的風情

阿姆斯特丹的風情

鬱金香是荷蘭國花。在阿姆斯特丹一條著名的花市街(Floating Flower Market),能看到品目繁多的鬱金香等花及起種子在出售。英文名中有個Floating,取義花市是建造在運河水面上的。

阿姆斯特丹的風情

阿姆斯特丹的風情

阿姆斯特丹的風情

阿姆斯特丹的風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