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綠天青不起塵 讓成都藍天不再被“霾”沒

“空氣質量好,街道、樹木、綠化帶都特別乾淨,出門逛一天皮鞋上都沒有灰塵。”端午小長假期間,在成都旅遊的濟南遊客陶挺一家對成都的“清爽”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就在6年前,陶挺第一次來成都時“常常注意到這裡路邊的樹葉上,總沾滿了一層薄薄灰塵。”

陶挺對成都印象的轉變,也是近年來成都大氣汙染治理成就的縮影。

水綠天青不起塵 讓成都藍天不再被“霾”沒

根據成都市環保局發佈的《2017年成都市環境質量公報》顯示——

去年整體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235天,同比增加21天,達標天數比例64.9%;主要汙染物PM10和PM2.5同比分別下降16.2%、11.1%——空氣質量的顯著改善也使“窗含西嶺千秋雪”的美景在成都再次展現。

近年來,面對地處四川盆地的複雜自然環境,及汙染物排放仍處於高位水平、空氣質量改善任務艱鉅的客觀條件,成都市圍繞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徑,全力推動鐵腕治霾——既採取關停“散亂汙”企業等短期措施,更注重依靠科技力量來形成長效治霾機制,不斷以成都大氣汙染防治需求為導向,加強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密切合作,加快推進科技治霾技術進步,在“打贏藍天保衛戰”的征途中,走出了科技治霾的“成都實踐”。

水綠天青不起塵 讓成都藍天不再被“霾”沒

標本兼治

先進技術找“病根”

“水綠天青不起塵,風光和暖勝三秦”,被譽為天府之國的成都,一直給人以山清水綠的印象。然而,隨著近年來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成都與我國其他城市一樣,也面臨著日益突出的環境問題。

而在成都的大氣汙染治理中,四川盆地的特殊自然環境,曾被認為是一塊“硬骨頭”。

“四川盆地風速小、逆溫出現頻繁、大氣環境容量極為有限,治霾難度較高。”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防化學院教授黃順祥說,空氣汙染根本因素是排放源,這包括人為和自然排放兩個方面,而“治霾”所面對的主要是工業、交通、農業、生活等人為排放。“同時,大氣汙染過程也受自然條件的影響,一旦超過自然承載能力,淨化能力就會不足。”

水綠天青不起塵 讓成都藍天不再被“霾”沒

去年底,成都引進了能夠進行大氣汙染精準溯源的“空氣質量高分辨率預報與汙染控制決策支持系統(NARS)”,簡稱“吶思系統”,並通過該項目聚集了一批院士及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對大氣物理、大氣化學、源排放清單、大氣環境監測、氣象場預報、空氣質量預報、源解析與溯源、大氣汙染控制以及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首次實現了排放源清單實時動態反映、定點定量溯源和動態優化控制,為找準汙染源頭、實現靶向治理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目前,在新技術平臺支持下相關研究成果已逐步展現:在NARS團隊對成都地區的預報和溯源結果來看,成都地區大氣汙染呈現“三七規律”,即30%的排放源導致70%的大氣汙染。

“有了這些研究,那麼大氣汙染應急控制需要找準的主要矛盾,就是找準導致成都70%大氣汙染的30%排放源,對這30%的排放源實施有效減排限排措施。”黃順祥說。

同時,應用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監測等先進技術構建的成都科技治霾網格化管理服務信息系統也在成都形成。目前,成都市已對29家重點排放企業和1358個建設工地實時監測;在各區(市)縣設置247個標準子站和微站進行空氣質量網格化監控管理,以達到進行源頭監測管控目的。

水綠天青不起塵 讓成都藍天不再被“霾”沒

“這幾年,成都走過了從一次汙染防治走向二次汙染防治,從城市治理走向區域聯防聯控,從單純的末端治理走向科技治理治霾的快速創新的道路,在四川盆地成都平原這樣一個地形非常複雜,氣候非常不利的環境下,同時也是歷史上常駐性的低能見度的區域,取得了空氣質量的快速變化,而且這個成效可以和全國其他城市和區域相媲美,這是非常了不起的進展。”在6月14日召開的2018成都科技治霾國際峰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張遠航高度評價了成都科技治霾工作。

他表示,成都通過建立了較好的監測系統、空氣質量預報系統和決策系統,不僅從科技層面上支持精準的汙染治理,也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實現了大氣汙染防治科研領域的前瞻性研究。

借腦引智

科學實踐解難題

眾所周知,改善空氣質量有三個過程,包括從源頭控制排放源、改善擴散條件、淨化環境空氣,這其中的每一步都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撐。而成都在科技治霾的具體實踐中,則採取了面向世界找良方,針對自身城市特點“校院企地”合作“解難題”的創新模式。

水綠天青不起塵 讓成都藍天不再被“霾”沒

近年來,成都市科技部門重點支持企業、高校院所牽頭實施一批科技治霾技術研發——

將前端控制汙染源排放和後端削減霧霾技術研發應用相結合,開展工業排放源頭管控治理技術研發;

加大全球科技治霾新技術引育,引進國內外最新科技成果,打造科技治霾創新生態鏈;

通過加快示範帶動,將科技治霾創新研發技術成果和裝備在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開展推廣應用,促進環保產業發展,形成新的產業和經濟增長點。

“成都利用各種方式,對產生霧霾的原因等進行分析,並形成了良好的科研團隊。”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柴發合說,成都市環保局發佈的《2017年成都市環境質量公報》顯示,2017年,成都整體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主要汙染物PM10和PM2.5同比分別下降16.2%、11.1%。目前,成都大氣汙染防治進入攻堅期,需要進一步投入科技力量,對大氣汙染的來源進行研究,找到病根與對策。

圍繞大氣汙染防治總體目標和“源頭治理、監測管控、空域干預”三個方面,目前成都市“科技治霾”重點實施的12項技術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去年12月, 一款名為“超細清水霧系統”的除霾裝置在成都天府廣場開啟,“這款名為‘超細清水霧系統’的除霾裝置通過高壓作用,形成粒徑1微米至10微米的霧粒,從而達到景觀和空氣清新舒適的局部小氣候。”該項目負責人介紹,系統啟動後,在空氣汙染的天氣中,噴淋水霧後,PM10下降39.1%,PM2.5下降15%。“今年將繼續擴大天府廣場周邊超細清水霧系統應用,計劃安裝55套,形成示範樣板。”此前,成都信息工程大學、中物院等高校科研單位專家還開展了“新型人工增雨作業催化劑的研發及應用”“精準人工增雨技術手段和方法研究”等試驗項目研究。而在成都市科技局的支持下,“大型移動除霾淨化裝置”研發與應用、軍民融合科技治霾“多尺度噴淋除霾技術”產品研製和應用場景示範等技術,正在成都的科技治霾中顯現作用。

水綠天青不起塵 讓成都藍天不再被“霾”沒

▲為了治理霧霾,成都引進多功能噴霧抑塵車,每天對城市空氣質量進行淨化,從而對粉塵、霧霾等起到有效控制

“一個城市在科技治霾中要做到差異化、精細化和動態化。每個城市有各自不同的特質,汙染源、汙染特徵也不相同,不能單純複製模仿大城市某一階段的成功經驗、模式。”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院士說,成都地處相對閉塞的盆地地形,常年處於靜風少風的氣象狀況等,使得成都的先天擴散條件受限,這是成都面臨的挑戰。因此要加大治理力度,充分運用各種手段更加有序、有效、精準地發力,“在成都,科技正貫穿整個治霾過程,各種科技手段正落實在地上、各類科技成果正體現在天上。”

發揮優勢

校院企地聚產業

“霧霾治理需要科技支撐,也需要良性的產業化運作,將先進的技術應用於產業實踐。”海灣環境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巍認為,由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地方政府攜手參與的科技治霾創新生態鏈、節能環保產業生態圈正在成都形成。

在6月14日召開的2018成都科技治霾國際峰會上,總佔地1400平方米的展覽展示區,43家單位集中展示了新技術、新成果和新設備。

水綠天青不起塵 讓成都藍天不再被“霾”沒

►汽車尾氣是影響空氣質量的重要因素,成都市科技局支持的中自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汽(柴)油車尾氣淨化裝置研發,數據表明:柴油車加裝DPF尾氣淨化產品後,顆粒物減排率達到95%;汽油車加裝後氮氧化合物減排率85%,可以有效的降低大氣汙染,目前,這套裝置已經在重型柴油車、非道路移動機械顆粒捕集器(DPF)上安裝。

►而通過中物院成都科學技術發展中心推出的“空氣炮及增雨彈發射裝置和多旋翼空氣質量測量平臺”則是軍民融合的案例之一,該系統可利用壓縮空氣作為驅動力發射“空氣炮”,將裝有暖雲增雨劑的3公斤重增雨彈發射至逆溫層、暖雲所在的300米至500米高空,增雨彈爆炸撒播綠色環保催化劑,催化劑從暖雲中吸水形成精準人工增雨,達到降霾目的。

水綠天青不起塵 讓成都藍天不再被“霾”沒

“看到成都市在科技治霾的政策和措施上發力,成效相當不錯。我們願意為成都的科技治霾提供經驗。”美國愛荷華大學教授卡邁克爾說,科技治霾需要全球科學家共同努力,美國在進行長時間大氣汙染治理,技術和經驗方面都可以彼此借鑑、相互交流。

“大氣霧霾防治是一項長期性、複雜性、艱鉅性工程,目前成都大氣治理工作已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抓好2018年科技治霾工作,接下來還將繼續加強研發和技術產品引進,深入推進重點領域研究,進一步提升汙染防治精準性、有效性;加快示範項目建設,針對移動源、揚塵等重點汙染源和公共服務場館率先開展示範應用;創新應用推廣方式,繼續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增強產業發展和企業推廣應用參與度;大力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濃厚氛圍,引導廣大市民增強保護環境的責任意識。

圖據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