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做到合理应用抗生素呢?

如何能做到合理应用抗生素呢?

知道了抗生素的概念就很容易明白抗生素的应用指征了,简单理解就是病毒感染时需要用抗病毒的药物、细菌感染时需要用抗细菌的药物、真菌感染时需要用抗真菌的药物、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也称为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时则需要用抗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的药物等。所以理论上讲抗生素没有好坏之分,只是看应用的是否对症(也就是选用的抗生素的种类是否正确),当然一些抗菌药物的强弱还是有区别的。

其实不要滥用抗生素不仅仅包括不要滥用抗菌药物,也不要滥用抗病毒药物;但是我们平时强调的不要滥用抗生素通常是指不要滥用抗菌药物。例如普通感冒90%以上为病毒感染,为自限性疾病,通常病程为3~7天(个别达10天),不需要应用抗菌药物,因为抗菌药物既不能缩短病程或改变转归,也不能有效地预防细菌性的并发症。

如何能做到合理应用抗生素呢?

如何能做到合理应用抗生素呢?

但是对于细菌感染的患者抗菌药物是一定要用的,特别是对于严重细菌感染的患者,甚至可以说抗菌药物是可以挽救患者生命的。如果上呼吸道感染的小朋友出现了以下情况也是需要加用抗菌药物的。

  • 感冒症状持续7~10天仍无好转,而且鼻腔分泌物粘稠、或呈黄/黄绿色;

  • 发热已经好转再次出现,且出现白细胞增高、C-反应蛋白增高;

  • 合并急性中耳炎,特别是化脓性中耳炎;

  • 渗出性中耳炎患儿中耳渗液持续3个月以上;

  • 合并细菌性鼻窦炎;

  • 细菌性扁桃体咽炎;

  • 细菌性喉炎。

使用抗菌药物不仅要对症,也要保证足量足疗程的使用。细菌也有生长周期,大多数抗菌素是针对细菌增殖期而起作用的,所以根据细菌的繁殖周期来持续应用。如果抗菌药物剂量和疗程不够不但不能起到彻底杀灭细菌的作用,反而更容易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如何能做到合理应用抗生素呢?

如何能做到合理应用抗生素呢?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抗菌药物也会出现很多的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抗菌药物还可能出现一些过敏反应,轻者可有皮疹、瘙痒,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长期大量应用抗菌药物也有可能破坏体内的正常菌群而导致一些真菌或者更难治的细菌感染。

当然,对于患儿需不需要用抗生素,需应用哪一种,则需要儿科医生根据临床表现特点和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来判断,相信目前任何一个儿科医生都具备这种判断能力,希望家长们可以采纳儿科医生的建议。

更多育儿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