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進“詩和遠方”

那一年,高曉松因醉駕在看守所待了半年,後來這段時光被他稱為一生中最快樂的184天。

在高牆小窗的禁錮中,他意外找到了一種心靈自由。

後來,高曉松把在看守所中的所思所想寫成了一本書——《如喪》。

住进“诗和远方”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後來傳遍大江南北的名句,第一次出現在書中,但這並不是高曉松說的,而是他的母親。

書中提到:“我媽說,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我和我妹妹深受這教育。誰要覺得你眼前這點兒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適合遠方,能走多遠走多遠;走不遠,一分錢沒有,那麼就讀詩,詩就是你坐在這,它就是遠方。越是年長,越能體會我媽的話。每一天開心,這才是重要的。”

住进“诗和远方”

2016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變成了一首歌,由高曉松作詞,許巍演唱,成為了著名脫口秀《曉松奇談》的片頭曲,一時間旋律大熱,歌詞成為全民大討論的對象。

“詩和遠方”指的是理想生活,“眼前的苟且”無非是現實中追逐名利,世俗紅塵中身不由己的每一個你我。

“苟且”重要,還是“詩和遠方”重要?這是爭論的焦點。

苟且,固然無趣、瑣碎、狼狽,但這是工作與生活的常態,畢竟誰也不能脫離物質而只活在精神世界裡;但“詩和遠方”又如此重要。周星馳說,如果一個人沒有了理想,跟一條鹹魚有什麼區別?

可見,苟且與詩和遠方是硬幣的兩面,我們都不能丟棄,而是應該在工作、生活中最大化的平衡和兼顧。

在許多人眼中,朝九晚五、平淡安穩才是人生的標配。其實在標配之外,我們還有許多選擇,標配的人生或許足夠穩定,但性能卻並不一定是最適合自己的。

住进“诗和远方”

也許是受這首歌的鼓舞,有人留下一封“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的辭職信,便任性追尋“詩與遠方”。

放棄現在的一切,追逐心中的理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或者說一輩子都在路上,一生都在旅行,只有這樣才足夠熱血。

但詩意的人生並不都是在路上遇到的,只要我們有心,只要不曾忘記詩意,只要找到心安處的故鄉,那麼即使是在平淡中,也依然可以讓自己活得有趣。

誰又曾不向生活妥協?

工作和生活的穩定,可能外人看來苟且,但同時也暗含一份努力,也內守一份堅持,比那些為了衝動而拋棄所有的人更沉穩,比那些庸庸碌碌的人更有理想和目標。

一定要相信,這個世界上真有這樣一種生活,既可朝九晚五,又能旅居天涯。我們能夠掌控自己的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

今年初,著名主持人魯豫打破了“不再出書”的承諾,於十五年後再度出版了自己的新書——《偶遇》。

《偶遇》從多個層面展示對這個時代的愛、憂傷與困惑。在書中,魯豫一改主持人發問的樣貌,成為一個回答者,用一顆赤誠之心,來回應這個時代。

住进“诗和远方”

記得在新書首發式上,老友竇文濤與魯豫對談。

竇文濤說,人如何實現平衡?可能是自圓其說、自我催眠,編織一個系統支撐人生的意義。

對此,魯豫卻不認同。

她問:“為什麼要自圓其說?自圓其說是給別人看的。於我而言,不問意義,只去經歷,不問為什麼,時間過去終會告訴你。”

魯豫認為,每個人都有權利按自己的時間表來生活,不應被貼標籤。

近年來,變得勇敢、灑脫的魯豫,又剛剛在另一個場合見到她,這次是在美麗的海邊。

6月7日,“美好生活 邂逅東海”——融創北京區域集團“海岸佈局”品牌發佈于山東煙臺龍口盛大啟幕。

住进“诗和远方”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在許巍滄桑的唱腔中,似乎“詩和遠方”天然就與大海聯繫在一起。

融創借煙臺龍口開發戰略的發佈,為國人獻上一個“詩與遠方”的新座標,讓每個人心中的那片海有處可尋。

在活動現場,魯豫與樓豔青女士分享了她們對生活的感悟,以及對美好旅居的期許。

住进“诗和远方”

對於詩與遠方,魯豫女士感慨道:“曾經我認為詩一定在遠方,眼前的一定不叫詩。後來我問自己,如果我的詩在遠方,當有一天遠方來到眼前的時候,我的詩會在哪裡?所以對於現在的我來說,眼前每一個瑣碎的日子就是詩。那些平常的、不經意的生活,對我來說都很珍惜。”

住进“诗和远方”

魯豫的感受,恰好也是融創對“詩和遠方”的思考。

對此,樓豔青女士回應到:“未來的地產佈局一定是美好生活。但融創投資詩和遠方,絕不是在一個很遠的地方蓋一座房子。中國不缺房子,也不缺海邊的房子,但缺好房子,缺海邊的美好人生。我們希望融創所能實現的‘詩和遠方’是深入細節的品質,是迴歸日常的美好”。

住进“诗和远方”

對於央視財經評論員、獨立經濟學家馬光遠看來,經濟學如詩,他研究的美好生活就是“詩與遠方”。

他幽默地說,很多人為了追求“詩和遠方”,刻意迴避生活的苟且和房子,但我們都知道海子的詩不是這麼說的,而第一句就是: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美好生活是非常具體的。安居樂業是美好生活的前提。沒有房子,怎能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住进“诗和远方”

馬光遠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化20年,房地產帶來的是居住空間的變革,是對人民美好生活的巨大推動。

“中國房地產下半場,從黃金時代過渡到白銀時代,發展度假經濟和灣區經濟,依靠的一定是城市的崛起。山東是中國的經濟三強,龍口是經濟百強縣,城市沉澱和經濟基礎都特別好,未來前景非常可觀”。

馬光遠提到,像龍口這樣的城市,既可兼顧生活,又具備未來發展潛力的城市,將成為中國家庭旅居度假的優選目的地。

住进“诗和远方”

而在融創北京區域集團的戰略佈局中,環渤海大灣區是真正兼具經濟發展優勢與度假旅居條件的灣區,並已先後落子濟南、青島、煙臺、龍口,未來還有威海,形成融創北京區域集團的文旅“海岸佈局”。

消費升級、黃金度假時代、灣區經濟,構成了融創北京區域集團佈局環渤海大灣區度假圈的宏觀背景及經濟基礎。龍口得天獨厚的地理生態資源,是融創打造高端旅居地產的外部條件。

而融創自身對城市的使命和深耕,對美好生活的探索和價值完成,才是實現美好度假旅居生活的核心動力。

住进“诗和远方”

融創中國北京區域煙威龍公司總經理高曉山在動情處提到:“大海的情懷,是我心安處的故鄉”。對於“故鄉”,融創將有長期和可持續的發展,與龍口共美好,升級龍口人居品質與生活體驗。

融創憑藉深厚的高端精品打造經驗,依託東海度假區的海景資源和南山度假區的山景資源,落位不同的產品系,同時啟動東海灣、果嶺海岸、果嶺小鎮3個文旅度假大盤,未來還有養生谷康養小鎮。

住进“诗和远方”

2018年,是融創中國的迭代升級之年,品牌定位升級為“中國家庭美好生活整合服務商”。融創所能營造的生活體驗,已不再侷限於居住,而是要為中國家庭的美好生活提供更全面的整合服務。

“美好生活時代”,融創帶給業主與消費者的,不再只是有房子的家,而是一個有愛、有溫度的家。為家人提供多元的生活方式、豐盛的旅居體驗,才是詩和遠方的內涵,才是融創式美好生活。

住进“诗和远方”

魯豫說,她是一個喜歡安靜的人,即使周圍再喧譁,可以過得非常寧靜。一個熱鬧的地方,沉浸在自我的寧靜中,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是詳和的。煙臺是她的老家,這裡有家人和朋友,讓人感覺到親切、安全和幸福。

而東海,僅僅是美好生活的開始,後面會有幸福來敲門。

能夠掌控方向的人,都是地產操盤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