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怒批刘震云家训:不着急,不要脸;其实,最精彩的在这里!

在这篇文章里,他引用丰子恺先生的一段话,我看特别精典,说得特别好:有些动物主要是皮值钱,譬如狐狸;有的动物主要是肉值钱,譬如牛;有些动物主要是骨头值钱,譬如人。

崔永元怒批刘震云家训:不着急,不要脸;其实,最精彩的在这里!

昨天(5月31日)深夜发文,主要围绕刘震云的家训:他女儿刘雨霖,说她们家的家训就是这样,不着急,不要脸。我一看很错愕,刘震云是一名作家,怎么会有这样的教训?看到后来的解释明白了,这个“不要脸”不是真的“不要脸”,而是指的是不耻下问,把所有人当老师。虽然意思看懂了,一句大白话,但总归是感觉怪怪的。人谦虚固然好,但也要有操守,要有气节,要有底线,要有脸皮。

崔永元怒批刘震云家训:不着急,不要脸;其实,最精彩的在这里!

看完全篇,我认为小崔还是当年那个小崔,那刘大爷还是当年的刘大爷吗?

崔永元肯定了他早期作品《一地鸡毛》,说实话,我也觉得写得特别好,我是上军校期间看过的。当时一下子我就记得这个作家的名字了。这部作品表面上写得都像是“一地鸡毛”的小事,但反映的是知识分子在改革的大潮中,他们肉体与精神上的变异:从追求远大理想,变成一个自己上学时代最讨厌的追求名利的俗物。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你最讨厌的人,每天在讨厌他的同时,最后你会成为他的模样。这部小说,批评性特别强,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而后来的《一句顶一万句》,我就看不懂了,扯得太远。

崔永元怒批刘震云家训:不着急,不要脸;其实,最精彩的在这里!

那么,作为知名作家刘震云,他在1973年到1978年服过兵役,1978年到1982年就读过北大中系。可以说是履历丰满。正是因为他的经历,还有正如崔永元所说“尊重文学尊重人性,有态度有自觉有畏惧”,才能写出早期那么好的的作品。但当我们自己的生活变得“一地鸡毛”的时候,我们要不要变成《一地鸡毛》中的“老林”?会不会也沦落到“无知无耻无德无才圈子里”?

无论怎么样,作为一名知名作家,我批判什么,但不能最终我们却变成自己批判的对象,这不是可笑也悲的事吗?

崔永元怒批刘震云家训:不着急,不要脸;其实,最精彩的在这里!

我想,不管崔永元说得多么刻薄,“树若无皮颠倒死,人不要脸最无敌”。他之所以,那么恨刘震云,我想也是基于以下两点:

一是由爱到恨。刘震云早期也是他喜欢的作家,很多的作品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为了金钱“沦落”至此,沦为金钱的奴隶,让他由爱生恨。人要有操守,任何时候尊重自己的内心,知识分子是这个社会的良心,要做一股不媚俗的清流。

崔永元怒批刘震云家训:不着急,不要脸;其实,最精彩的在这里!

二是刘震云的言而无信。崔永元说就第一部电影《手机》,刘震云他曾经向他三次道歉,但他还是写了第二部《手机》。并且,他们私下聊过,说这第二部不是写他,跟他没有关系,而且连名字都改了,叫《朋友圈》了。他无论是刘震云的道谦还是承诺,都没有兑现,让崔永元感觉受到愚弄。

崔永元怒批刘震云家训:不着急,不要脸;其实,最精彩的在这里!

文章最后,他引用丰子恺先生的一段话,我看特别精典,特别精彩,总结到位,画龙点睛:有些动物主要是皮值钱,譬如狐狸;有的动物主要是肉值钱,譬如牛;有些动物主要是骨头值钱,譬如人。这才是做人的道理!

最后,这毕竟是崔永元的一家之言,但是刘震云当真把“不着急,不要脸”作为自己的家训话,有伤大雅,有辱斯文。那么,我们就要支持支崔,敢于实话实说,永远是个战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